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木心《文学回忆录》下神坛
青山红豆
本来不想发,不料几分钟前遭到图中这般的攻击(图见回复)这般发达的罗织能力,无中生有得令人佩服。那就再发点对木心的“打击”。
《文学回忆录》为讲稿,木心去世后被陈丹青拿去发表,非作品,与去年引起热论的抄袭争议无关(详见木心抄袭争议: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9625965/)。不过这本奠定木心知名度的顶级畅销书,显然是过誉的。
拟从以下几个角度谈谈:
一、该书非唯框架资料取自郑振铎《文学大纲》,据一些书评罗列对比,《文学回忆录》中的一些“评论”“洞见”,竟也袭自郑氏。金句纷批,胜义迭出之类的赞誉,要打个折扣,或说致敬错了对象。
二、判断畅销书水平的简捷方法,无如取是书论述自己稍有涉猎的内容的篇章一阅。许多人都有的阅读体验:一本书谈论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时,似乎水平高,有道理,等谈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时,才发觉这本书的真正斤两。具体到本书,便是翻一翻木心如何评说你读过的作家作品。
三、该书2013年初版,热卖十年,销量在百万以上,无数学生奉为圭臬。然而存在大量低级错误,不忍直视。木心已逝,弟子陈丹青与理想国编辑,没文化、不负责如此,令人汗颜。
现在贴出木心《文学回忆录》对一些名家名作的高论,请大家从上述第二、三角度略作审视。
一
《文学回忆录》谈《百年孤独》:
那么厚一本书,要去看太麻烦。讲一讲,有点意思。写马孔多地方一个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的遭遇,这种雄心,很可贵。任何家族,七代下来,总有花样。书中的世代更替,很有景观,末了由于luan轮,婴孩长尾巴,唯一一个后代,给红蚂蚁咬死了。这个故事结构不错的,是悲观主义,这就不简单。这个主题,容易大,后来成为阿根廷近代的缩影。关于《百年孤独》的评论,大致是:情节是荒诞的,象征是巧妙的,夸大是有强度的,描写是真实的。(丹青插话:去年有人送我《百年孤独》,怎么也看不下去。木心:这本书,讲讲可以,去读,太闷热。我吃过墨西哥菜,太多了,吃不下)
这本书我没读过,不过这段论述有任何价值吗?还不如豆瓣短评。另外哥伦比亚作家的《百年孤独》如何成为“阿根廷的缩影”,请读过该书者解答。
博尔赫斯:
除了不如百度百科的简介,就是自夸“博尔赫斯写诗不如我”:
他的散文与我比较同调,诗呢,对不起,我比他好。他是小说家写诗,我是诗人写诗。这不是骄傲,不是,是豪迈。比如帕瓦罗蒂,音量过人,你说他是骄傲?蚂蚁说大象骄傲,那意思是说要缩小到像蚂蚁,才算谦虚?
详情此前已写过《木心的诗真比博尔赫斯写得好吗?再论文本再生》: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5391697/
莎士比亚:
《麦克白》(Macbeth),现在变成说是“心理剧”。非常阴惨恐怖,把女性恶表现得淋漓尽致。五十年代我在上海浦东高桥教书,寒暑假总有杭州来的学生住我家,伙食包在一家小饭馆。饭馆老板娘阴一套阳一套,我们吃足了亏,我就说,这是饭馆里的麦克白夫人。大家哗然大笑——给恶人定性定名,给善人一种快感,看透一个恶人,就超越了这个恶人。莎士比亚写出这恶,写到剥皮抽筋的快感。
《李尔王》(King Lear)是个家庭伦理的悲剧——啊呀!莎士比亚总是把事情弄大——写嫉妒,弄到奥赛罗那么大,写恶,弄到麦克白那么大……天才两条规律:一是把事情弄大,一是把悲哀弄成永恒——但这仅仅是李尔王一家的伦理关系吗?不,是人性的基本模式。现代中国、现代美国,多的是这种模式的翻版,而且越翻越糟。现代李尔王只有大女儿二女儿,代表正气的小女儿死了,不再复活,绝版了。
有价值吗?如果读过这两部剧,自会觉得木心的评论未免太浅薄。麦克白夫人就是一个“女性恶”?李尔王就是糊涂老人和不孝儿女?未读过者恐怕只会被带歪。
契诃夫:
他(契诃夫)说,短篇,莫泊桑已是王。不过,大狗叫,小狗也要叫——这点自知之明,也多么宝贵。
契诃夫的短篇,写得太通俗。一定要说他的成就,现在冷静比较,比下去了。
冯内古特:
冯内古特,写《五号屠场》,写德国德累斯顿炸毁的情形。二战时他被德军俘虏,眼见德累斯顿夷为平地。1967年,他重游德累斯顿,感慨丛生,两年内写成这部小说。美国反战观念是直接提出的,苏联反战观念是曲折迂回提出。中国作家从未提出“反战”这个主题,不知道在干什么。冯内古特站在和平主义立场,他说:“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该打仗。”我同意,但人性要打仗。战争,是少数人要打,不是多数人要打。书中有个美国上校说:“我以为战争是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打的,结果发现刚刮了胡子的少年在战场,吃了一惊!” 多少可爱的人去杀了多少可爱的人。战争最好发生在电影上。只有马不知道是假的,翻在地上,其他兵都知道在拍戏。书中先写城市的美,然后写轰炸。一炸,什么有机物都烧起来。炸死十三万人(该烧死的人都没烧死)。
感觉木心并没看过这本书。还不如看百度百科。
二
“后来贝雅特丽齐出嫁,三十五岁死时,一直不知道但丁爱她。”
真吓人,活到三十五岁的贝雅特丽齐。
“他还没有Artister的自觉”
Artister?应该是Artist。
“直到他写出《白鲸》(Moby Dick),展开伟大壮丽的画面,有劲,阳刚——饭后两个好汉掰手腕,通宵不分上下,一批批公证人退走、休息,还不分上下,有劲啊!”
这是《白鲸》?明明是《老人与海》的情节。
别人已指出的《文学回忆录》大量关于希腊罗马神话,荷马史诗等的错误,例如“以朱庇特家族开始的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中阿波罗是中立者”,“伊阿宋被父亲托给人身马首神教养”(是人马,不是神;人马不是“人身马首”)……就不重复了。
这本书销量百万,其中大量低级错误,专事营销、学之不讲的理想国编辑应当公开道歉。
再举一条(比较而言)不很重要的错误作结吧:
美国最交运的诗人是朗费罗,曾封为桂冠诗人,我又要说了:是平民的桂冠诗人。美国的平民需要他。中国的贵族看不上他,钱锺书却研究他,钱锺书是这样的。
钱何曾从文艺上研究他?不过是作文考证朗费罗的一首诗(《人生颂》)流入中国的经历罢了。却被拿来贬低钱的文艺品味。
《文学回忆录》的文艺鉴赏能力如何,从上文引用的《百年孤独》,莎士比亚,契诃夫等内容可见一斑。仍对该书抱有期望的,上文也已指出方法:翻一翻木心如何评说你读过的作家作品。被陈丹青,理想国等称为唯一接续千年文脉,超越鲁迅知堂,被李劼称为与但丁比肩的“绍兴希腊人”,是这样的。
(陈丹青、李劼语见《来点木心笑话:超越鲁迅知堂,比肩老子但丁,接续千年文脉》: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0698339/?_i=6105697t-oNsbu)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购转让|1-3折出大量国内外文学/推理/历史社科书籍(11.6!... (西西弗斯)
- 抢到了800-80的券了,买什么书? (小宇哥)
- 今年进组买了一千多的书了 (穿越空间的猫)
- 大家为什么不去图书馆借书 (205485217)
- 应该没有人的书柜比我的简陋了吧 (豆友2cwvQmCt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