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家庭教育

飞鱼
来自: 飞鱼 (北京) 2022-06-19 10:33:26创建   2022-07-03 01:36:09更新
孩子从出生,都是一直在成长。他们在体力和认知上是弱小的,需要被真正的爱护,而不是被教导管制。希望每个为人父母者用心理解和体谅孩子。
桃子爸爸,一个用心的养育者,传播正念的“爱与自由”,关注家庭教育,关注幼儿成长。欢迎转载我的文章,请在对话窗发送“转载”给我。
来自:豆瓣读书
7.7 (583人评价)
作者: 周国平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8-4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650人评价)
作者: 魏坤琳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4
评语:想要孩子变聪明,就不能表扬他聪明 德韦克教授还有第二个发现,就是在遇到很大的困难时,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容易放弃,而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可能坚持下去。比如,在遇到一道难题时,被夸聪明的孩子很自然地就会认为:这道题的难度超出我的聪明程度了。那怎么办?难道我可以在解一道题的时间内忽然提高智力吗?当然不可能!那没办法,我只好放弃了。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不会这么想,他会想:这道题我解不出来,看来我还是不够努力。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161人评价)
作者: 尹建莉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1-1
评语:陪做作业的坏处: 一是孩子会在家长面前刻意表现他的痛苦,博得家长同情,这既影响他写作业的专心,又影响速度; 二是家长陪写,会让他觉得不完成作业至少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他和家长共同的事,时间长了,会在心理上对家长形成绑架,养成依赖心,这特别不利于他自我责任意识的形成; 三是家长坐在旁边多半会忍不住唠叨一句,不论是略有不满地说“赶紧写吧,谁让你又忘了呢”,还是善意地提醒“以后回家好好记着写作业,不要再忘了”,或者是看孩子开始磨洋工,忍不住督促“快点写,你看都几点了”。所有这些话对当时的孩子来说都没有意义,还弄得孩子烦。 家长应该记住这一条: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可以说,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1033人评价)
作者: 孙瑞雪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年: 2013-4-1
评语: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选择。孙瑞雪老师告诫父母们: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到爱的礼物。因为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163人评价)
作者: 张泉灵 / 韩寒 / 黄磊 / 乐嘉 / 安妮宝贝 / 等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6-1
评语:这本书没有案例解析和理论分析,我们主要可以通过一部分家长给孩子的信件,去观察和分析这部分正念的家长的观点。通过这些观点,可以佐证正念的作用。它主要是为我们建立正念的家庭教育导向。当然里面还有一个最大最大的家庭教育最失败的家长——曹文轩,他是最直接最典型的不懂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 所以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观看大部分的正面材料,加以个别反面教材来佐证错误的观点和方法。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人评价)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评语: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了父母的语言对孩子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5 (73人评价)
作者: 周国平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1-7
评语:哲学家,以自己对动物养育的本能和常识,用细致细密的父亲心思观察和体会了一个婴儿的成长。哲学,和教育的原理相通。 给孩子充分的真正的爱和自由,收获自由自主的孩子。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3 (681人评价)
作者: 郑渊洁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
评语:我认为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分数是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看你的孩子对他所学的这门课的兴趣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爸爸妈妈总觉得是孩子不行,实际上说穿了,是爸爸妈妈自己不行。 其实家庭教育不是管理,家庭教育是示范和引导。 孩子有三个很突出的特点:第一,模仿能力强;第二,逆反心理非常强;第三,想象力丰富。 要想让孩子做到任何事情,你先做给他看,你不用说话。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用嘴。 有的家长发愁孩子总是玩游戏,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长身上。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721人评价)
作者: 尹建莉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6-8
评语: 爱则给孩子自由,培养其独立性,基础和前提是信任孩子。自由的人才能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品格,才能在生活中拥有安身立命的资本,所以父母要想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培养幸福快乐的孩子,就要懂得把自由和宽容还给孩子。 现在的孩子,普遍在物质上等很多,自由却太少了。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对自由和爱的关系没有吃透,理解极为肤浅。很多家长听到“自由”这个观念时,甚至会大吃一惊:给自由,那孩子不就是无法无天了?!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1754人评价)
作者: 尹建莉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14-8-15
评语: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必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由不是信马由缰,自由是一种可以舒展的空间,是一种能够托举的力量,它让孩子有能力去选择,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读书 人文 教育

飞鱼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