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楼|梦华录角色的丰满是让我上头的原因
来自:全遮面员工
刚在重刷老剧聊斋,里面的角色各种白切黑、黑切白、白切黑切黄,相当敢拍,突然就明白为什么我这几天看梦华录有一种小时候追剧的沉浸式氛围感。
因为角色的复杂和层次感,让他们看起来更贴合真的“人”。
人的本质就是复杂和矛盾。随着场景变化,ta的情感会切换,悲欢喜乐爱恨嗔痴;随着时间推移,ta的想法会改变,甚至反复自我相悖拉扯。最后,ta就会变成一个漂亮的玻璃瓶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糖果。
梦华录里的角色就是这样的。
刘亦菲梦华录赵盼儿(听说这样算数据):独立自强的女性,点子多胆子大,但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运筹在握,会失算会后怕,会敏感会强撑,会有短暂的不自信。她可以在生意场上是老练的掌柜,在姐妹团中是温柔坚定的主心骨,也可以在爱情里是个有点孩子气的小姑娘。
宋引章:有着对于身份的自卑,又有对于自身专业的傲气。江南时期习惯于依靠别人,进东京与姐妹共同创业后也开始尝试自立。她意识形态上的矛盾是最大的,来自于外部等级观念和内心所向的两者撕扯。这种撕扯不会一蹴而就地分出胜负,但会随着时间和经历慢慢向一方靠拢,然后她就长大了。在成长过程中的小姑娘,当然不会100%伟光正。
顾千帆:一块钢板,但是上面都是洞。这个角色让我觉得很舒适的点是,它没有为了“主角感”、“反差萌”而刻意设计,它的设定是顺畅有逻辑的。从和盼儿的接触中可以发现,他本身性格是机敏活泼,有点孩子气和臭屁的;但基于工作要求,他需要冷硬残酷不折手段;但是他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又是不太认同的,所以他会对鹰犬爪牙的评价emo,去找盼儿开解。
组合在一起后,这个角色层次鲜明但又不突兀,组成了一个独特的老六形象(不是)
总的来说,用单一标签来脸谱化塑造不叫人物,叫人设。
人设是板上钉钉的死,人物是复杂多样的活。
所以人设会塌,但人物不会。
而基于现实考量,现在很多剧都不敢这么做糖果瓶子。万一有一颗颜色大众不喜欢怎么办?万一糖果放到一半观众就没耐心了怎么办?万一最后完成的瓶子颜色不搭怎么办?不如找个大众喜欢的颜色,做一个纯色瓶子吧。于是我们就有了很多的纯色瓶子。
但是我还是会怀念那些五彩斑斓的夜晚啊。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永安楼|怀念录子,原以为在播剧组消息999+是常态 (momo)
- 梦华录剧情|欧阳旭不是最坏的恶人 (豆友Vky1jIImx4)
- 梦华录剧情|来评论区里放一张你最喜欢的图 (微信用户)
- 梦华录剧情|“疯批”赵盼儿和她“地铁老人手机.jpg”老公的... (查无此人)
- 梦华录剧情|第14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逐帧详解茶坊门口... (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