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研究

IPNB
来自: IPNB 2022-03-27 11:02:05创建   2023-12-27 16:05:10更新
9 人关注
1
来自:豆瓣读书
9.4 (1148人评价)
作者: 威廉 (David J.Wallin)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1
评语:改变最终需要与那些曾经被解离的身体体验建立联接。——WILMA BUCCI
回复
2
来自:豆瓣读书
8.8 (347人评价)
作者: [英]约翰•鲍尔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6
评语:鲍尔比 1969
回复
3
来自:豆瓣读书
8.9 (191人评价)
作者: [英]约翰•鲍尔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6
评语:鲍尔比 1973
回复
4
来自:豆瓣读书
8.9 (147人评价)
作者: [英]约翰•鲍尔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8-1
评语:鲍尔比 1980
回复
5
来自:豆瓣读书
8.6 (119人评价)
作者: [英]约翰•鲍尔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10-1
评语:John Bowlby & Richard Bowlby. (2005).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Routledge. 中译本
回复
6
来自:豆瓣读书
8.6 (194人评价)
作者: [英]约翰•鲍尔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10-1
评语:Bowlby, J. (1988a)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Basic Books。中译本
回复
7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Jude Cassidy / Phillip R. Shaver
出版社: The Guilford Press
出版年: 2018-3-19
评语: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Cassidy & Shaver, 1999). 2008第2版;2018第3版。
回复
8
来自:豆瓣读书
(6人评价)
作者: Robert Karen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出版年: 1998-04-23
评语:Karen 1998,描述了依恋范式的出现,通过Bowlby 和 Ainsworth 的工作,随后由年轻的研究人员 Sroufe、Main 和 Shaver 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1. 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提出的。 2. 鲍尔比试图修改精神分析理论,以创建一个科学模型,同时保留精神分析在临床工作中的优势。 3. 这一理论在当时的精神分析学界并不受欢迎。
回复
9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John Bowlby
出版社: Basic Books
出版年: 1990-08-21
评语:Bowlby, J. (1988a)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Basic Books。已有中译,见上!
回复
10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Robbie Duschinsky / Sarah Foster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21-6
评语:Fonagy,MBT,心智化概念发展、演变、及评论
回复
11
来自:豆瓣读书
9.0 (123人评价)
作者: Jon G.Allen / Peter Fonagy / 彼得·冯纳吉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6
评语:Allen, J. G., Fonagy, P., & Bateman, A. (2008). Mental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1st edi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中译本
回复
12
来自:豆瓣读书
(4人评价)
作者: Peter Fonagy / Gyorgy Gergely / Elliot Jurist / Mary Target
出版社: Other Press
出版年: 2005-4-17
评语:初版2002年,有中文台译本,老!08年那本在16年才有中译,但09年文献即有新内容。
回复
13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Peter Fonagy, Peter (editor), Ph.D. Fonagy (editor)
出版社: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ublishingWashington, DC2019
出版年: 2019
评语:初版2011。Bateman, A., & Fonagy, P. (2019). Handbook of Mentalizing in Mental Health Practice. Amer Psychiatric Pub Inc.
回复
14
来自:豆瓣读书
8.4 (21人评价)
作者: (丹)克里斯蒂娜·福特曼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22-6
评语:心智化
回复
15
来自:豆瓣读书
8.8 (121人评价)
作者: [美]乔恩·G.艾伦(Jon G. Allen)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22-2
评语:Allen VS Fonagy 心智化
回复
16
来自:豆瓣读书
8.8 (29人评价)
作者: (英)安东尼·贝特曼(Anthony Bateman) / (英)彼得·福纳吉(Peter Fonagy) / 彼得·冯纳吉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21-3
评语:2006年中译本 心智化 Fonagy 原名BPD的!
回复
17
来自:豆瓣读书
8.0 (54人评价)
作者: [美]埃利奥特·尤里斯特(Elliot Jurist)
出版社: 无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21-8
评语:心智化 即过理论又不通透 阐述又不精髓
回复
18
来自:豆瓣读书
9.0 (25人评价)
作者: 彼得.馮納吉 Peter Fonagy / 喬治.葛瑞蓋 György Gergely / 艾略特.朱里斯特 Elliot Jurist / 瑪莉.漢普沃斯 Mary Hepworth / 彼得·冯纳吉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年: 2021-4-20
评语:Fonagy, P., Gergely, G., Jurist, E., & Target, M. (2002). 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Other Press.
回复
19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Susan M. Johnson
出版社: Guilford Press
出版年: 2019-1-1
评语: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 EFT的!
回复
20
来自:豆瓣读书
8.6 (127人评价)
作者: [加] 苏珊·M.约翰逊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20-2
评语:不咋地,EFT的中译!
回复
21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Robin L. Harwood / Joan G. Miller / Nydia Lucca Irizarry
出版社: The Guilford Press
出版年: 1997-04-18
评语:文化与依恋
回复
22
来自:豆瓣读书
9.3 (20人评价)
作者: S·格哈特 (Sue Gerhardt)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 2016-8-1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IPNB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