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伊德的的驱力与精神分析师的欲望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潭寒

    潭寒 (解放自己,不是放纵自己) 2011-12-18 02:00:01

    读到《文明与缺憾》第五章 佛洛依德的分析是很透彻的,这里只是摘抄几段:

    “隐藏在这一切之后的、也是人们不愿意承认的一个真实的因素,是人类不是温和的动物,这种动物需要得到爱,当受到进攻时至多只能够自卫;相反,人类这一动物被认为在其本能的天赋中具有很强大的进攻性。”

    “在有利于这种进攻性的情况下,当平时禁止它的精神上的反对力量失去效用时,它也会自动地出现,暴露出人类是一种野兽,对于这种野兽来说,对它的同类的关心是一种异己的东西。凡是想到在种族大迁徙或是匈奴人侵略时期,在人所周知的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统治下的蒙古人的侵略中,或是在虔诚的十字军占领耶鲁撒冷的时候,或是恰恰就在最近的世界大战带来的恐怖中所犯下的罪行的人,都将不得不承认这一观点的真理性。”

    “共产主义者确信他们已经发现了一条从我们的罪恶中解脱出来的途径。
    根据他们的观点,本来所有的人都是好的,并且是乐于助人的,但是私有制败坏了他的天性。私有财产的拥有权赋予个人以力量并诱使他运用这种力量去虐待他的邻人,而那些被剥夺了财产的人就必定会怀有敌意地反对他的压迫者。如果废除了私有制,所有的财产都为公共所有,每个人都允许分享这些财产,那么恶意和敌意就会在人类中消失,由于每个人的需要都将得到满足,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把另一个人当作他的敌人;所有的人都将会心甘情愿地承担起必要的工作。我不介入对共产主义体系的任何经济批评,因为我不能探究私有财产的废除是权宜之计还是进步①。但是我能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共产主义体系基础的心理学前提是站不住脚的幻想。在废除私有财产中,我们剥夺了人类喜爱进攻的手段之一;这当然是一个很强的手段,尽管不一定是最强的,但是我们绝没有改变在能力和影响方面为进攻性所滥用的差异性。我们也没有改变人类天性中的任何东西。进攻性并不是由财产创造的。 ①任何一个人,如果他在年轻时曾尝过贫困的痛苦,并且感受过富人们的蔑视和傲慢,他对反抗人类财富的不均至其所导致的一切后果所作的努力,就决不会不理解或无好感。尽管如此,如果这种抗争以公正名义下的人类平等的抽象要求作为根据,它就显然会引起下述异议,即由于大自然赋予每个人的体质和精神能力相差很大,大自然已经造成了不可改变的不公正。”

    “如果文明把如此大的牺牲不仅强加于人类的性行为,而且还强加于人类的进攻行为的话,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这样一种文明里人们极难使自己感到幸福。其实原始人由于不懂得限制他的本能,他们的境况反而更好一些。但作为平衡,原始人却很难有希望长期地享受这一幸福。文明人则用他可能获得的一部分幸福换取了一部分安全。然而,我们不应当忘记在原始的家庭中,只有它的首领才能享受这种本能的自由;其他人则生活在奴隶般的压迫之中,所以在那个文明的原始时期,享受文明的利益的一小部分人和被剥夺了这些利益的一大部分人之间的悬殊差别达到了极点。”

    “当我们理直气壮地挑剔文明的现状,指责它没有充分满足使我们幸福的生活计划所提出的要求,允许本来也许是可以避免的严重痛苦存在时,当我们带着严厉的批评试图发掘它的不完美的根源时,我们无疑是在行使正当的权利,而不是在表明我们自己是文明的敌人。我们可能希望在我们的文明中逐渐实现这样的变化,即它将更好地满足我们的要求,并且将不再受到我们的指责。但是我们可能也熟悉这样一种思想,即文明的本性附有种种困难,它们是不会向任何改革的企图妥协的。”

    我想说的是,我为什么读拉康,为什么对精神分析感兴趣,接受个人分析,最直接的是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不快乐、压抑、自卑等。事实上,我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我的同龄人许多都很“郁闷”,我的父母也没有一个牢固的信仰,委屈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遵循着爱与善的教义(朴素的家庭教育),一旦面临现实的压力,或是超出了家族的范围,他们便像鸵鸟一样,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我以父母为例,因为他们是我最亲近的人,也算最了解的人,他们算得上是不错的父母,这样的前提下,我才能自认为我所说的比较“客观”。

    佛洛依德的分析很有道理,人类历史是铁证,人性中的攻击性、自私等与野兽并无太大差异,就像雄伯例举的纨绔子弟和黛丝,一个为了自己的欲望侵犯别人,一个杀死了侵犯过自己的人,这是人类本性的直接呈现。若文明只是一个禁止的文明,是一个把人类当野兽圈禁的文明,那文明未必敌得过人类的天性。几颗原子弹足矣。

    精神分析从人里面而来,也许会有希望? 从此,我希望我只为我自己说话,并努力使它被听见。

  • 潭寒

    潭寒 (解放自己,不是放纵自己) 2011-12-18 14:46:33

    谢谢雄伯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楼主 2011-12-19 20:27:12

    Lacan 407

    The subversi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dialectic of desire in the Freudian unconscious

    佛洛伊德的无意识:主体的颠覆及欲望的辩证

    I must now develop much further for you the topology that I have elaborated in my teaching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 that is, introduce a certain diagram, which, I should warn you, also serves purposes other than the use that I am going to make of it here, having been constructed and completed quite openly in order to map in its arrangement the most broadly practical structure of the data of our experience. It will serve here to show where desire, in relation to a subject defined in his articulation by the signifier, is situation.

    过去五年来,我曾为教学设计一些的拓扑图形,现在让我将它们更进一步发挥,换言之,介绍某一个图表。不过,我先声明,这个图表的目的,不完全是我在这里说明的用途。我原先设计它的大略的构想,是为了要用图形,替我们精神分析经验的数据的结构,通俗地应用。现在,我在此采用它,则是要显示欲望跟作为意符表达的主体的相关的位置。

    This is what might be said to be its elementary cell ( cf.Graph I). In it is articulated what I have called the ‘anchoring point’ ( point de capton), by which the signifier stops the otherwise endless movement ( glissement) of the signification. The signifying chain is regarded as being supported by the vector S.S’.—even without entering into the subtleties of the retrograde direction in which its double intersection with the vector occurs.

    这可以说是它的基本的结构图。上面清楚表达我所谓的「缝合点」,因为能指以这个缝合点阻止意义无穷尽的四处扩展。能指的锁链被认为是靠着S.S’.的向量来维持,甚至没有进入倒退方向的细致的部份,在那里,它跟大它者及被阉割的主体的向量两次交会。

    雄伯说 「缝合点」anchoring point/suture的定义是「阻止意义无穷尽的四处扩展」。就是无头主体的社会跟主体的道德及生命价值观在这里缝合。通俗地说就是潭寒所说的:

    我想说的是,我为什么读拉康,为什么对精神分析感兴趣,接受个人分析,最直接的是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不快乐、压抑、自卑等。事实上,我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我的同龄人许多都很“郁闷”,我的父母也没有一个牢固的信仰,委屈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遵循着爱与善的教义(朴素的家庭教育),一旦面临现实的压力,或是超出了家族的范围,他们便像鸵鸟一样,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我以父母为例,因为他们是我最亲近的人,也算最了解的人,他们算得上是不错的父母,这样的前提下,我才能自认为我所说的比较“客观”。

    拉康的精神分析就是要在这个缝合点介入intervention,以无限的爱endless love,唤回无头主体的在原初压抑之前原有的无限的爱,来认识不仅是自己生命中最亲近的人,而且民胞物与地广及四周的人。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楼主 2011-12-19 21:25:35

    Only in this vector does one see the fish it hooks, a fish less suitable in its free movement to represent what it withholds from our grasp than the intention that tries to bury it in the mass of the pre-text, namely, the reality that is imagined in the ethological schema of the return of need.

    只有在这个方向向量中,我们看到它所钓到的鱼。这条鱼在自由浮动中,跟意图设法要将它掩埋在一大堆本文之前的混沌,换言之,被想象为人类创始之初需求蠢动的真实界,鱼跟这个意图两者同样不适合于代表它所抑制不让我们理解的部份。

    The diachronic function of this anchoring point is to be found in its last term, each term being anticip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thers, and, inversely, sealing their meaning by its retroactive effect.

    这个缝合点在历时性的功用,在它的后一阶段能够被找到,每一个阶段都被预期是其它阶段的建构,倒转时,以追溯的效力封闭它们的意义。

    But the synchronic structure is more hidden, and it is this structure that takes us to the source. It is metaphor in so far as the first attribution is constituted in it—the attribution that promulgates ‘ the dog goes miaw, the cat goes woof-woof, by which the child, by disconnecting the animal from its cry, suddenly raises the sign to the function of the signifier, and reality to the sophistics of signification, and by contempt for verisimilitude, opens up the diversity of objectications of the same thing that have to be verified.

    但是共时性的结构则是更加隐藏,但是我们感到兴趣是这个结构。就动物属性的最初归属是隐喻用法,如表达「狗咪咪,猫吠叫」这样的属性,小孩将动物跟它的叫声拆开,将这个符号提升到意符的功用,而将真实界提升到意义的诡辩,并且漠视僭伪真理的阻挡,将必须要验证的同一件事,展开多样性的诠释。

    雄伯说 拉康「它钓到的鱼」,是指主体在能指化的锁链,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在他1955-1956年发表的「论精神病患」psychoses,拉康描述,虽然所指的意义在能指底下总是滑溜,换句话说,,能指的换喻动作总是取代意义,可是会有某些的「依附点」,意义暂时地被固定。拉康称这个点为「缝合点」。有时也被翻译为「锚定点」,「钮扣点」,或「钮扣关系点」。法文的原意是棉被或傢俱套的缝合钮扣点,避免里面棉絮漏出来。拉康继续发展成为标点的功用。让能指的意义这能指化锁链里被固定。

    后来在1969年,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主体的颠覆与欲望辩证法」 ,拉康引用缝合点来建构欲望图形,以两个动物的交会,组成意义滑动的向量,与主体跨越能指化锁链的反射作用。他使用鱼钩上的鱼的意象。拉康建议,在此是缝合点在运作。而且,这个缝合点拥有两个功用,历时性及同时性功用。

    钮扣的缝合点的历时性功用,能够在句子里被找到。因为句子封闭它的意义,以它最后的术语,每个术语在结构里都由其它的术语所形成。反过来说,以句子的反射作用的效应,会将它们的意义封住。

    但是同时性的结构则是更加隐藏。就是这个同时性的结构引导我们来到开始的地方。这是比喻在它的属性最先被形成的地方。

  • 潭寒

    潭寒 (解放自己,不是放纵自己) 2011-12-19 23:21:18

    谢谢雄伯。

    每天晚上都要做梦,不知道它们想跟我说些什么,我连自己也弄不明白,也不明白这个世界。

    这么冷的天,成都的银杏叶子全黄了,但还是挂在树上,没有风霜可以把它们打下来,它们站在树梢窸窸窣窣摇摇晃晃,像在发抖。傍晚出去买菜的时候,发现一个清洁阿姨用长棍子使劲抽打树枝,叶子全部掉落下来,扫成一堆清理干净,省却每天清扫的麻烦。

    爸爸打电话来,爷爷因为感冒而住院了。爷爷77岁了,奶奶的牙齿也掉得差不多了,冬天对他们来说越来越困难了。离开家以后,每一年回去都发现他们比上一年老了许多,骨头疏松了,皮肤收缩了,眼睛的光也黯淡了。从记事起,他们一直是老人,是慈祥的爷爷奶奶,我成长的那么多年,他们一直那样老,他们并没有变得更老。夏天,爷爷喜欢蒸饭的时候蒸几个辣椒,蘸醋吃,再抿一口自己酿的谷酒,咂巴着嘴唇非常享受的样子,我忍不住也用筷子沾点酒放进嘴里,喉咙却毛焦火辣的,再也不肯试第二回。奶奶用米汤和锅巴和在一起熬成锅巴粥,太香了。在漫天星星的夜晚,奶奶摇着蒲扇给我讲红毛野人的故事,还有一些笑话,引得我哈哈大笑,可惜我都记不住情节了。冬天下雪,雪把门前的晒坪都盖满了,我在屋里烤火,他们会一起动手悄悄堆一个雪人,然后叫我出来看。雪人的眼睛是两块煤炭,鼻子是一块橘子皮。小学几乎每一个假期我都在爷爷奶奶家,初中一周去一次,高中一个月去一次,大学一年去两次,现在一年才能见一面了。记得儿时吃饭,奶奶见我拿筷子拿得很高,就说,这姑娘留不住,以后走得远。他们总是劝爸爸妈妈把我找回去,回长沙,至少近一些,他们心里放心一些。我不肯,我不愿再回去当乖乖女,我希望自由地生活。

    可是,自由又是什么呢?像树叶一样一天天变黄,随风摇弋,随雨飘零,不知道何时被岁月的风雨打落,悲欢苦乐其实都由不得自己。我期望的幸福是每一天都像舞蹈般热烈,可是没有音乐没有舞伴我照样无法起舞,生命的快乐无法自生,生命的快乐只能被唤起。追求生命的快乐让我忘记了亲人的寂寞和恐惧,追求舞蹈的轻盈似乎就可以让我摆脱现实生活的沉重。道长说,那是歧途,是末路,走到尽头便会凋零。

  • 潭寒

    潭寒 (解放自己,不是放纵自己) 2011-12-20 00:50:08

    我愿意不停地诉说回忆,却对眼前的生活哑口无言。回忆给每一个被我记起的瞬间赋予意义,定位它的喜怒哀乐,而眼前,一切都模糊不清,闪烁不定,捕捉起来那么困难。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楼主 2011-12-20 03:22:37

    那就继续诉说吧!你的诉说,像杜拉斯的广岛之恋及情人的诉说一样地优美。你们就在不断地娓娓诉说里让生命实存著。

<前页 1 2 后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986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