黄帝
zhupeng
我粗略叙述一下教科书中对婚姻制度发展变化的介绍:群婚(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我认为这个看似合理的婚姻发展路线图,纯属于父系人(认为婚姻制度是进步的文明的人)的胡编乱造,滥用“婚”字。首先,“群婚”的提法已经被马林诺夫斯基否定;第二,“对偶婚”又是什么东东呢?“走婚”被认为是“对偶婚”,它有什么内容?没什么内容。男女之间的经济交往是最低限度的,比同居还简单,可以说就是一xx,ny情。现在的xx情就是母系社会行为。通过深入广泛的研究,我认为婚姻制度发展变化的路线图是这样的:劫掠——劫掠婚——传统婚姻——反唯物主义现代婚姻制度。 【科学家对一堆新石器时代的骸骨进行分析后发现,那个时代的情场比现在更像战场,男人为了强抢另一部族的女人,心狠手辣起来不惜大开杀戒。许多考古学家认为男人早在古远的年代已开始为争夺配偶而大打出手,不过这是第一次有学者提出有力证据支持这说法。】这是08年报刊对《古代》杂志上一份研究报告的介绍。应当指出的是,这不是什么“情场”,这就是战场,是资源掠夺战。女人从这个时期开始就被认定为是生育的工具了,抢回去是当奴隶用的。 为什么自己有女人,还要冒死去别人的地方抢?这是解释摩梭人保有母系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母系社会里,女性有家庭的财政权、很高的社会地位及良好的家庭氛围,养尊处优。所以,她们(至少80%)是绝不可能主动选择婚姻生活的。这就是我说的,母系社会只有在逼迫下才会向父系社会转变。这一切不是因为女人比男人能干,而是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发展出了农牧业这种可以由几个人就可以运作的经济。只要有女人提供人口,就可以实现这种小农经济的往复循环。在新石器时代初中期人们不知道男人在人类繁衍过程中的实际作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考察为此提供了部分证据)。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在一些地方人们终于知道男人的作用了。这下不得了了,男人的野心终于有了施展的理由。男人要攫取女人手中的权益了。但是,强迫本族的女人从属于自己不好,大家都是亲戚套亲戚的,就是一时得手了,后面的事情也不好办。所以要到别处与自己居住的地区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去抢。就像贩卖人口一样,近距离“作业”是不行的。 黄帝正好处于这个转变的时期。他知母不知父;他那个时期天下大乱;他打了很多仗;他有很多妻妾;有很多管他叫爸的儿女。炎帝、蚩尤是与黄帝作战的对手;炎帝部族的一部分后来逃入了南方的深山老林,暂时保留了一些母系社会。《庄子·杂篇·盗跖》言“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据此我推断,黄帝是强盗,炎帝、蚩尤可能是保母派! ...... 父系社会的建立谈何容易。在父系社会里,男女是绝对不能有自由的。可“性”乃动物之本性,要限制它可是太难了,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啊。这意味着,为了维护父系社会就必须使用无休止的高压手段。这柿子还是要挑软的捏啊,女人惨了! 让我们看看“汉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吧。从黄帝劫掠母系社会逐步让所有的男女失去自由算起,经过颛顼让女性进一步失去平等地位(颛顼规定,妇女在路上遇见男人必须先回避,不然要拉到十字大街示众。),再到大禹废除禅让,前后用了一千年时间,算是初步把母系社会中的自由、平等、民主一一给颠覆了,(民主不是古希腊人创造的)并建立起了一个没有自由、等级森严又极其专制的父系社会。后来,在这样的父系社会里出现了孔子、孟子、朱熹等“伟大”的父系思想家,产生了“男女授受不亲”、“存天理灭人欲”等厉害的思想。这样的社会、这样的思想把人们整得越来越抓狂:把男孩阉了作太监、给小女孩缠脚(孩儿她妈的“工作”)、给贞洁烈女竖牌楼、等等。<环球同此凉热:申子辰女士在其《从古希腊艺术看母亲的贬值》一文中汇集了很多摧残、贬损女性的古希腊作品;有一种“文化”比“汉文化”更狠,他们把女性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还不行,还要给女孩施割礼(这也是孩儿她妈的“工作”)> 所以,不能怪纳西人学艺不精,没有全盘掌握父系社会操作程序,造成了年轻人连绵不绝、一批一批的殉情。只能说,父系社会太生猛了。 我看,父系社会本身就是把女性当做奴隶的社会,它给人类造成的伤害比纯奴隶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父系人把开创了父系社会的黄帝称作是什么“人文始祖”,这合适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88年公派出国的大爷讲中美37年来的变化 (Meng Da Yong)
- 【读后讨论】《铁潮暗战》:结构因果与复古文风并置的历史叙事 (麦田的守望者)
- 向豆友请教出处|明朝万历年间,全国识字率20%,清末全国识字... (Meng Da Yong)
- 【10.2-5十一假期】五台山 秋季大朝台 唐代佛光寺 (梦在远方)
- 一位英国人跑了120多个国家的900多家博物馆,搜罗航海地图和... (Meng Da 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