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只有我不喜欢罪与罚的结局吗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2024-06-03 00:34:04 北京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hakki

    hakki 2024-06-03 01:03:47 福建

    试着理解一下,斯维德里盖洛夫(骚扰犯)和罗佳的谈话,探到结局,理想破灭后有两条路。一种是死亡,另一种是宗教(放弃自我,用外来的价值代替空虚)。 斯维德里盖洛夫有一套关于女人的理论或者价值观,在和罗佳交谈中说过,但却破灭与男主妹妹中,所以他绝望的开枪自杀。 罗佳的超人理论破灭后的挣扎,选择了投降?

  • hakki

    hakki 2024-06-03 01:11:14 福建

    陀笔下的上帝,我觉得不是人格神,上帝是人自己,而是为自由主义背书的“神”。 其实也可以思考。 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意义是什么? 如果人生观价值观破灭的话,会怎么做?

  • 你说风风风风

    你说风风风风 2024-06-03 11:11:10 陕西

    爱情在那个时代常常扮演着“尘世间人与人建立真实联结”的代表,在文艺作品里承担了超出“情侣之爱”的任务

  • 美好的一天

    美好的一天 (不回复幼稚刻薄戾气满满的人) 2024-06-03 11:25:29 山东

    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当意识到这点儿后,除了用宗教自欺欺人,便只能消亡了

  • Ingrid

    Ingrid 读遍人间书 2024-06-03 12:04:10 北京

    啊,我没记得拉斯科尔尼科夫有被救赎哎?可能是我看的时间太久远记不清了? 我记忆中是男主角读书读得上头,整个人跟中蛊了一样。但是他问题的本质根源不在于他不聪明或是读书太多,而是他无法把书本和现实结合起来,他在书中读到的东西跟他本人的心性,生活环境和整个家庭加养有冲突。他为此倍感压力痛苦和挣扎,他能够意识到书本(或者该说是他对于书本的理解)的浅薄无聊,而在这种意识中,他感受到了某种存在主义危机,他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即使对于他身边亲近的人(寡母和亲妹妹)来说,他几乎可以说是意味着一切,但是追求远大前程的理想,对于他这种缺乏有力社会支持的小青年来说,意味着要牺牲大部分的自我(拍马吹嘘蝇营狗苟),像他这种被家庭娇惯的男性独子就觉得很痛苦,何况他本来也不是拥有顽强自我的人。 因此他为了解决债务危机,就开始铤而走险。利用自己的聪明和大学生的身份掩盖内心的卑鄙懦弱自私,杀人越货。

  • Ingrid

    Ingrid 读遍人间书 2024-06-03 12:08:47 北京

    结局也只是他弱小的自我在周围人无私的“爱”的浇灌之下,慢慢地成长起来。他看到被逼良为娼的女主角的无私,男性朋友的慷慨支援,寡母亲妹毫无置疑的爱与支持,令男主角意识到了自己的可耻和卑鄙。这些人的表现固然和宗教环境有关,但也和他们本身的自我意识离不开关系。 我认为结尾男主角接受了宗教和女主角的爱,去自首受罪,只是他选择了和自我人格中反社会的一面脱离,重回社会的怀抱而已。或许这在很多人的定义里,就是“救赎”?

  • 豆友276131890

    豆友276131890 2024-06-03 14:04:27 广东

    [内容不可见]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3 16:14:48 北京

    试着理解一下,斯维德里盖洛夫(骚扰犯)和罗佳的谈话,探到结局,理想破灭后有两条路。一种是死 试着理解一下,斯维德里盖洛夫(骚扰犯)和罗佳的谈话,探到结局,理想破灭后有两条路。一种是死亡,另一种是宗教(放弃自我,用外来的价值代替空虚)。 斯维德里盖洛夫有一套关于女人的理论或者价值观,在和罗佳交谈中说过,但却破灭与男主妹妹中,所以他绝望的开枪自杀。 罗佳的超人理论破灭后的挣扎,选择了投降? ... hakki

    我以为骚扰犯最终没有强暴杜尼娅,还在寻死的过程中帮助了一个(虚幻的)小女孩,是他被杜尼娅【临到危急关头也没有杀他的善良以及对“没有人有权利夺走任何一个人的生命”理念的贯彻】而感动,随后彻悟,所以选择自杀 而罗佳在自首初期浑浑噩噩确实是因为理想完全破灭、理论没有被证实、且自己不仅并非特殊之人还是为了一己私欲,但最后我记得他振奋了。。。就在和索尼娅聊了一晚上之后。。。。看到她为自己忍受了多少痛苦也安之若素。。。然后非常印象深刻的一个心理描写就是他忽然领悟了爱(类似的话)。。。我就超级崩溃! 我赞成你说的陀氏的意思是自身之神,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上帝,但是不能接受爱情的加成😭我宁愿他感受到的是索尼娅的大爱,宁愿索尼娅是上帝化身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3 16:15:48 北京

    爱情在那个时代常常扮演着“尘世间人与人建立真实联结”的代表,在文艺作品里承担了超出“情侣之 爱情在那个时代常常扮演着“尘世间人与人建立真实联结”的代表,在文艺作品里承担了超出“情侣之爱”的任务 ... 你说风风风风

    原来如此,这个可以接受!喜欢这个解读,谢谢你🫶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3 16:17:46 北京

    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当意识到这点儿后,除了用宗教自欺欺人,便只能消亡了 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当意识到这点儿后,除了用宗教自欺欺人,便只能消亡了 美好的一天

    我理解的是最后罗佳不是自欺欺人 而是充满希望地振奋了起来诶😵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3 16:42:15 北京

    结局也只是他弱小的自我在周围人无私的“爱”的浇灌之下,慢慢地成长起来。他看到被逼良为娼的女 结局也只是他弱小的自我在周围人无私的“爱”的浇灌之下,慢慢地成长起来。他看到被逼良为娼的女主角的无私,男性朋友的慷慨支援,寡母亲妹毫无置疑的爱与支持,令男主角意识到了自己的可耻和卑鄙。这些人的表现固然和宗教环境有关,但也和他们本身的自我意识离不开关系。 我认为结尾男主角接受了宗教和女主角的爱,去自首受罪,只是他选择了和自我人格中反社会的一面脱离,重回社会的怀抱而已。或许这在很多人的定义里,就是“救赎”? ... Ingrid

    至少在我眼里算救赎哈哈哈哈哈哈,主要是最后一段原文太积极了。喜欢你对结局的解读!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3 16:43:39 北京

    爱情在那个时代常常扮演着“尘世间人与人建立真实联结”的代表,在文艺作品里承担了超出“情侣之 爱情在那个时代常常扮演着“尘世间人与人建立真实联结”的代表,在文艺作品里承担了超出“情侣之爱”的任务 ... 你说风风风风

    又想了想,既然要表达广义的联结,为什么母亲、妹妹、哥们儿都没有对罗佳造成什么较大的影响?他甚至一直在把他们推开

  • 你说风风风风

    你说风风风风 2024-06-03 18:07:14 陕西

    又想了想,既然要表达广义的联结,为什么母亲、妹妹、哥们儿都没有对罗佳造成什么较大的影响?他 又想了想,既然要表达广义的联结,为什么母亲、妹妹、哥们儿都没有对罗佳造成什么较大的影响?他甚至一直在把他们推开 ... 我爱妹宝

    我觉得近代以来的思想文化领域,跟其余人际关系相比,“爱情”确实是有某种霸权地位的。可能由于血缘家庭是天生的没法选择,不能自由追求灵魂契合;而朋友没法组成社会认可的新家庭、完全改变之后的生活。因此,大多作者在安排“我要给主角设计一个半途闯入他人生的、决定他未来全部生活走向的、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的时候,往往就顺理成章想到爱情。那时的“爱情”有如此地位,属于一种时代特色吧。当然,现在这种霸权地位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大家发现爱情并没有凌驾于其他关系之上的地位。

  • 月之回忆

    月之回忆 (momo的马甲) 2024-06-03 20:56:58 河北

    这里的爱情和宗教都不饿能按照我们时代的常识来理解,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合适。试着说一下。

    可能需要了解一点基督教。比如神是存在的根基,而人是神的形象,所以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可以凭借思想or立场来宣称自己有权宣判他人的生死(社会制度是另一回事),除了神自身。

    这样,罗佳的犯罪本质上是僭越神。认罪则是回转——认识到自己有罪,开始改变自己并且行动。结局是活在神里面并且充满了爱。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通过爱情知道了什么是爱——通过爱人认识到了对神的爱,然后转向神。

    这样说可能看不懂,换成陀翁本人的说法就是:不再抽象,不再沉湎于思想,不再是一个没有精神的行动者。回到生活本身,热爱生活,热爱具体的人。

  • 月之回忆

    月之回忆 (momo的马甲) 2024-06-03 20:59:33 河北

    这里的爱情和宗教都不饿能按照我们时代的常识来理解,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合适。试着说一下。 可能 这里的爱情和宗教都不饿能按照我们时代的常识来理解,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合适。试着说一下。 可能需要了解一点基督教。比如神是存在的根基,而人是神的形象,所以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可以凭借思想or立场来宣称自己有权宣判他人的生死(社会制度是另一回事),除了神自身。 这样,罗佳的犯罪本质上是僭越神。认罪则是回转——认识到自己有罪,开始改变自己并且行动。结局是活在神里面并且充满了爱。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通过爱情知道了什么是爱——通过爱人认识到了对神的爱,然后转向神。 这样说可能看不懂,换成陀翁本人的说法就是:不再抽象,不再沉湎于思想,不再是一个没有精神的行动者。回到生活本身,热爱生活,热爱具体的人。 ... 月之回忆

    漏掉一句:承担起自己生存的责任(身为人的责任)。

    也就是说,其实不用考虑宗教和爱情是什么,看罗佳是如何转变和选择的就可以了。

  • hakki

    hakki 2024-06-03 21:07:42 福建

    又想了想,既然要表达广义的联结,为什么母亲、妹妹、哥们儿都没有对罗佳造成什么较大的影响?他 又想了想,既然要表达广义的联结,为什么母亲、妹妹、哥们儿都没有对罗佳造成什么较大的影响?他甚至一直在把他们推开 ... 我爱妹宝

    这当然不是爱情,是爱情的话这本书太浅薄了,陀的书基本不涉及爱情。

    注意,第四部第四章罗佳对索尼娅说的。 “我不是对您下跪,我是对人类的全部苦难下跪。” “我说这些不是因为您不名誉,有罪,而是因为您身受极大的苦难。至于您是罪孽深重的,这话倒也不假,”他几乎热烈地补充说,“不过,您之所以是罪人,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您白白地毁了自己,出卖了自己。这岂不是惨事!您生活在您极痛恨的污泥里,同时自己也知道(只消睁开眼睛就能看清楚)您这样做并没有帮助任何人,谁也没有因此而得救,这岂不是惨事!

    上面的语言,索尼娅在此的形象,有点像基督或者上帝的角色,而非情人的角色,她那种把罪背在自己身上,这种无私奉献的爱有可能震撼到了罗佳。所以罗佳后续会思索,“那么是什么东西一直在支持她呢?”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4 09:02:49 北京

    我觉得近代以来的思想文化领域,跟其余人际关系相比,“爱情”确实是有某种霸权地位的。可能由于 我觉得近代以来的思想文化领域,跟其余人际关系相比,“爱情”确实是有某种霸权地位的。可能由于血缘家庭是天生的没法选择,不能自由追求灵魂契合;而朋友没法组成社会认可的新家庭、完全改变之后的生活。因此,大多作者在安排“我要给主角设计一个半途闯入他人生的、决定他未来全部生活走向的、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的时候,往往就顺理成章想到爱情。那时的“爱情”有如此地位,属于一种时代特色吧。当然,现在这种霸权地位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大家发现爱情并没有凌驾于其他关系之上的地位。 ... 你说风风风风

    这样的局限性就可以理解啦!谢谢uu🥰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4 09:09:58 北京

    这里的爱情和宗教都不饿能按照我们时代的常识来理解,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合适。试着说一下。 可能 这里的爱情和宗教都不饿能按照我们时代的常识来理解,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合适。试着说一下。 可能需要了解一点基督教。比如神是存在的根基,而人是神的形象,所以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可以凭借思想or立场来宣称自己有权宣判他人的生死(社会制度是另一回事),除了神自身。 这样,罗佳的犯罪本质上是僭越神。认罪则是回转——认识到自己有罪,开始改变自己并且行动。结局是活在神里面并且充满了爱。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通过爱情知道了什么是爱——通过爱人认识到了对神的爱,然后转向神。 这样说可能看不懂,换成陀翁本人的说法就是:不再抽象,不再沉湎于思想,不再是一个没有精神的行动者。回到生活本身,热爱生活,热爱具体的人。 ... 月之回忆

    “通过爱情知道了什么是爱——通过爱人认识到了对神的爱,然后转向神。” 非常喜欢您的解读!感谢uu!🤩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4 09:24:06 北京

    这当然不是爱情,是爱情的话这本书太浅薄了,陀的书基本不涉及爱情。 注意,第四部第四章罗佳对 这当然不是爱情,是爱情的话这本书太浅薄了,陀的书基本不涉及爱情。 注意,第四部第四章罗佳对索尼娅说的。 “我不是对您下跪,我是对人类的全部苦难下跪。” “我说这些不是因为您不名誉,有罪,而是因为您身受极大的苦难。至于您是罪孽深重的,这话倒也不假,”他几乎热烈地补充说,“不过,您之所以是罪人,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您白白地毁了自己,出卖了自己。这岂不是惨事!您生活在您极痛恨的污泥里,同时自己也知道(只消睁开眼睛就能看清楚)您这样做并没有帮助任何人,谁也没有因此而得救,这岂不是惨事! 上面的语言,索尼娅在此的形象,有点像基督或者上帝的角色,而非情人的角色,她那种把罪背在自己身上,这种无私奉献的爱有可能震撼到了罗佳。所以罗佳后续会思索,“那么是什么东西一直在支持她呢?” ... hakki

    好好好,索尼娅真的是基督的角色,她感动罗佳的爱的本质不是爱情而是爱,好耶!您还是这么会读,和你交流真开心🥳!(以及《翻身》我找到资源啦

  • Clint

    Clint 2024-06-04 13:04:05 江苏

    有救赎吗?应该只是理想的破灭吧,罗佳流放的时候仍然没觉得自己有错,也没有很珍惜索妮亚吧我印象中。爱情和宗教只是给他承受理想破灭的勇气而已,没有救赎

  • 我家有只小花狗

    我家有只小花狗 2024-06-04 17:24:58 湖北

    这里的爱情和宗教都不饿能按照我们时代的常识来理解,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合适。试着说一下。 可能 这里的爱情和宗教都不饿能按照我们时代的常识来理解,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合适。试着说一下。 可能需要了解一点基督教。比如神是存在的根基,而人是神的形象,所以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可以凭借思想or立场来宣称自己有权宣判他人的生死(社会制度是另一回事),除了神自身。 这样,罗佳的犯罪本质上是僭越神。认罪则是回转——认识到自己有罪,开始改变自己并且行动。结局是活在神里面并且充满了爱。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通过爱情知道了什么是爱——通过爱人认识到了对神的爱,然后转向神。 这样说可能看不懂,换成陀翁本人的说法就是:不再抽象,不再沉湎于思想,不再是一个没有精神的行动者。回到生活本身,热爱生活,热爱具体的人。 ... 月之回忆

    总结得很到位

  • 月之回忆

    月之回忆 (momo的马甲) 2024-06-04 21:20:11 河北

    “通过爱情知道了什么是爱——通过爱人认识到了对神的爱,然后转向神。” 非常喜欢您的解读!感 “通过爱情知道了什么是爱——通过爱人认识到了对神的爱,然后转向神。” 非常喜欢您的解读!感谢uu!🤩 ... 我爱妹宝

    谢谢!我昨天想得太简单了,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解释基督教那种爱,所以特别机械……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更好……真的很抱歉。

    一般而言,「人是神的形象」是「爱人如己」的一个基础,所以我才拿出来说。但是对于「爱人就是爱神」而言,我觉得不如「爱是无偿之爱」、「爱是圆满人性、完整性的爱」和「天主是爱」更直接。这些都是基督教的看法,前两个对应爱情,最后一个对应宗教,而且都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和圆满——基督教的爱情本来就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爱。

    尾声写得非常清楚。罗佳在想到索尼雅,决定补偿索尼雅之前,还在计较自己的得失,还在思考和论证。而决定之后这些都不再重要了……生活代替了理论、七年不过是七天。他抛弃了过去那种自私的念头,知道了什么是爱。至少开始回转(悔改),决心去爱。

    也因为非常清楚,我感觉做什么解释都是多余的。

  • Ingrid

    Ingrid 读遍人间书 2024-06-04 21:39:23 北京

    有救赎吗?应该只是理想的破灭吧,罗佳流放的时候仍然没觉得自己有错,也没有很珍惜索妮亚吧我印 有救赎吗?应该只是理想的破灭吧,罗佳流放的时候仍然没觉得自己有错,也没有很珍惜索妮亚吧我印象中。爱情和宗教只是给他承受理想破灭的勇气而已,没有救赎 ... Clint

    我跟这位uu感觉完全一样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4 23:54:03 北京

    谢谢!我昨天想得太简单了,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解释基督教那种爱,所以特别机械……直到今天我也不 谢谢!我昨天想得太简单了,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解释基督教那种爱,所以特别机械……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更好……真的很抱歉。 一般而言,「人是神的形象」是「爱人如己」的一个基础,所以我才拿出来说。但是对于「爱人就是爱神」而言,我觉得不如「爱是无偿之爱」、「爱是圆满人性、完整性的爱」和「天主是爱」更直接。这些都是基督教的看法,前两个对应爱情,最后一个对应宗教,而且都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和圆满——基督教的爱情本来就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爱。 尾声写得非常清楚。罗佳在想到索尼雅,决定补偿索尼雅之前,还在计较自己的得失,还在思考和论证。而决定之后这些都不再重要了……生活代替了理论、七年不过是七天。他抛弃了过去那种自私的念头,知道了什么是爱。至少开始回转(悔改),决心去爱。 也因为非常清楚,我感觉做什么解释都是多余的。 ... 月之回忆

    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在我心里堪称完美的解读,比我思考的深入多了,向您学习!!!!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4 23:55:01 北京

    有救赎吗?应该只是理想的破灭吧,罗佳流放的时候仍然没觉得自己有错,也没有很珍惜索妮亚吧我印 有救赎吗?应该只是理想的破灭吧,罗佳流放的时候仍然没觉得自己有错,也没有很珍惜索妮亚吧我印象中。爱情和宗教只是给他承受理想破灭的勇气而已,没有救赎 ... Clint

    在我心里勇气和承认过错也算一种救赎啦,嘿嘿

  • 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 2024-06-05 00:04:14 浙江

    为什么我觉得是生活,本书我最爱的一句话“生活代替了理论”,并非是爱情和宗教拯救了拉斯柯尔尼科夫,而是生活。从开头一个在屋里躺平的空想家,到结尾,他终于开始劳作了,也算是明白生活的意义吧。他看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自比伟人,其实根本没受过劳动人民的苦。服役终于让他走出书斋,开始劳作了。至于女主,我一直认为她就是陀自己服役时幻想的天使角色,在这本书里爱情=宗教。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么完美的女性,或者说没有那么完美的人类,所以也没有拯救一切的教条理论,只有生活本身,劳动本身,社会本身才是变化的,真实的。是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局,不过因为有这句总结,这个结尾我特别认可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5 01:15:20 北京

    为什么我觉得是生活,本书我最爱的一句话“生活代替了理论”,并非是爱情和宗教拯救了拉斯柯尔尼 为什么我觉得是生活,本书我最爱的一句话“生活代替了理论”,并非是爱情和宗教拯救了拉斯柯尔尼科夫,而是生活。从开头一个在屋里躺平的空想家,到结尾,他终于开始劳作了,也算是明白生活的意义吧。他看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自比伟人,其实根本没受过劳动人民的苦。服役终于让他走出书斋,开始劳作了。至于女主,我一直认为她就是陀自己服役时幻想的天使角色,在这本书里爱情=宗教。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么完美的女性,或者说没有那么完美的人类,所以也没有拯救一切的教条理论,只有生活本身,劳动本身,社会本身才是变化的,真实的。是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局,不过因为有这句总结,这个结尾我特别认可 ... 吃瓜群众

    楼内船新角度,我把点赞键摁烂👍 👍 👍 👍 👍 👍 👍 👍

  • 董卓瑶

    董卓瑶 2024-06-09 06:40:57 四川

    也算没有误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处于俄国最关键的转变期面对西方的自由精神态势压迫,开出了托尔斯泰一样无力的药方。但是从另一方来看,当时的俄国仍然没有失却“灵知主义”的统一性,这也是俄国独特地理情况带来的宗教—世俗困境,所以俄国数次革命总是失败又勉为其难。

  • 董卓瑶

    董卓瑶 2024-06-09 06:43:21 四川

    且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爱情”在象征上爱的不是“人”,是一种“天使”意象的人化。如果引入更多的宗教态势是很好解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人物的存在的。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09 13:41:56 北京

    且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爱情”在象征上爱的不是“人”,是一种“天使”意象的人化。如果引入更多的 且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爱情”在象征上爱的不是“人”,是一种“天使”意象的人化。如果引入更多的宗教态势是很好解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人物的存在的。 ... 董卓瑶

    感谢uu解读☺️

  • 曾不容刀

    曾不容刀 2024-06-10 21:35:47 广东

    可能是因为我们本身都不是《罪与罚》的理想读者吧,21世纪的中国人(大概率无宗教信仰也不了解东正教),很难get到陀的宗教感情,我之前读《复活》也不喜欢结局。

  • 我爱妹宝

    我爱妹宝 楼主 2024-06-11 10:32:31 北京

    可能是因为我们本身都不是《罪与罚》的理想读者吧,21世纪的中国人(大概率无宗教信仰也不了解东 可能是因为我们本身都不是《罪与罚》的理想读者吧,21世纪的中国人(大概率无宗教信仰也不了解东正教),很难get到陀的宗教感情,我之前读《复活》也不喜欢结局。 ... 曾不容刀

    确实……而且能说吗我甚至很烦宗教作为归宿/解决方法一类的东西出现在小说里……好像所有人遇事不决都可以投奔宗教一样,既无新意又不具有普世性(然而部分外国作者往往将其写成普世之道)。明明想在书中寻找安顿自我的不同途径,结果许多医生给不同病症开同一味我过敏的药……

  • nana

    nana 2024-06-13 16:47:08 浙江

    把爱情作为男主最终结局的小说,我的理解是:①女主是工具人,又被莫名其妙“象征”了。②男主符合“妈宝男”普遍印象,找“新妈”而已,不能真正独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9225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