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习

无一
来自: 无一 (北京) 2013-10-23 09:32:29创建   2014-07-26 10:31:23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Pamir 5629人喜欢
【2014.08.17声明】未经过本人同意,随便到处转载的,有署名的、不署名的、署成他人名的,麻烦您立刻撤了,目前没授权给过任何人转载。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本人。 尤其是以“掌上北京”为代表的微信平台,擅自配图,声称“一个所谓贴子既然图片不是自己本人原创,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lisa 0人喜欢
凭着现场笔记,和后来回忆整理了一下当天严歌苓与观众问答环节中,自己比较有感触的几个问题。 因为现场时不乏一些问题和回答有重复性,在这里也做了整合,就不重复记录了。 1、怎样看待同性恋的问题? 答:有一次我也是出去做讲座,下面有观众直接站起来问我:“你是女同志吗?”我还特别奇怪就答:“难道我是男同志吗?”那是因为我在国外长期居住,还不知道国内有这样的称呼。 我认为没有必要这么在意性别问题,当时我在部队...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微杂志 215人喜欢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只读了一半你就说没时间了,说明你已经是个“茫”人了。 如果你看完了,你觉得这篇文章只是讲讲大道理,说明你的人生阅历还不够,需要你...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慕容素衣 818人喜欢
最近在重读张爱玲的书,所以索性多记几篇和她有关的读书笔记,这篇是有关她和胡兰成的。 我是先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后来再读张爱玲的《小团圆》的。《今生今世》和《小团圆》最好是放在一起读,不妨当成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对照记。两相对照,真是令人感叹,明明是同样的一段故事,在两人的笔下却几乎完全不是一个味道。 《今生今世》花团锦簇,胡兰成用天花乱坠的一支笔写就了他和张爱玲的那段上海往事,当时上海恰逢战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微杂志 29人喜欢
老实说我孤陋寡闻,直到前一阵看了闫红老师的某篇文章,才知道亦舒是张爱玲的粉丝。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亦舒是鲁迅的铁杆,且不说她曾经用鲁迅笔下的涓生和子君做小说主角名,单看文风就知道,短句子写得那么狠辣漂亮,一看就明白深得迅翁真传。 我很难将亦舒和张爱玲...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浅色工坊 91人喜欢
曾经有个朋友说过,当一个三十岁的女人企图保持她的单身状态时,全世界就都站在了她的对面——这个世界对于“剩女”充满了恶毒的猜度,这是一种比失婚妇人更令人不谅解的状态。在号称自由和多元化的现代尚且如此,更何况八百多年前的管道昇。 管家的这位小女儿直到二...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无一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