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陈佩斯朱时茂1980年代的《主角与配角》不就是sketch吗
Emily
game点异常明确:配角陈佩斯想方设法要当主角。从捣乱,抢戏开始不断升番,最终穿上了主角衣服结果因为大脑已经焊死在配角的戏路上,最终还是把自己演回了配角。
赵丽蓉的《如此包装》也一样,game点就是用新娱乐形式包装传统平戏。换艺名换衣服,换人设换表演形式,最后升番到老艺术家被迫唱rap
更早更早,赵丽蓉的《英雄母亲的一天》,也完全就是个sketch啊,game点是侯跃文饰演的导演总要用自己臆想的英雄母亲形象本子拍现实中的老太太。(而且这个小品还有一个特别牛的前提:老太太着急要去买豆腐,被导演给拦家里了,她从头到尾心思就没在拍片儿上,一直惦记着豆腐)
所以所谓新旧,也是个相对的概念吧~不怪大家都喜欢老艺术家,确实好多东西人家早玩过了。
而且,人家老艺术家玩sketch升番可真的不靠哐哐往舞台上摞人。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花大水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防爆悖论)
- 李栋为什么不一起去探班 (湖光仔细看)
- 人血馒头贴 (看到让我去学习)
- 豆次方谈恋爱我最开始还以为被骂的会是土豆 (湖光仔细看)
- 默契CP🌕|江鸣送鞋事件复盘 (没有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