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油好男儿》和《舞林大会》的节目策划
新社
从顺应心理定势 到打破心理定势 ——浅谈《加油好男儿》和《舞林大会》的节目策划 摘要: 兵家言:知彼知已,方能百战不殆。一个新产品的生产,一个新节目的策划播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研究彼此的过程。正当《超级女声》的平民浪潮席卷全国,作为电视战线上排头兵的上海文广,也受到平民经济的洗礼,《加油好男儿》试图在跟风中把握新的定位。电视是面向观众的,观众是节目的消费者,怎样才能满足,怎样才能适应观众的需求,是摆在每个电视节目制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研究受众的心理定势,这既是提高电视宣传工作的质量,也是切实提高收听收视率的需要。2006年下半年,《舞林大会》的推出,打破受众平民追求的心理定势,收到了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受众心理定势 电视节目 “顾客是上帝,顾客就是一切”,我们经常可以从不同的商家那里听到这句话。因为商家知道,他们的产品要想销售出去,获得利润,就得依靠他们的受众,于是他们总是绞尽脑汁去迎合、去满足受众的需求。当然,这句话在媒介产业化后的今天,也成了媒介发展的至理名言。受众(广告商与普通观众)在传媒产业中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本文从受众的心理定势角度出发,讨论一下把握受众的心理定势对于电视栏目发展的重要性。 -、受众心理定势的概念 什么叫心理定势呢?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它是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意识不到,又称心向。心理定势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 注意定势指观察者准备接受特定信息的状态。比如,认真的学生在上课时,总会拿出笔记本,眼睛盯着老师。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观众,会不自觉的准备零食。 知觉定势指人们按照期望和背景而不是按照实际物理刺激去感知刺激。为什么美国的电视新闻播报员都是一些成熟的,有丰富阅历的中年男子,这是因为大多数的美国观众认为,他们更值得信赖,更诚实。之所以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是按照他们的期望与背景来理解的。 问题解决定势则指心理定势对思维活动的影响。就是说,某人在成功的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如果再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他会按照原来的思维习惯,去解决这个问题。 2005年,在全国掀起《超级女生》的平民化热潮,即是观众知觉定势的表现。观众以平民心态看电视,期望电视节目中的人和事接近生活亲近生活,因此当他们看到这档节目中唱歌的是五音不全、着装随意的人,会觉得亲切,而不会按照实际物理感官体会对“菊花姐姐”丢鸡蛋。 2006年,上海文广的《加油好男儿》的推出,是电视制作者的问题解决定势,追随全国风行的平民心理。 二、不同背景的受众受不同定势的支配 受众是指我们的传播对象,它包括社会各阶层的人士。每个人都会因为先前经验;自身的需要和动机;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情绪和心境;人格、旨趣和文化修养不同,而形成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定势。比如,外国人,在听到赞美之词时,一般会很开心,而有礼貌的回答:“谢谢”,而中国人,在听到赞美之词时,也会很开心,而有礼貌的回答:“我不行”、“哪里哪里”,这就是一个民族的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正因为如此,不同的受众在选择信息内容时,会根据自己的心理定势来选择,而忽略其它信息。 湖南是个不富裕的省份,大家看电视的审美趣味多抱着娱乐的心态,没有太多更高的心理期待和文化诉求。加上八年来湖南卫视打造“快乐电视”的推波助澜,巩固并加强了湖南电视观众的娱乐心态。《超级女声》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正好顺应了观众的平民心态。 上海是中国的时尚之都。跟风节目《加油好男儿》的推出,即把握住了本地电视观众追求时尚的心态。而2006年下半年创收视率新高的《舞林大会》,也顺应了上海滩30年代以来“夜上海”跳国标舞之风盛行的华丽文化。 三、准确地迎合受众心理定势会引发信息传播的理想效应 大多数的电视受众都把电视看作是消遣,获得娱乐的工具。如果电视台播放的满是严肃,说教的节目,无疑会让受众反感。湖南卫视的节目内容,即一向以迎合受众求轻松的心里来安排。 “超女”型选秀节目在2006年的风行,固然是其商业运作模式的成功值得效法,而受众对电视不应脱离生活的心理诉求,更是电视台考虑的深层因素。超级宝宝,超级男声,超级宠物,超级教师等等,大力发扬毛主席教导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精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节目。上海文广从本地青年走在时尚前沿这一实际出发,做出《加油好男儿》的节目策划,既不脱离潮流,更可得到本地青年的积极响应,正是准确地迎合受众心理定势所得到的理想效应。 四、根据需要,可以通过信息传播使受众的心理定势朝着定方向流变 受众的心理定势虽然由于人格以及知识系统的稳定性,而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但另一方面,主体总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更多新知识,积累新的经验,则会导致定势潜移默化地改变。因此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媒介传播者也应该发挥其在传播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它是可以促成受众产生心理定势的改变。也就是说媒介传播的信息可以构建社会中人的思想与知识结构的作用。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教授向一群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店去买钉子,先用左手做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指放在柜台上,右手做锤钉状。售货员递过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指持钉状的左手,售货员终于拿对了,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 “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盲人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获得剪刀”教授提问。 “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剪布的模样就可以。”同学们回答。 教授微笑着说“其实,盲人只需用口就一声就行了” 这两种答案都没错,只是学生的思维陷入了“比手势”的心理定势面无法跳出来。其实,这里学生的思维定势是由教授引导的。如果没有聋哑人的出现,那位教授只是问到盲人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他想要的东西,那么学生很可能会跟那位教授回答的一样。教授一开始就给学生设了一个套,让学生按照他的想法,形成他想要的心理定势。 在《加油好男儿》收到良好收视效果与经济效益后,上海文广趁胜再次打造出《舞林大会》这一热档节目。当全国各地还沉浸在平民化心态时,上海文广深刻洞悉了受众也喜欢明星这一心理,打造出了以明星为主角的赛舞节目《舞林大会》。这次出奇不意,打破受众心理定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事实证明,自《舞林大会》开播以来,收视率一度达到2.9%之高,直逼春晚。 总之,受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群体,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存在着共同追求信息平等关系的趋向,要想吸引他们的眼球,电视栏目策划者要不断的创新思维,顺应受众的心理定势,或者打破他们的心理定势,使他们的心理定势向着特定的方向流变。《加油好男儿》看似顺应受众心理定势,实际上亦迎领了一股时尚的潮流,与“超女”可比是两朵奇葩。而《舞林大会》看似打破受众心理定势,实际上亦符合受众深层的心理需求。这一次“顺应”,一次“打破”,都是上海文广在做足了市场调查,充分洞悉受众心理的基础上,做出的巧妙的节目布局,最终取得成功的收视成绩与经济效益。上海文广电视人在策划节目时对受众心理定势的成功把握,值得我们玩味和借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時尚名人 占星點評 Guccio Gucci(古奇欧·古奇) (伊卡洛斯)
- 浅谈《加油好男儿》和《舞林大会》的节目策划 (新社)
- 浅谈四川卫视《黄金30分》 (东区)
- 四川卫视故事频道产业链构成研究 (东区)
- 選題議案:相對論 (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