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书》
来自:k1973
印刷出版:http://epochtext.com/gb/gb_202.php 虚拟出版:http://www.sinologic.com/persimmon/yinxiang/yinxiang.html ---- 出 版 纪 要 ---- 「印象书」,是一本无关旅行的新式空间书写。实景在书中被刻意模糊,为的是凸显真正的主题:变迁的四地人文风景。书中的四个地点:台北、柏克莱、大陆、香港,成为变焦中的这个城市、这个地方、那个地方和那个城市。「印象书」的地名舍去是为了将作者和地方的关系私人化,用距离个人世界的远近来指示与地点的亲密程度,然後将眼睛多年来每日接触的纷乱现象,从构造城市元素的实体----如柏克莱的咖啡馆、香港的流行店、面貌百变的台北,到文化现象----如现代社会对叁十年代的怀旧风、消费文化的迷思,经过联想与分析,理出一套面对变化环境的解释。 这是一部多年来的私人生活阅历,也是现象解读;是文化批评,也是深刻的自我批评。作者的文字精简活力,写作的态度在严谨中语带诙谐;时时寻求观察客观,却又无谓放任主观。这本书从文字到图片,整体反映了作者的视野与观点,如同本书封面的影像处理,从苏州怡园曲折石桥,接往上海和平饭店长廊,然後折进台北永康街街景,在在反映出一种个人经历漫长的时空移动与交织,所造就出不同一般「纯粹旅游」记录行脚的另一种城市风貌与深切体验。从文字、图版到整体设计的精心生动,令人隐约感受到四个地方的气氛:柏克莱的冬阳,外滩的夏夜清风,中国的人来人往,还有与世界擦身转换中,一点点静静的清幽与愁。 在书页中,作者曾写下如此一段:「在变质的世界东张西望,没人告诉我怎麽回事又为什麽,乾脆把看来的现象,听来的话,巧手泡制成主观扭曲夸张,深刻磨损游戏印象书,慰藉忐忑之心。」也许这正是每一个流动之人的真心写照。世界总是那样突如其来,刹那矗立跟前,让人只能冷眼相对任凭眼前游荡;对於移动的人们来说,当记忆向身後快速消逝,懵懂之中,「世界」也许就只剩下这个城市,那个城市;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唐初的花瓣 (ayrtbh)
- 炒粉族!? (k1973)
- Idoru 阿伊朵已正式出版 (k1973)
- 大陆地区已可买到《阿伊朵》 (Lawrence Li)
- William Gibson 官方站讨论版上的 FAQ(Gibson 亲笔) (Lawrence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