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读书笔记导图分享(一)
来自:楠悦读(分享读书笔记及思维导图。)
本文字数5631,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原则》。
瑞·达利欧,桥水基金创始人,“投资界的乔布斯”。他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也曾经入选《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目前,桥水基金已经超越金融大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成为历史上最赚钱的对冲基金,也是世界上当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
达利欧在本书中分享了自己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则。大大小小的原则加起来有几百条,内容涵盖为人处世和公司管理两大方面,浓缩了达利欧的人生智慧和管理哲学。
本书可谓是一本经典中的经典,我们通过学习本书将会学习到很多的人生智慧,因此,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书中的内容较多,我会分开总结书中的精华,今天分享的是生活的原则 ,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本书的创作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达利欧会记录一些投资方面的心得,因为做投资的不确定性很大,经常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
他后来发现,与其每次碰到新情况手忙脚乱,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总结一下,是不是可以针对同一类型的情况和问题,总结出某种行为准则,来应对每次遇到的新问题。达利欧开始做投资后,会把每一笔投资的交易逻辑记录下来,然后总结规律,提炼投资规则和标准,为以后的交易做准备。
这本书的精髓:要想达成目标,最重要的是拥有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用绝对理性的态度来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01拥抱现实,应对现实
生活原则这一部分包含了很多小原则,核心内容就是如何用绝对理性的态度去认识这个世界,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真正地面对现实。
1、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
作者指出理解现实,接受现实,处理现实问题,既是务实的,也是美妙的。包括严酷的现实,并开始鄙视不现实的理想主义。
当然实现梦想是很重要的,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实现梦想。追求梦想让生活有了韵味。要强调的是,创造伟大事物的人不是空想者,而是彻底地扎根于现实。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将帮助你明智地选择自己的梦想并实现它。
梦想+现实+决心=成功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决定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成功,并选择实现它的路径。
2、观察自然,学习现实规律
不要固守对事物“应该”是什么样的看法,这将使我们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不要让偏见阻碍我们保持客观。想要取得好结果,我们需要冷静而不是情绪化。
3、 从更高的层次俯视机器
人生是需要规划的,有规划与没有规划的人生是大不相同的,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必须站到更高的维度去思考设计基于蓝图效应的规划,去塑造自己理想的人生。
这个原则可以更好的帮助我理解意识和潜意识,理性和感性的关系,不要被感性的自己轻易打败,让大脑不要轻易的被情绪所控,就会抽离出来,去检视自己的不足。
作者说不管你设计得有多好,你的机器总会出问题,打开机器盖子来诊断其根源。如果不能从更高的视角看待机器,并且看到所有部件的情况,以及如何协同运作,你一定诊断不出问题,失去潜在可能。要把结果和目标进行对照,其进行评估。
我们要思考自己追求的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特性。不管自己的特性是什么,总是有很多条道路适合,所以不要固守一条道路。如果一条特定的道路走不通,你只需要找到另一条适合自己特性的好道路。
大多数人缺乏用勇气克服自身弱点,无法做出改变和做出抉择 ,归根到底,我们要做的是五项抉择:
1.不要混淆你的愿望和事实。
2.不要为自身形象担心,只需关心能不能实现你的目标。
3.不要过于重视直接结果而忽视后续、再后续的结果。
4.不要让痛苦妨碍进步。
5.不要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于任何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02实现人生愿望的五步流程法
为了更理性地思考和行动,达利欧总结了“达成目标的五个步骤”。他认为不论想要达成什么目标,都要经过五个步骤,分别是:设定目标、认识问题、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和执行解决方案。
1、设定目标
a.排列优先顺序。
尽管你几乎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但你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所有东西。
b.不要混淆目标和欲望。
合理的目标是你真正需要实现的东西,欲望则是你想要但会阻止你实现目标的东西。欲望通常是直接结果。
例如,你的目标也许是体形健美,而你的欲望是吃好吃但不健康的食物。假如你想成为一个整天吃零食、看电视的人,那也可以。你的目标你自己定。但如果你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最好不要打开那包薯片。
c.调和你的目标和欲望。
明确你在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东西。以激情为例。没有激情的生活枯燥乏味,你不会愿意过,但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自己的激情。
是让激情消耗你,驱使你做出不理性的行为,还是你驾驭激情,从而得到动力来追求你真正的目标?如果你把欲望和目标这两个层面都处理好,你最终就能得到充实。
d.不要把成功的装饰误认为成功本身。
有追求成就的方向感是很重要的。有的人痴迷于一双1200美元的鞋或一辆时髦的汽车,这样的人很少会感到快乐,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而也不知道什么能满足他们。
e.永远不要因为你觉得某个目标无法实现就否决它。
你要放心大胆地去做。总有一条最好的道路,你要做的是找到它,鼓起勇气沿着它前进。
2、认识问题
a.把令人痛苦的问题视为考验你的潜在进步机会。
刚开始会很痛苦,但是我们必须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来 ,因为成功人士必须这么做。
b.不要逃避问题,因为问题根植于看起来并不美好的残酷现实。
承认自己的弱点 ,当问题的原因是自身缺乏某种天赋或技能时,大多数人会感到羞愧。要克服这种羞愧。承认你的弱点并不是向弱点投降,而是克服弱点的第一步。
c.要精准地找到问题所在。
应该找准问题,因为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问题的原因是技能不足,你也许应当再多练习;如果问题的原因是某种固有的弱点,你也许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或者改变你扮演的角色。
比如,如果你不擅长会计事务,就聘请一个会计。如果问题的原因是某个其他人的弱点,那么必要时就用擅长的人替换他。事情就是这样。
d.不要把问题的某个原因误认为问题本身。
“我无法得到充足的睡眠”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潜在原因(或者可能是问题的结果)。为了清晰地思考,你应该先确认不良的结果是什么。
比如“我的工作表现很差劲”。这个问题也许是睡眠不足造成的,也许是别的因素造成的,但为了确定这一点,你必须清楚地知道问题是什么。
e.区分大问题和小问题。
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确保你正将其用于探寻大问题,即一旦解决便能带来最大回报的问题。但同时,留出足够多的时间来探寻小问题,以确保这些小问题不是更大问题的征兆。
f.找出一个问题之后,不要容忍问题。
必须养成一种对任何性质的恶习都绝不容忍的习惯,无论其是重是轻。
3、诊断问题
a.先把问题是什么弄明白,再决定怎么做。
一瞬间就确定一个严峻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战略思考既需要诊断也需要规划。一次良好的诊断通常需要15—60分钟,取决于诊断的效率和问题的复杂性。你需要与合适的人交流,一起分析证据,以确定根本原因。
b.区分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通常是导致问题的行动(或不行动),通常用动词描述(我因为没有查列车时刻表而错过了火车)。根本原因是更深层的原因,通常用形容词描述(我因为健忘而没有查列车时刻表)。只有消除根本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此你必须区分症状和疾病本身。
c.认识到了解人(包括你自己)的特性,有助于对其形成合理预期。
如果想让周围的人都拥有你想要的特性,就必须克服自己的犹豫不决,对人做出评估。这也适用于你自己。
4、设计解决方案
a.前进之前先回顾。
回顾一下在你到达现在所处的位置之前,你经历过什么(或做过什么),然后设想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你和其他人未来应该怎么做。
b.把你的问题看作一部机器产生的一系列结果。
通过俯视你的机器并思考如何改变这部机器以创造更好的结果来从事更高层次的思考。
c.谨记实现你的目标通常有很多途径。
只需要找出一条有效途径。
d.把你的方案设想为一个电影剧本,然后循序渐进地思考由谁来做什么事。
先草拟一个大概的方案(如“招聘到人才”),然后改进。
e.把你的方案写下来,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并对照方案执行。
方案中应当巨细靡遗地写明谁在何时完成什么任务。任务、方案和目标是不同的,不要将其混淆。谨记,任务是方案和目标之间的纽带。
f.规划一个好方案不一定需要很多时间。
草拟和完善一个方案,可以用短短几个小时,也可以用几天甚至几周,但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确保你将做的事是有效的。太多人犯的错误是,一心想着执行,所以几乎不花时间来规划。谨记:规划先于行动!
5、执行解决方案
a.规划做得再好,不执行也无济于事。
需要坚定地执行方案,这需要严格遵守方案的自律。应当时刻谨记任务及其意在实现的目标之间的联系。当觉得看不清其间的联系时,就暂停一下,问问自己为什么看不清。
b.良好工作习惯的重要性常被大大低估。
成功执行方案的人都拥有合理排序的应做事项列表,并确保每一项都有井然有序的标记。
c.建立清晰的衡量标准来确保你在严格执行方案。
理想的做法是让其他人客观评估并报告你的进度。如果你未能实现目标,这就是另一个需要诊断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成功、有创造力的人士都不善于执行,他们因和高度可信赖的任务执行者建立互助互利的关系而取得了成功。
这五步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到第二步认识问题就推进不下去了,没法正确地认识问题。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达利欧分析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每个人都有盲点。不同人看问题的视角都不一样。我们惯有的思维模式,可能会让我们没办法准确地认识和判断形势。另一方面,人的天性是傲慢与自负的,有的人观点受到了挑战,首先想到的不是承认错误,而是先给自己辩解,甚至连辩解都做不到,直接就生气了。
03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达利欧认为人类最大的悲剧,就是傲慢与自负,害我们带着错误的观点去做事,还不愿意接受质疑。那么,这样的悲剧是怎么产生的呢?
神经科学家说,这与大脑的运行机制有关。我们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特别想知道我们错在哪里,喜欢看到我们的弱点,以便我们能够得到进化,做得更好。
大脑中的另一部分,把真实的评价和批评,当成了攻击,拼命采取各种防御机制,让自己免于受到攻击。换句话说,在你的头脑中有两个“你”,一个是理智的你,一个是情绪化的你,两者总是在相互作对,都在争夺对你的控制权。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让理性的“你”占上风,去克服傲慢与自负,避开盲区呢?
那就是,保持极度开放的态度,承认自己有盲点、有缺陷。达利欧交往过无数精英人士,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但是这些人聪明就聪明在,他们在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批评时,能够保持极度的开放,并且十分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存在盲点,哪里存在缺陷,从而不断进化自己。
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1、对于快速学习和有效改变而言,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是价值无限的。
我们做出决定,通过决定看到结果,然后理解现实。因为这能让自己和其他人无比清晰地看到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而不会产生误解。
你的头脑越开放,就越不会自欺,其他人也就越会给你诚实的反馈。如果他们是“可信”的人,你就会从他们那里受益良多。
2、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为你的障碍。
学着做到极度透明,就像学习如何公开发言一样:一开始你会难堪,但你练得越多,你就越能应付自如。这样做还会让我和其他人相互理解,与彼此不理解相比,这更有效而且更让人快乐。减少彼此的误解,提升自己的决策和人际关系。
3、拥抱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将带来更有意义的工作和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当然,要做到“极度的开放”也不容易,达利欧也说过,多数人通常要18个月才能习惯这样的运作方式。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比如在面对家人、朋友,或者任何其他人时,开诚布公地交流想法,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判断和选择。你会发现,极度开放和坦诚的情况下,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这样达成的结果,会比自己一个人想出的想法要好。
如何克服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
1、奉行头脑极度开放。
2、领会并感激: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
3、和可信的、愿意表达分歧的人一起审视你的观点。
4、 识别你应当注意的头脑封闭和头脑开放的不同迹象。
除了保持极度开放,达利欧认为,我们也应该主动用科学而理性的方式去对待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动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理性的总结。
例如:
如果你问一个人,你每天上下班一共要花多长时间,大多数人都会说“四十多分钟”,或者“大约一小时”,但是很少有人会把每天上下班的时间记录下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个精确的平均上下班时间,以及在上下班的过程中最长花了多少时间,最短花了多少时间。如果你能准确地记录,用这种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你对生活的掌控感会提高不止一个层次。
04学习如何有效决策
用系统化、可复制的方式,把所有的决策做好,同时还能以非常清晰、准确的方式描述决策程序,从而让处在同样情况下的任何人,都能做出同样的高质量决策。
对于决策作者提出了“可信度加权”的方法,和高度可信、愿意表达深思熟虑的分歧的人交流,能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改进决策质量。
比如,我们判断时要征求你和其他一个人的意见,如果同样的事情,你三次都做对了,而另一个人只做对了一次,你这次的判断权重就比那个人高几倍。 通过这个方法形成一个做决策的逻辑,那就是从思考,到原则,然后变成算法,并逐渐地从个人的决策判断,变成了系统化、可重复的决策机制。
为了做好这一点,必须避免以下常见失误:
(1)不合逻辑地高估自己的可信度;
(2)不区分可信度不同的人。
为了拥有最好的生活,我们必须知道最好的决策是什么;有勇气做出最好的决策。《原则》这本书的生活原则就分享这么多 。
最后的话:
达利欧在《原则》这本书里,建议我们过“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
学会更高层次的思考;
掌握五步流程方法,特别注意从问题错误中学习;
做到极度的头脑开放;
形成系统化、可复制的决策机制。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手机使用时长记录 (没想好叫啥)
- 勇敢的说出自己的需求 (豆友IDaSTsxlv8)
- 那我就记录刷题吧 (安稳)
- 开始重新做读书公众号了 (No.3尔 real)
- 用AI蒸了个考试计划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