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ian&nokia

kikyoulzg
来自: kikyoulzg 2023-01-15 08:52:18创建   2023-09-10 10:01:58更新
纵观诺基亚从06年到11年的种种动作,本质上是为了改进(或代替)Symbian,弥补软硬件上和竞争阵营手机的差距。我们不妨看看,这一路上,曾经的巨人诺基亚和它的塞班是在哪些坑里翻了跟头。

第一个坑当属落后的触摸屏支持。

2007 年,将触摸操作演绎得行云流水的 iPhone 横空出世。在 iPhone 面前,以键盘为主要交互方式的 Symbian S60V3 系统显得落伍了。

带着 “触摸要有笔” 的思维,诺基亚也开始推出全触摸的智能手机,没错,就是 S60V5 的机型,而最初的几款,不出意外的都带有手写笔。

Symbian 本身不支持触摸,塞班公司虽然为诺基亚全资,但仍旧是独立运作。“只有 S60 团队是诺基亚自己的,这个团队 Hack 了 Symbian 才实现了触摸。” 所以,有人说 Symbian S60V5 是 S60V3 硬加上了触摸,也不是没有道理。

2008 年诺基亚推出第一款全触屏手机 5800 XpressMusic 开始,诺基亚一连发布了多款触屏手机,甚至包括一台旗舰机型 N97,但它们无一例外均采用单点触控的电阻屏。

据说,诺基亚坚持使用电阻屏的原因在于中国。作为诺基亚最重要的市场,中国区的意见对于诺基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在与中国区沟通后,得到的反馈是 “触摸屏必须要触控笔才能写汉字”,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诺基亚的全球规划里干脆没有电容屏。

第二个坑是系统开发难度大

诺基亚经常被嘲讽是“科技以换壳为本”,在S60V5时代,这种嘲讽尤甚。在不少发烧友看来,卖四五千的N97与卖一两千的5230除了多个侧滑全键盘,并没有本质不同,一样的处理器、一样的屏幕分辨率。

但实际上,有前诺基亚员工对媒体说过Symbian的臃肿让每个手机都得重新开发,远不是简简单单的换个壳。更严重的是,一个产品做的Symbian更新和修复,很可能另一个产品没法利用还得重新开发。Symbian从诺基亚的看门利器成为了累赘。

第三个坑,应用商店不给力。

2007 年 8 月 29 日,诺基亚在伦敦举行 Go Play 发布会,成立 Ovi 品牌。

“Ovi” 是芬兰语中 “门” 的意思,诺基亚当时打算以 Ovi 品牌进军互联网服务业务。为了打造 Ovi,诺基亚斥巨资先后收购 Starfish Software、Intellisync、NAVTEQ、Gate5、Plazes 等公司,其中仅收购 NAVTEQ 就耗资 81 亿美元。

而后 2009 年基于 Ovi 品牌,诺基亚推出了 Ovi Store。当时的 Ovi Store 真的担起 “门” 这个含义,可以说包含了用户所能用到的所有服务——音乐、游戏、视频、地图,当然还有应用。

悲哀的是诺基亚负责 Ovi 战略的高管,这位本该负责开发 Ovi 服务潜力的老兄并不清楚这份差事是怎么一回事儿。Ovi 的开发外包给了两个伦敦的营销和设计机构。

无论从用户还是开发者的角度来看,Ovi的诱惑都远不及苹果和安卓的应用商店。并不友好的开发平台、臃肿的代码、盗版泛滥,而最严重的还要数让无数个人或小团队望而却步的签名收费机制。当时开发者想登陆 Ovi 商店需要对软件签名并经过审核,而这一操作每一次都要上百欧元,并且每次审核只反馈一个问题,往往一个软件上架前需要反复几次,投入几千人民币。

很难想象,一个开发者不友好的平台要怎么提供优质的应用给它的用户。

最后的坑是塞班过去太过优秀,以至于诺基亚内部没有任何能彻底革命它的力量存在,连Anssi力挺的MeeGo也不行。
来自:豆瓣读书
(7人评价)
作者: 海柯(Haikio Martti)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3-9
评语:2000年之前的诺基亚历史也值得了解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6 (85人评价)
作者: [芬]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 / [芬]哈利·沙库马(Harri Saukkomaa) / Jorma Ollila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5
评语:约玛·奥利拉,一个诺基亚巅峰时期的开创者和掌舵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8 (94人评价)
作者: [芬]李思拓(Risto Siilasmaa) / [美]凯瑟琳•弗雷德曼 (Catherine Fredman)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16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David Wood
出版社: John Wiley & Sons
出版年: 2005-09-02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Martin Tasker / Jonathan Dixon / Mark Shackman / Tim Richardson / John Forrest
出版社: Peer Information
出版年: 2000-02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8 (16人评价)
作者: 斯蒂克伯里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6-3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斯蒂克伯里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2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9-5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9-2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人评价)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1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年: 2010-8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Pankaj Nathani / Bogdan Galiceanu
出版社: CreateSpace
出版年: 2010-11-18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1 (13人评价)
作者: 巴克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5-7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乔德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0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5人评价)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9-5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4人评价)
作者: (美)哈里森(Harrison,R.) 著,周良忠,王伯欣 译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5-9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人评价)
作者: (美)哈里森
出版社:
出版年: 2004-9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Craig Heath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9-4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5人评价)
作者: Jane Sales
出版社: Wiley
出版年: 2005-12-26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4人评价)
作者: Ben Morris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8-7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kikyoulzg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