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精英主义|一周新书风向标

新京报书评周刊
来自: 新京报书评周刊 (北京) 2021-10-26 09:57:42创建   2021-10-26 10:12:27更新
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要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尽快给出自己的看法。
10 人关注
来自:豆瓣读书
7.8 (5300人评价)
作者: [美]迈克尔·桑德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21-9-1
评语:(推荐指数:★★★★☆) 作为全球范围内炙手可热的明星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作品在世界各国都有着不低的影响力。精于政治哲学研究的他,被视为当代西方社群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尽管他常常在专访中否认这一评价。他研究关心的核心话题可以概括为对当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自由主义思潮的批判,这一主线贯穿了他的《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民主的不满》、《自由主义及其批评者》等多部作品。不过,在学术上犀利的批判风格之外,让桑德尔拥有其他哲学家难以匹敌的社会影响力的一大因素则是他的授课和公共对话。他在哈佛开设的《公正》堪称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开课,他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不断追问,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直面生活中的伦理困境和其背后的思想脉络。清晰而通俗的案例辅以深刻的哲学思辨,使得他一度在哲学爱好者中掀起“桑德尔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精英的傲慢》是非常“桑德尔”的书,它结合了两大特点:秉承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传统,同时兼顾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桑德尔在书中讨论了“优绩主义”的盛行产生的影响。所谓“优绩主义”,简单来说即是主张个人应当获得与其美德和才干相匹配的回报。这种传统在历史上其来有自,桑德尔认为它和新教改革密切相关,自那时起,一种个人为自己的命运负责的伦理便建立起来。马克斯·韦伯早已论述,此种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桑德尔认为它也恰恰奠定了今天资本主义社会诸多问题的病灶:由于个人起点的差异,优绩主义所追求的这种“唯才是举”在现实层面常常巩固着实质性的不公平。更重要的是,优绩主义催生出一种“羞辱文化”,让“失败者”只能将失败归咎于自身,并承受失败之外来自成功者居高临下的鄙视。桑德尔在书中也提到了社会学者阿莉·霍克希尔德所著《故土的陌生人》一书,如果我们观察近期世界范围内民粹主义的崛起,就能感受到这股羞辱文化对社会团结产生的破坏力。 虽然本书讨论的话题是从美国出发,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书里的内容却可谓处处能转换到中国社会中寻找到对应。本书的英文版写于刚刚过去的2020年,而英文书名的副标题“Can We Find the Common Good”与中文版的翻译并不相同,我个人认为这个中文翻译很好地适应了中国的语境。对“成功”的迷恋和焦虑,贯穿着这两年国内舆论场中的热点。桑德尔在书的末尾,落脚于如何“重塑一种新的有关成功的文化”——这同样是当下中国社会亟须反思的问题。桑德尔希望唤起人们对不同工作价值的重估,不再以其市场贡献分配我们的经济回报及尊重。或许这样的构想确实有助于缓解人们对个人成功和精英身份畸形与盲目的追求,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弱者寻回尊严,但它在现实中执行的具体路径依旧是一项远比这个愿望复杂得多的工程。 (推荐人:刘亚光)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46人评价)
作者: [美] 大卫•A.谢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出版年: 2021-6
评语:(推荐指数:★★★★☆)身兼戏剧理论家、剧作家、诗人、演员、超现实主义者以及精神病患者等多重身份,安托南·阿尔托是20世纪法国最为重要的文化参与者之一,深刻影响了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后辈。在他之后的先锋戏剧和超现实主义电影,无法避开他,却也无法完整地呈现他;被后世尊为文化偶像的他,有时被误用,有时被滥用,有时则被不当地神化。生前,阿尔托充满矛盾;死后,阿尔托仍是个谜团。 对于这样一位意义重大又扑朔迷离的人物,中国学界却关注甚少,此前,阿尔托只有《残酷戏剧》一本代表作被译为中文。而《安托南·阿尔托》一书无疑为中国读者提供了另一条接近阿尔托的途径。与其说是一本传记,《安托南·阿尔托》更像是一本评述,作者将阿尔托52年略显短暂的人生分为8个阶段,为每个阶段找到了一个关键词,又将阿尔托的命运与时代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医疗与科技的发展、电影与戏剧等文化运动——相结合,对阿尔托的文学、戏剧、电影创作及其影响作出了精妙的阐释与评价。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中文研究材料较少及我个人知识储备有限,我无法判断这样的解读和评价是否准确,虽然精彩,但轻易选择全然相信、把书中的阿尔托当作真实的阿尔托是危险的。 尽管如此,这本书仍远超一本传记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复杂的理解维度。阿尔托企图超越文本用视觉艺术带来的冲击与创新,对无声电影、有声电影与戏剧异同的论断,以及他模糊了精神错乱、天性敏感与天赋异禀之边界的痛苦人生,在今天仍能带来广泛回响。 此外,尤其值得赞叹的是译者唐建清为翻译这本书作出的努力。阿尔托的诗歌和书信,大多是支离破碎、语句不通又意识流的,而传记作者谢弗为了呈现阿尔托的复杂与矛盾,也常用大量的从句、排比和生僻字词,加之必要的精神病治疗方法、艺术宣言与运动等学术名词,可想而知这本书的翻译难度。但最后呈现在读者手中的文本,至少是语句通畅、结构清晰、绝不诘屈聱牙的。仅此,便值得钦佩。(推荐人:肖舒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0 (42062人评价)
作者: [韩] 韩江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1-9
评语:(推荐指数:★★★★☆) 《素食者》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女性如何遭受那些来自家庭、社会的暴力,而为了对抗这些暴力,主人公英惠决定变成一棵树。英惠有着最常见或者说最平凡的外表与性格,她很符合“传统”对女性的期待——温顺而贤惠。但她在那些暴力之后,开始拒绝吃肉,甚至拒绝做一个人类,想成为一株植物。小说的情节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韩国电影:它们同样有着强情节、快节奏的叙事风格。在流畅好读、看似平静的文字下却带给人巨大的震撼。而这样一个有着强情节张力的故事,与其说是在等待着回答或解决路径,不如说是一种坚决的抗议。 本书曾获国际布克奖,作者韩江提及她在写作时思考的是: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这些提问或许正是我们理解这本小说的入口和线索。(推荐人:张婷)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08人评价)
作者: [德] 埃马努埃尔•伯格曼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0
评语:(推荐指数:★★★☆☆)这本温暖的小说可以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安慰你的心灵。其实它有很多“硬伤”,例如过于牵强的巧合和命运之间的联系,但对于这样一本治愈系的小说而言,这些都是可以接纳的小瑕疵。故事从两个时代入手,讲述一位二战时期的魔术师扎巴提尼和现代社会的小男孩马克斯之间的奇遇。在父母离婚的时候,马克斯从一张录音唱片里听到了魔术师扎巴提尼的咒语。咒语中,扎巴提尼宣布自己有让爱复原的能力。于是,小男孩马克斯就走上了寻找扎巴提尼的道路。但此时,扎巴提尼已经是个残疾的老头子,而且由于经历了太多战争与悲惨的故事,他的性格很古怪,甚至有点爱占便宜。 本来或许这只是一个老骗子和不谙世事的小男孩之间的相遇,但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让奇迹在他们的人生中诞生。扎巴提尼曾经借助魔术在集中营内救下的人竟然就是马克斯的奶奶,而且在一番波折后,马克斯的父母也在小说的结局成功复合,实现了爱的奇迹。这是一个暖心的小故事,结合着战争、集中营、离婚等历史与现代的困境,它会让人相信,只要在最艰难的时刻保持一丝善意,保留一丝爱,就等于保留了最后一束奇迹之光的可能。(推荐人:宫子)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读书 人文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