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Eve
来自: Eve (郑州) 2018-06-19 19:19:07创建   2018-06-19 19:19:07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向简 756人喜欢
【作者随园故人,任何部分或整体地图文转载,请注明出处与豆瓣链接,直接挪用将被追究!】 洪常秀是一位行吟哲人,一个安静的观察者;一个懂音乐的、准确表达的人;一个精通于表象、又深谙情事本质的探险者,通悉用画面复制现实、又善于总结现实,寄高调于低调、寓质问于平缓中的艺术家。 他的电影,多一部不多,少一部不少,看着玩,别着急,总是蜉蝣人生的涓涓细流,与其说是乐不思蜀地苟且,不如说是明知故犯的痛苦,谁又那么伟大呢。扣人心弦的故事片是去掉了平淡无奇的生活后的精彩,后劲十足的洪尚秀电影是用平淡无奇的生活排列出...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叭卦我最懂 2145人喜欢
這世界這樣愛他,他本可以憑天生俊美的外表和優雅的社交手段輕易混的風生水起,然而他只是疏離,必需時才出現在大眾視線里,更多時候像個普通人一樣活的自由自在,沒人知道他在哪,像飛鳥找尋無限廣闊的天地~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眠去 4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杨炸炸 1602人喜欢
我不确定你能否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只是用镜头记录了发生在青春里的一些; 《It's nothing at all》又《Beijing Youth》画册预售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4019108463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Adieudusk 9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捉摸透了姑娘. 2756人喜欢
他的才情,你真的懂么:http://www.jmwmw.com/c/2004/12/31/05/c_476074.shtml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Adieudusk 59人喜欢
艺术家 我憎恶“艺术家”这个词,而且发现“创造”这个词太多被那些自称为艺术家的人使用。——狂妄自负。在丁丁历险记里,我发现很强有趣的是哈达克船长最凶的咒骂总是:“艺术家!”就像毕加索曾经说的:“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对我来说, 我只愿简单地叫我自己一个手艺人。 艺术家同义于个人主义以及对一个人的个性的主张,当今社会两个主导的观念。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波兰画家问,“人必须做什么才能画?”我回答说第一要做的...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玛可塔 213人喜欢
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心情/表情?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X 470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十永 239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十永 456人喜欢
尋常裡的那些瑣碎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十永 196人喜欢
一年時間的塗鴉紀錄 / 2000-2001年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十永 41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宋捷 10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蕾蕾子 1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夏小树 67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Daniel 1134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1626 1人喜欢
时尚品牌利用艺术家的影响力抓人眼球的同时,从而紧紧套牢那些无论是对时尚还是艺术,嗅觉都无比灵敏的高消费群体,而艺术家轻而易举的复制了自己的“DNA”和“风格”再兜售给品牌,并借力时尚品牌全球化效应,在自己尚有于热之时推广自己,还能赚个盆满钵满。 2013...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熊猫爷爷 1912人喜欢
为自己屯一个搭配册子,年纪大了越来越健忘,提醒下自己(照片均来自于网络)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不知名 13人喜欢
上连接 http://www.refinery29.com/2013/04/45782/patti-smith-advice-...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32 3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Eve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