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律|很多女性年轻时面对同样的困境:对男性/社会/强权抱有幻想,关注点不在自己身上
来自:墨玉(标准≠规则)
最近和小伙伴聊天才发现这个问题。
也不知道是不是讨好性人格,我发现她跟我很像的一点是,自己做什么事情没做好的时候,就会去想为什么别人都挺好的,而自己不行。
如果失恋了,就羡慕别人有甜甜的爱情。
如果工作不满意,就羡慕别人高薪又离家近。
如果父母对自己一般,就羡慕别人的家庭美满。
这种比较的思维其实非常局限。不是说不能去比较,而是因为缺乏对这个社会整体的基本认知,比较会导致自己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
就是大家默认幸福快乐富足的生活才是常态,每个人都应该有,如果自己没有就会觉得很缺憾,会把注意力放在外界,下意识等待别人给予甚至讨好:为什么只有我得不到?!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有一些是要靠自己努力的,有一些是努力也没有用可以直接放弃的。但是消费主义和资本家故意诱导,营造了一个天堂般的幻象。
就表现而言,有多种方式:
好想找个有钱男人嫁了。
我这么努力工作,领导一定会给我升职加薪吧。
只要我做个好人,就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父母也不容易,我要懂事听话。
我这么美,大家都爱我。
等等。
如果对一个物质规则的社会抱有精神性的期望,那么结果肯定是失望的。意义要自己去赋予,但并不是市面上流行的那种意义。
我认为,女性喜欢比较,渴望得到小范围的优越感,有些喜欢索求,并不是因为女性好逸恶劳好吃懒做,而是因为她们的精神和物质空间被挤压,习得了被动和相对的存在方式。从小到大,一切似乎都是被给予的。行动需要得到允许和认可,思想需要被理解,连外表也成为了被好评的条件之一,没有成为自己主人的环境。
在这个相对的世界里,似乎不需要逻辑和硬通货指标,别人不对自己好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比如,爱,赞美,认可,甚至自我存在感,都要建立在他人给予的反馈基础上。久而久之,一旦得不到,就会自我怀疑,自我惩罚,失衡,甚至歇斯底里,而想不到这样的世界根本不是真实的世界。这些东西原本就不需要别人给。
很多女孩子只想在各领域争第一,获得满足并等待奖赏,却不会伸手抓取一个本来就应该有的东西。她们觉得那不好看。举个例子,c竞是等待被奖赏,而x竞是伸手抓取。考高分是等待奖赏,而竞争里挤兑别人是伸手抓取。
如果女性对社会真实客观的逻辑早点有认知,知道别人对你的好和认可是有条件的,努力换来只是糖而不是正餐,吃多了只会营养不良甚至饿死,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也不会向他人索求了吧。
如果推而广之,还有很多可以写的。比如强者对弱者的压迫,体制对个体的压迫,多数对少数的压迫,都是类似的:先树立一个被奖励的对象,然后所有人都在追逐一个莫须有的标准和莫须有的奖励,在一个模糊的系统里拉踩。这样强者就耗尽了弱者的能量,让他们安于弱者的地位,时间久了,多少给点奖励就沾沾自喜了,没有人再考虑如何跳出这个系统成为真正的强者。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校园单位|我发现领导普遍会对家境好些的同事态度好些 (素僮)
- 自然规律|我们如何和情绪相处 (Aers)
- 社会规律|国人不爱排队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六个夏天)
- 校园单位|我发现很多人不是嘴笨,只是“慢思考模型”(附面... (Billi Autry)
- 社会规律|我发现年轻人的能量好像在降低 (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