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想想十分任重道远惹,而且这世道,光让专业人士在那嘴选手的音综又容易被人说是全自动选秀,糊到不行…… 所以我觉得有嘻哈第一季还挺神奇的,可能是剧本写的好吧,最后还真是厉害的人火,完了节目也火,还带火了哈,就挺不容易
这是我第一次搞内🐟以后真的再也不搞了,不管他买了版权与否 他是否是大厂撑腰 还有里面有没有我喜欢的人 我总觉得他的内核特别落后。估计打击面有点大,当就这样吧。希望你我能早日脱离这种别扭和困扰😂 晚安
我也是第一次搞选秀我的天……太拧巴了但是因为有了pick又跑不掉还经常被嘴你all for music干嘛不去看隔壁(手动笑哭) 我就是隔壁的原创也不咋看得上啊!我还黑老多隔壁的乐队了!我为啥看隔壁!看这个就是为了看不那么纯熟的预备音乐人啊…… 内核特别落后+1,再也不搞了+1 哭嘞
[内容不可见]
刚有人说不了解廖选刘炀,人气低,如果午睡淘汰是廖选人失误。。我就知道这个节目最后做节目的和看节目的都跟音乐不怎么沾边儿了。
二极管就是这样 非黑即白 短时且复读机 他们觉得你说这个不好那你去看那个啊。其实我两个都看 本质是个music nerd 而已😂
哈哈music nerd是真,非此即彼真的绝了,大人全都要
只能说很多人分不清楚主观感受的好听与否与客观事实的编曲合理/技巧娴熟的区别,太多的人喜欢混为一谈了。你跟他说曲子编得好,器乐安排合理,风格元素使用恰当,他说我就觉得不好听,那真的没法聊下去。。。 如果只是主观感受,那不需要任何门槛,但这种感受也就是感受而已,没有专业价值。(当然如果讨论人气这种靠主观感受产生的附加值那就要另说了。) 如果想要客观评价,那肯定是需要门槛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一定的标准,包括各种艺术类也没有例外。没有足够的专业技能知识和广博的音乐储备,一般人最好不要轻易开口。。。
确实,大家发表看法都是主观的,同时非常非常大的可能是因为学识不够而导致的主观。并且最内个的是所有主观评价的人都非常自信的固执己见非黑即白,OK fine💅
dd
虽然我对音乐确实了解不多,但以我做文学和电影批评的经验来说,觉得不空老师说得非常对。其实评价艺术作品的门槛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阅读经验和阅读理解力,阅读经验丰富,理解力强的人能破除“艺术仅限于直观和短暂的享乐”这种普罗大众比较局限的观点,去探讨艺术作品比较深沉,需要时间沉淀才能体现出来的复杂内涵和人文意义。
但我依然觉得乐评也好任何一种艺术作品评论也好,重点都应该放在解读(无论是作品本身的解读还是作品相关的社会文化影响),放在言之有理的辩论,而不是自带优越感毫无自省好像自己说的就一定是真理的diss。像不空老师经常发的较长的乐评,才叫解读;这个组里大部分人也不详细阐述理由也不给人辩论的机会的,就是随口贴标签随口diss。只能说鉴赏门槛不是用来装逼的工具
给空大大dd
ddddd希望各位评价胡宇桐拉胯/车祸的时候能看看这个帖子再说配不配评价专业上的东西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