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感悟|我发现了,人没法只靠读书来解决人生问题

咕噜噜

咕噜噜
2024-10-18 17:09:32 广东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微雨燕单飞

    微雨燕单飞 2024-10-18 18:05:22 北京

    得理论联系实际,光读不想或者不实践,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逃避。

  • 苦瓜柠檬茶

    苦瓜柠檬茶 2024-10-18 18:25:44 广东

    “发展自己的内心感受,诚实地面对自己,如果一件事属于别人都说好,但自己总觉得不舒服或不安,那就听从内心的想法做出判断。”说得太好了

  • 第❻地下室

    第❻地下室 (我们夏天犯罪,冬天受罚。) 2024-10-18 18:30:19 北京

    要知行合一

  • hehe

    hehe 2024-10-18 18:38:45 广东

    同意,特别是比较现实的人(比如我),还是需要社会的反馈(比如有份能接受的工作)。

  • dddd

    dddd 2024-10-18 18:56:01 安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不是普通人

    不是普通人 2024-10-18 20:12:22 浙江

    人生问题在书里没有答案的。书里的内容,无非两种:观点和事实。事实类的书,只是记录,不会直接告诉你人生问题的答案。而观点类的书,或许会有一些处理事情的方式,但那终归是别人的方式,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人家的观点大概率也不能直接套用在我们的问题上。看书充其量只能学到知识,而处理人生问题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 momo

    momo (Take risk.) 2024-10-18 22:16:00 四川

    我读书比较求实用,如果为了放松我宁愿读小白文图个乐呵,知道自己没有举一反三的水平,但是擅长模仿和实践,所以就只读那种简单直接教我怎么做的书,对我来说真的很有用,看完一本就改变一些,日积月累,回过头才发现已经塑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

  • Aloe

    Aloe (查无此人: () 2024-10-18 23:08:41 辽宁

    《把自己作为方法》就是答案

  • 北方有家人

    北方有家人 (豆龄18年,我号也能上大学了) 2024-10-18 23:53:25 美国

    同意。我觉得一些“有用”的书里的内容,如果现实中没遇到过类似情况,读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每个字都懂,但是连起来没感觉,也没法运用到实际里。

    而一些虚构类的书,有时经常写得很惨。虽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但读完真的很难受,不仅解决不了我的人生问题,反而让我更难受了。

  • momo

    momo 2024-10-19 01:26:14 江西

    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 咸鱼一条

    咸鱼一条 2024-10-19 07:22:38 江苏

    “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最近发现,对于别人的困惑,我可以侃侃而谈提出建议,但是自己还是会面临同样的困惑,说明自己根本就没仔细思考过这些问题,所谓“侃侃而谈”其实都是空话而已。

  • 橙西

    橙西 2024-10-19 08:45:49 浙江

    阅读和实践缺一不可,耶 不然就是死读书读死书

  • Екатерина

    Екатерина 2024-10-19 11:20:15 上海

    研0那个暑假,我在家自给自足。我爸妈让我天天去菜市场超市,自己买菜做饭。从不会讲价问价,到现在能够比较熟练地挑菜的好坏、比较价格的高低。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看着那么多买菜的老人,会更有一种沉浸下来的生活感——一种由表及里的感受。

  • {}

    {} 2024-10-19 12:14:17 广东

    我就是拒绝与外界沟通。人靠着书来维系着跟世界就饿得联系。能感觉到书对我的生活的指导。我的头脑几乎被书牵着走。我看完了之后,其实能真正记在脑子里的很少。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人也很少有能够真正交流的朋友。也失去了去社交的能力。人应该是抑郁了。感觉说话也是很混乱。

  • 小唯

    小唯 2024-10-19 12:51:49 北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变胖了的皮卡丘

    变胖了的皮卡丘 2024-10-19 14:10:40 浙江

    有句话叫知行合一

  • 秋月梨

    秋月梨 2024-10-19 15:06:59 广东

    以前我也有一种“读完这本书我的人生肯定会更顺畅”的想法。后来随着书读的越多,这些想法就离我越来越远。有时候,干实事更重要一些。

  • sprite_guide

    sprite_guide 2024-10-19 15:15:29 广东

    “懂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sprite_guide

    sprite_guide 2024-10-19 15:17:48 广东

    我就是拒绝与外界沟通。人靠着书来维系着跟世界就饿得联系。能感觉到书对我的生活的指导。我的头 我就是拒绝与外界沟通。人靠着书来维系着跟世界就饿得联系。能感觉到书对我的生活的指导。我的头脑几乎被书牵着走。我看完了之后,其实能真正记在脑子里的很少。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人也很少有能够真正交流的朋友。也失去了去社交的能力。人应该是抑郁了。感觉说话也是很混乱。 ... {}

    同感,有了书之后就再也不想社交了

  • 麻豆2620

    麻豆2620 2024-10-19 16:36:25 辽宁

    书肯定是有用的,我的所有思维小工具都是书里学来的,制作思维小工具的方法也是书里学来的,但是要弃掉大部分的书。心理学的书有用的十不存一,今年看了不少,没发现新的工具,纯看热闹了。就po主的总结来说,我的大部分人生困惑都是书解决的,它还真有这个用途。解决不了的是涉及到克服本性的这一部分,靠的是各种适合自己的小方法,这个真是自己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

  • {}

    {} 2024-10-19 17:58:56 广东

    以前我也有一种“读完这本书我的人生肯定会更顺畅”的想法。后来随着书读的越多,这些想法就离我 以前我也有一种“读完这本书我的人生肯定会更顺畅”的想法。后来随着书读的越多,这些想法就离我越来越远。有时候,干实事更重要一些。 ... 秋月梨

    同感

  • {}

    {} 2024-10-19 18:05:29 广东

    书肯定是有用的,我的所有思维小工具都是书里学来的,制作思维小工具的方法也是书里学来的,但是 书肯定是有用的,我的所有思维小工具都是书里学来的,制作思维小工具的方法也是书里学来的,但是要弃掉大部分的书。心理学的书有用的十不存一,今年看了不少,没发现新的工具,纯看热闹了。就po主的总结来说,我的大部分人生困惑都是书解决的,它还真有这个用途。解决不了的是涉及到克服本性的这一部分,靠的是各种适合自己的小方法,这个真是自己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 ... 麻豆2620

    我曾经花了一两年的时间一直读心理学的书。感觉书的作用就是在当下读书的那一刻。我在这个过程中放弃了自己的社交。试图通过读书的方式来让自己一切都准备好。我甚至觉得自己一直是有问题的。可能也是真的有问题。那几年我会自己躲在图书馆的角落里,一直看书,甚至是在课堂上也会暗自在里面看书,每个学期都冒着挂科的风险。我曾经很感激那几年的阅读经历。感觉没有那几年我的生活会少很多东西。但是现在的我很难说那几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 {}

    {} 2024-10-19 18:06:54 广东

    同感,有了书之后就再也不想社交了 同感,有了书之后就再也不想社交了 sprite_guide

    是的

  • {}

    {} 2024-10-19 18:15:40 广东

    人生问题在书里没有答案的。书里的内容,无非两种:观点和事实。事实类的书,只是记录,不会直接 人生问题在书里没有答案的。书里的内容,无非两种:观点和事实。事实类的书,只是记录,不会直接告诉你人生问题的答案。而观点类的书,或许会有一些处理事情的方式,但那终归是别人的方式,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人家的观点大概率也不能直接套用在我们的问题上。看书充其量只能学到知识,而处理人生问题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 不是普通人

    我后面读书有个习惯就是去找一下作者那个领域的同期的其他观点,或者是当时的背景。有时候会去找现实中作者的一些采访。遇到一些有所谓的流派的时候,会去看一下之前这个流派是怎么产生的。这样的阅读对我来说,会让我打开很多。

  • 麦子小先森

    麦子小先森 2024-10-19 19:03:02 福建

    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momo

    momo 2024-10-19 19:11:22 浙江

    很有感触,我也经常试图用书里的方法论或者观看影视剧里主角的做法来解决自己的困惑,但最后发现生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模板可以简单套用,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命题,只是读书大概还停留在“想”的层面,而“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 🧸

    🧸 2024-10-19 19:40:40 重庆

    书里面都是二手经验 我觉得还是要自己经历一番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

  • 唯墨

    唯墨 (I've never been down for long) 2024-10-19 22:07:39 江西

    有些书是很宏大的 其实跟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且其他人的生活也不代表你的生活 但是有些工具书相对来说还是有用吧 例如考证的哈哈哈 就是很难看进去 我看了很多解决拖延症的也没治好拖延症啊

  • 沉默如海

    沉默如海 2024-10-19 23:14:20 陕西

    有的还是需要自身经历

  • Qiyinn

    Qiyinn 2024-10-19 23:15:34 澳大利亚

    看到后半段想到二手生活这个词。读书、找攻略做功课、看测评、问他人建议都是二手经验,有时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依据,因为这些故事模版不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和真实生活、个人感受紧密相连的是具体情境,需要亲自经历。

  • 在读书

    在读书 2024-10-20 00:11:30 内蒙古

    你只靠什么能解决人生问题?

  • 挽总

    挽总 2024-10-20 00:25:04 广东

    部分同意。。因为工作和咨询相关,我发现多读书还是能拓宽自己咨询的宽度和深度的,知识面变广了也有利于文字输出。总之对我真的很有帮助🥹🥹

  • 南北

    南北 2024-10-20 02:58:33 浙江

    我觉得体验类的书比直接告诉你答案的书效果更持久。比如我看了《明朝那些事》,到最后深刻领悟了啥叫“是非成败转头空”

  • 不是普通人

    不是普通人 2024-10-20 05:54:12 浙江

    我后面读书有个习惯就是去找一下作者那个领域的同期的其他观点,或者是当时的背景。有时候会去找 我后面读书有个习惯就是去找一下作者那个领域的同期的其他观点,或者是当时的背景。有时候会去找现实中作者的一些采访。遇到一些有所谓的流派的时候,会去看一下之前这个流派是怎么产生的。这样的阅读对我来说,会让我打开很多。 ... {}

    所谓流派的划分,以及其产生的原因等等,其实都只是某人的观点,而观点只是看待事实的一个视角,它并不是真相,所以对于他人观点是要带着批判的态度去看,才不会被某种观点限制。不加批判全盘支持或者反对某种观点,都是一种坐井观天的行为。

  • nnn

    nnn 2024-10-20 10:43:11 辽宁

    我觉得你的知识像是没有内化,没有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 阿七

    阿七 2024-10-20 14:21:40 广东

    我觉得,看书是可以的。但看完之后要自己去验证才行,验证完了你才知道这个道理对不对,要做什么样的调整才能适合自己。就拿《莲花楼》来说,都知道里面讲的是大英雄回归小人物,随遇而安不背负其他人的期待的故事,但真的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刻,不是在听到看到这句话这部剧的时候,是遇到类似处境,选择出现,你做了相同还是相反的选择的时刻,才会真正理解。要看,还要有实际经验去验证才行,这时候这个经验才是你的。不然就会整个人很浮很不接地气

  • 愿与愁

    愿与愁 2024-10-20 15:19:57 四川

    所以禅宗很早就提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 momo

    momo 2024-10-20 20:56:34 江苏

    最终靠实际jian

  • 泡腾片

    泡腾片 2024-10-20 21:00:27 广东

    我读书比较求实用,如果为了放松我宁愿读小白文图个乐呵,知道自己没有举一反三的水平,但是擅长 我读书比较求实用,如果为了放松我宁愿读小白文图个乐呵,知道自己没有举一反三的水平,但是擅长模仿和实践,所以就只读那种简单直接教我怎么做的书,对我来说真的很有用,看完一本就改变一些,日积月累,回过头才发现已经塑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 ... momo

    姐妹好厉害呀,就是我也在看书,看那种教我怎么做之类的书,你有什么书籍推荐吗

  • 泡腾片

    泡腾片 2024-10-20 21:01:03 广东

    贴主有什么生活小技巧之类的书推荐的嘛

  • momo

    momo (Take risk.) 2024-10-20 22:03:27 四川

    姐妹好厉害呀,就是我也在看书,看那种教我怎么做之类的书,你有什么书籍推荐吗 姐妹好厉害呀,就是我也在看书,看那种教我怎么做之类的书,你有什么书籍推荐吗 泡腾片

    对我来说最有用的就是《掌控习惯》吧,主要是书里怎么说,我就跟着做,多做一分是一分

  • 泡腾片

    泡腾片 2024-10-20 23:02:12 广东

    对我来说最有用的就是《掌控习惯》吧,主要是书里怎么说,我就跟着做,多做一分是一分 对我来说最有用的就是《掌控习惯》吧,主要是书里怎么说,我就跟着做,多做一分是一分 momo

    这本呀!我也看过,也确实稍微改变了一些习惯,我现在做事自律性强多了,哈哈😃。不过还是感觉有好多可以学习的,有机会会重新看的

  • qolop

    qolop 2024-10-20 23:30:16 广东

    知行合一

  • ˙ᗜ˙

    ˙ᗜ˙ 2024-10-21 09:46:35 广东

    非常同意楼主,我们的教育总是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经验。而且过度的文凭主义泛滥,导致人们对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是很缺乏的。连教育教材都是滞后很多年的,完全跟不上时代变化。所以光靠读书是很难解决各种问题。 很多人从大学毕业后还停留在学生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的阶段,对外面世界的翻天覆地千变万化的各种难题措手不及,一时间调用不了相关知识和能力解决难题,容易产生挫败感。然后社会又pua道:失败是因为读的书不够多。使一部分的人再次沉迷于文凭深造

    发现问题——学习方法——运用方法——解决问题or犯错从第二步重来 我感觉这样的过程才能让一个人进步

  • 木木会发光

    木木会发光 2024-10-21 10:50:58 浙江

    非常正确

  • 江雪

    江雪 2024-10-21 13:19:51 江西

    智慧比知识有用的多,书里有知识,生活里有智慧

  •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 2024-10-21 15:05:34 湖南

    是的,不能光输入不输出,书籍传达给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与我们自己的理念相冲,形成了不自洽的状态,就不需要被迫地接受

  • 🌸爱自由

    🌸爱自由 2024-10-21 17:17:31 上海

    是啊,认识与实践,得相互作用

  • momo

    momo 2024-10-22 06:12:30 天津

    我读书都是因为现实问题解决不了,用来躲进自己的世界逃避问题的,比如小时候被父母家暴,只能强迫自己活在书里。

  • 熊白

    熊白 2024-10-22 18:12:03 江苏

    是的呢 总觉得自己的性格犯“懒”,其实小动一下,也不费力气。也不想再听别人的感悟与大实话了,归根结底,自己才是创造生活情境的主体。

  • 咕噜噜

    咕噜噜 楼主 2024-10-22 18:17:34 广东

    贴主有什么生活小技巧之类的书推荐的嘛 贴主有什么生活小技巧之类的书推荐的嘛 泡腾片

    我好像都是很碎片的学习,也不只是看书,更多都是家人朋友们告诉我的,因为正好遇到了一些情景我不知道的,这样也能用上(看书只是其中一种途径了,仅供参考!)

  • 小王子的玫瑰

    小王子的玫瑰 2024-10-22 23:18:33 新疆

    很赞同多和生活建立联系,感觉其实所有都是为了生活,生活也是所有的来源。就像那句“艺术源于生活”。很多时候我们一味追求高雅精致的体验,去著名景点旅游,出国,看名著,逛艺术展,追演唱会。可是不可能日日纵情于这些雅。生活更多是“俗”,柴米油盐,一日三餐,家长里短,生活琐碎,这些占据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学习不仅限于经典名著,生活更是一个巨大的学习课堂。

  • ---

    --- 2024-10-23 09:23:45 上海

    书能生慧,慧是让自己生活幸福的关键。借用别人说的一句话,人的脑子就像竹篮,书就是水,在一遍遍的过滤中,竹篮也越来越亮。人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总会遗忘的,但智慧不会

  • 鲨鱼

    鲨鱼 2024-10-23 11:16:45 山东

    “虽然很喜欢这些人物,但我知道这不是我的道”

  • MOMO

    MOMO 2024-10-23 12:49:15 广东

    我心中的虚无感从何而来?人怎么活才能获得幸福呢?

    我之前也在想这个问题,听说悉达多和我想得一样我就去看了,看完之后实话说我觉得很无聊,因为书中的道理很简单:体验 后面网上冲浪,在其他帖子看到一个uu说,她从陷入虚无主义进化成吃喝玩乐享受当下的享乐主义。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脱离实际的思考没什么意义

  • 🍔🍟🍦🍹

    🍔🍟🍦🍹 2024-10-23 16:17:33 河南

    同感,总觉得世间一切事情都应该有方法,总想从前人的经验里找到自己能用的部分,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偷懒。 我们都想拿到一份正确答案,其实每个人的试卷都不一样。 解决问题还是要靠自己,从经验,书本,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里想办法,慢慢磨炼。

  • Water

    Water 2024-10-23 16:20:20 广东

    学以致用。因用而学,而非为学而学。

  • Phy鱼䲜䲜

    Phy鱼䲜䲜 (不过是个碰巧路过的跪族罢了。) 2024-10-23 21:26:40 四川

    我喜欢靠读书逃避

  • 花寂

    花寂 2024-10-23 23:39:21 广东

    这个也是我最近才意识到的一点。在看奥运会的时候,我发现强大的运动员们都有一种坚定的心态,从她们的采访里可以发现她们讲的和我平时看书了解到的基本上是一致的,她们表达观点时是自信肯定的。但是我即便读了很多书籍,可是现实生活里却依然是心里发虚没有底气的。我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她们是真的经历过很多挫折和失败而后提取出的经验,而我的感受其实只是感受,我并没有相应的经历来支撑这种感受,所以这些体会也显得虚浮。更何况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像小马过河,不论读了多少书,我们最终还是得自己去往前探索,才知道世界到底是如何。

  • 月半小蟹

    月半小蟹 (进化成更好的人) 2024-10-24 10:46:15 浙江

    格物致知

  • 豆友169392535

    豆友169392535 2024-10-24 11:09:43 北京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原来我喜欢的是奶昔粉啊,popopo) 2024-10-24 12:20:00 浙江

    这需要发现吗,读书只能解决很小一部分问题啊

  • 又说同是写情

    又说同是写情 2024-10-24 12:47:45 山东

    得理论联系实际,光读不想或者不实践,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逃避。 得理论联系实际,光读不想或者不实践,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逃避。 微雨燕单飞

    非常同意🙆‍♂️我之前就是吃了尽信书的亏

  • 一只叫猫的狗

    一只叫猫的狗 (让自己快乐快乐那才叫做意义) 2024-10-24 15:11:25 广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豆友49D76EE5CC

    豆友49D76EE5CC 2024-10-24 16:04:13 江苏

    我个人觉得,书和其中我能得到的信息和消化的理论只能作为一种精神作用吧,在因为焦虑想要逃避的时候紧急分析出来自己的大致主要问题,帮助自己得到短暂的平静。 然后找出类似的解决办法来初步尝试执行,再用鸡汤来鼓励自己开始第一步或者尽量高效运转完成。 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更好的行动,帮助精神健康。 所以书本和理论本来就不能说是能直接起作用。它们只是一些在某些条件下的规则,你要学习并运用。就像物理化学和数学,直接并没有用,但是你要是学会应用规则,那就无敌了。

  • momo

    momo 2024-10-24 18:04:26 四川

    我不止读书功利,社交也功利,主要是自己的有些问题在社交中才能暴露出来,跟别人不一样的部分会碰撞,继而觉得,原来我是这样的。我发现有的人只会记住生活中的好事,坏事错事自动忽略的,就行动力很强

  • 🐟🐟

    🐟🐟 2024-10-24 19:56:11 四川

    是这样 甚至一件事情不重复实践,也不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 好好吃饭

    好好吃饭 2024-10-26 10:43:14 安徽

    读书的作用也是在生活中体现的,本来共情不了的人物情节,或许会在多年后的某个下午因为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恍然大悟

  • 李怜青

    李怜青 2024-10-27 19:29:53 天津

    看别人的经验,用到自己自己的生活里,有合适的,有不合适的,就渐渐把自己的经历总结为适用于自己的经验。 悟性差的就只有经历没有经验

  • momo

    momo 2024-10-28 07:41:26 英国

    很同意友友的结论。书里的顿悟是情绪化的,但是日久也会影响性情。我以前经常带着目的去看书。主人公与我境遇相似的书,或者是能帮助我批判我想改变的信条。然而,对自己诚实得不够,就不能自己捉住自己要专注的核心问题。尤其是虚无感,生死之交的现实里才能找到主心骨。

  • logsai

    logsai 2024-10-29 08:21:13 上海

    那是的,一是生物智能最早产生于运动,二是书是现实世界复杂运动的映射,so,人的智能提升不可能只靠读书,更重要的必须是实践(实际的运动反馈)

  • Universo

    Universo 2024-10-29 11:38:44 重庆

    我觉得应该是要有一种输出的状态,人会畅快一点

  • Momo

    Momo 2024-10-30 06:53:48 湖南

    王阳明: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要做到知行合一。只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不去运用并不是真正的掌握,只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才算真正的掌握,要做到知识和行动的统一性。

  • 如蝶🦋起舞

    如蝶🦋起舞 2024-10-31 21:07:07 内蒙古

    说得很好哇,有同样困惑来着

  • 佛思

    佛思 2024-11-03 15:36:34 广东

    1.书是理论,生活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2.书读了还是会有焦虑,或者从书中都无法解答,证明自己思维又上一个台阶,需要再充实自己的脑袋; 3.在人最落魄的时候,最直接的是动手能力让自己活下来,人想要走得更远,书就起了托举作用,最后是书和实践才能让人最踏实。

  • 宸曦

    宸曦 (我已经受够了什么都做不了的自己) 2024-11-07 17:20:22 广东

    深度疲劳的感觉 哥们,放轻松

  • 豆友YdlekdAI5g

    豆友YdlekdAI5g 2024-11-10 08:23:52 广东

    我不知道你们读的哪类书籍,至少我觉得我读的书能够解决我的困惑,我按照圣人的做法,我过得相对满意。 如果你是经商者,计然七策,和范蠡生意经,再加上近代胡雪岩,盛宣怀传真正读进去,并且知行合一了,做生意大概率不会糟糕。 如果你是管理者,资治通鉴,罗织经,长短经里面有一万个管理和用人甚至害人的手段教你驭下。 如果你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有经验,需要获取资源,学习菜根谭里如何为人处世,易经也教你潜龙勿用,不要以小博大。 如果你生意场上很强大,功成名就,范蠡传和道德经告诉你,如何隐退保身。 如果你职场上很成功了,那晏殊的解厄鉴会告诉你,如何尽量保持长久高位的秘诀。 如果你深陷泥泞,这个阶段很艰难,读读王守仁,苏东坡,在艰苦的环境下,如何坚强自己的意志过下去,苏东坡落魄的时候,用牛屎烤芋头他一样觉得很香,还下好写诗,苦中作乐。 现代人遇到的问题,最大的烦恼和痛苦无非是人性选择和欲望的问题。 而这些,前辈先人们,早就给我们打了样板,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我不信你一个普通的凡人,能够把以上名人经历的都经历了。

  • 豆友JVCoACITuQ

    豆友JVCoACITuQ 2024-11-10 23:08:53 江苏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可以通过读书研究这件事或者看视频研究这个东西,就相当于经历过这件事或者拥有这个东西了。但是也有人是得真的亲身经历或者购买,才算拥有。这个可能跟大家天生的性格天赋有关系。

  • Mistletoe

    Mistletoe 2024-11-12 07:17:07 上海

    最重要的是有输入还要有输出。试着进行一些输出型活动,把思想外化为文字,尝试写作,在生活中去践行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这样才能达成一种秩序平衡。不然总是一边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在生活中却找不到实在的东西去表现自己,这种矛盾有时让我很痛苦。

  • 咖啡

    咖啡 2024-11-13 11:27:50 内蒙古

    知行合一要是这么容易做到,那人人都是完人了,就颜回的不二过能做到的人就寥寥了。

  • Pthalo

    Pthalo 2024-11-13 14:25:08 澳大利亚

    还是有些用的吧。 有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寻找答案,说不定书里的那句话就点醒了自己。 每当书里的内容使我哭泣,我的心就松动了一些,虽然书的内容已不记得,但人还是在慢慢的改变,一边生活一边发现问题一边寻找答案一边改变自己再重复🔁,直到彻底的改变自己。

    偶尔听到有人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现在觉得就是去心病,与自己的恶对抗,一个看病寻医的过程。

  • 猪猪小飞侠520

    猪猪小飞侠520 2024-11-13 16:13:02 四川

    理论联系实际

  • 秋天的风筝

    秋天的风筝 (加油~) 2024-11-17 13:23:22 广东

    阅读是从外获得,需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就需要思考和实践。

  • 豆友223355

    豆友223355 (性冷淡) 2024-11-17 18:47:22 四川

    人生没有答案,只有态度,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多面的看待人生,从而确定自己的态度。所以书籍于我们的作用不是去背它去记它去把里面的内容拿来用,而是借助它的引导试着往某个方向走,从某个角度看。你从书籍里获得的感受、想法,就是收获,哪怕它不能帮你解决人生问题,但是没有一次次的感受和想法的加深,最后也无法深化为你面对人生的态度

  • Ttroc

    Ttroc 2024-11-17 20:19:55 广东

    dd

  • 豆油

    豆油 2025-04-30 12:48:03 广东

    个人认为:读,是阅历前者人生百态;当你明白人生百态的生活,仍然接受生活,热爱生活,并为此前进,这就是读的意义。

  • uuuuuuuu

    uuuuuuuu 2025-04-30 14:21:04 山东

    看书成了一种逃避的方式。

  • Xayah Liu

    Xayah Liu 2025-04-30 22:27:32 天津

    说的太好啦!!点赞!我最近也是发现,没有书可以告诉我答案,它们只是拓宽我思维的边界。我只有不断思考,不断提问,寻找自己的答案。

  • 梦汴梁

    梦汴梁 (翩翩逐晚風) 2025-05-05 11:19:59 北京

    在你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 读书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你天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读书没什么卵用

  • 致敬2017%

    致敬2017% 2025-05-16 17:47:06 湖北

    “发展自己的内心感受,诚实地面对自己,如果一件事属于别人都说好,但自己总觉得不舒服或不安, “发展自己的内心感受,诚实地面对自己,如果一件事属于别人都说好,但自己总觉得不舒服或不安,那就听从内心的想法做出判断。”说得太好了 ... 苦瓜柠檬茶

    阅读,不过是一种了解世界的方式罢了,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局限性。

  • 石笑笑.

    石笑笑. 2025-05-16 18:08:35 天津

    诚实的面对自己并接纳自己

  • 麦子小先森

    麦子小先森 2025-06-08 17:17:40 福建

    是的,理论要联系实际才有用,之前很爱做读书笔记,但只是觉得作家写得好而已,等到自己真的遇到了书里那类唯利是图的人,真的吃过亏了,才发现现实中真的见过才能明白其中道理

  • 琉璃

    琉璃 2025-06-08 21:55:44 上海

    最近也是有点乱的时期,读书读不进,学习也学不进,工作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没有什么特别烦恼,只是思维乱

  • 没有主观的ai

    没有主观的ai 2025-06-26 17:04:48 广西

    很同意这个观点。我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为什么? 因为你懂得的道理,并没有强化到日常生活的意识中,当有了足够的意识才会去实践、去行动。最终不断的迭代,这样知识才算真正属于自己。

  • 梵笙

    梵笙 2025-07-14 10:37:11 湖南

    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看这个帖子,其实也是在看楼主的经验,应用也是属于经验的复制和挪用

  • Spencer

    Spencer 2025-07-14 18:02:29 四川

    我个人觉得吧,尽量保持阅读习惯,可以发现自己的真心,这是读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比如,有段时间我感觉自己无所事事,工作也没起色,想要持续躺平,然后我读到了《瓦尔登湖》,知道了梭罗仅在湖边小屋体验了三年不到,便有了这伟大的作品。于是我明白了当时自己的问题,我安于了现状,想要有“避世”的逍遥,但实际上逃避问题只会让我觉得自己很“废材”。

    所以我从《瓦尔登湖》里领悟了,我不能摈弃功利,我需要的是成倍的努力后的适当放纵,这样的悠闲才是高质量的。所以我坚持学习,考试,发展副业。不过,这仅是我个人的体悟,但是读书,我认为和社会经验同样重要,尤其是社会经验很多时候会形成信息茧房,难以突破自我。

  • 莜纯墨岚(ह)

    莜纯墨岚(ह) 2025-07-18 20:55:58 云南

    我看书只看故事书。不看那些讲道理的书。。。

  • 我讲野好大声

    我讲野好大声 (怎么这还有个签名栏) 2025-08-25 17:19:07 广东

    如果功利化地读书又不实践的话,确实是逃避。但有时候会想,我可能需要的是去功利化的阅读,阅读的同时也不要给借口自己放弃现实生活里的努力,这样可能会更好。因为个人实在是承受不住自己的期待,一旦对什么事情有所期待,比如看了这么多书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样的期待,就会因为得不到期待的结果而放弃这件事,这样实在是太槽糕了。所以由衷希望自己能放弃这样的期待,把书当成解密世界的密码书,纯享受地去阅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9262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