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ZJJ
来自: ZJJ (New York City) 2018-06-19 19:10:32创建   2022-06-27 21:25:51更新
来自:豆瓣相册
风土研究室 9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小鹿想念书 257人喜欢
A written statement of purpose is a standard requirement for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 It is a tool for the faculty on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committees to assess the knowledge, experience, motivation, intellectual maturity and readiness of applicants to pursue graduate education at their institution. The statement of purpose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process...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902人喜欢
1962年出生的法国人。1981年移居以色列。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crusader 80人喜欢
A Modernity Never Slumbering By presenting the archives and mock-ups of a few built projects by architects Da-Hong Wang and Jizhong Feng, the exhibition “Modernism Revisited: A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of Jizhong Feng and Da-Hong Wang” attempts ...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魚山飯寬 2757人喜欢
彼之幻境,可窺吾園。(2014~2020)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豆瓣酱克洛伊 4990人喜欢
版权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烧飞 66人喜欢
1980年第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过去的呈现”中最主要的展览:Strada Novissima(主街),这是一组由二十个7×9.5米大小的建筑立面所组成的长达70米人工布景,每组立面由一位建筑师负责设计。立面背后是每个建筑师的作品展。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风独 1129人喜欢
一年前,导师跟我说:“论文不知道怎么开始,那就去建模吧……”。一年后,我还是不懂得写论文,于是他放弃了我……orz……(剖切图为原创,请勿盗图)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远古超萌武士 109人喜欢
[关于艺术史的废话] 来威尼斯之前,我刚刚明白了关于“风格”和“设计”的区别。越来越明白,那些关于年代,细部,特征,创作意图的观察虽然是指向历史的,是为了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重构过去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和设计关系不大,但这些是训练眼力的必经之路,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Tyger Tyger 10人喜欢
听“上海地主”讲故事 汤惟杰 (原载《新民晚报》2014年11月5日 A30版 http://xinmin.news365.com.cn/ygb/201411/t20141105_1411461.html 报纸略有删节,这里是完整版。) 对我们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这辈人,上海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电影里头的慢动作。我们穿街走巷...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218人喜欢
© huqindi - 最近或者以前 - /版权在hu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ldf 21人喜欢
The Bus (1978),by Paul Kirchner,脑洞大开 Paul Kirchner‘s comic strip ‘The Bus’ was published in 1978 and appeared regularly on Heavy Metal Magazine for seven years.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Atelier Z+ 1人喜欢
也许真的不只是高大上的建筑才是社会的主流,那些不起眼但更贴近人生活的建筑可能才更为动人。 --------------------------------------------------------------------- 月圆乐园游记 朱旭栋 由于参展建筑师中有三位先后是自己老师的缘故,一直对这次“剩余价值”环保艺术展满怀期待,终于在10月21号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前往了陆家嘴中心绿地,感受了各位建筑师对于废弃材料的二次利用,特别是张斌老师对于废旧轮胎再利用的设计...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tritu 17人喜欢
【原文发表于《建筑学报》2014年第8期,是写给《建筑文化研究》的编者胡恒的。可是,阴差阳错,张早、刘可和我——我们三人联写的完整的版本没有发表,所以这只是我写的那部分。】 ———————————————————————— 其实,身为编者,胡恒本人对文集所收的篇章早已做过逐一评论,尽在《卷首语》中。文集主干的三篇个案,他的评论或浓妆或淡抹,表现的内外有别。对自己的文章,他谈的多,诚恳且自负;对徐明松评...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犯罪心理研究 287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ldf 67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正恩诺维奇 59人喜欢
張子いろいろ 合羽刷筆彩 1972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Tyger Tyger 2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Sophie 1452人喜欢
当然事物是存在的,但是没有它们自己本身的意义。如我们所加诸于它们身上的,我们只能知道杯子是杯子,树是树。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ZJJ 55人喜欢
金贝尔方案模型(Spring 1967 - Fall 1968)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流枢设计 93人喜欢
2014年9月24日,我参加了KK老师的周三研一同学读书会。很开心。还新认识了很多小朋友^ ^ 专业读书会针对不同的同学,结合不同的目的,可以有很多种形式,KK老师的读书会主要针对研一的同学,一般是通过阅读一座具体的建筑案例,去了解和学习某一个建筑师的建筑设计过...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石头摇篮 1542人喜欢
6 岁小儿麻痹留下残疾;18 岁遭遇严重车祸。至少经历32 次手术,失去右腿。她在画里倾诉她的破碎,约200 幅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自画像。传记影片《弗里达》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28165/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盘瑟俚 276人喜欢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48 49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ZJJ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