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1
来自: 1 (西安) 2021-09-28 15:31:19创建   2021-09-29 11:05:02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钢琴调音师 8人喜欢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绝嗣, 法兰西王国 的 波旁王室 与 奥地利 的 哈布斯堡王室 为争夺 西班牙帝国 王位,从而引发的一场 欧洲 大部分君主制国家参与的大战。 最终,法兰西王国获胜,腓力五世——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孙子成了西班牙的国王,不过这是在法兰西答应腓力五世及其子孙不能继承法兰西王位的基础上获得的。这也是欧洲各大国家相互制衡的结果。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星空 20人喜欢
似乎很难想象,百年前,即在1896年到1898年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英国哲学家、史学家阿尔弗雷德·考尔德科特会为当时的大英帝国最高统治者——维多利亚女王——系统讲述他们自己的殖民史。特别是考虑到当时维多利亚女王已经年近八旬,这种好学好知的精神还真是让人钦佩...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尧耳 7人喜欢
如何以实证精神对待异国的历史进程?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所著《清史九讲》无疑提供了教科书般的示范。作为“京都实证学派”创始人,他长期在日本京都大学任教,并且对自己的讲义进行仔细的准备和整理,1911年至1915年分别做了两次演讲,并形成了此书的大部分内容。 细心...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听涛观澜 7人喜欢
《清史九讲》这部书中,非常耐人寻味并值得研究的莫过于“衰亡论”这个话题。下面,小编从军事、财政、思想上的变迁,来拆解清朝的发展、衰亡史,进一步了解那些影响时代变迁的因素。 1兵力变迁 满洲初兴时,明军尚能与满兵抗衡。究其原因,并非明军实力强大,而是满...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仁冬木有二 13人喜欢
在谈《清史九讲》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聊作者内藤湖南。乍听这个名字,第一印象是个日本人无疑,因为姓“内藤”,但是名字叫“湖南”(中国地名)未免太古怪了。其实“湖南”是他的号,据说为了纪念家乡的十和田湖。他本名内藤虎次郎,京都实证学派奠基者之一,是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星空 31人喜欢
有清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所谓“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指的就是这一段。清代入关前一帝(皇太极),入关后十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再加上努尔哈赤,合计算十二帝,从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蔡草祭 11人喜欢
不一样的清史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过繁荣,也经历过巨大屈辱,在历史的长河里秦、汉、唐无疑是中国历史的顶峰。而对于满清史,很多人更多的是无奈。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特别是清末那段历史对于国人来讲是不堪回首的。历史的...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听涛观澜 2人喜欢
这又是一本大部头的书,流亡海外的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回忆录。 读国外的史书,与读中国的史书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大都对国外的历史基础没有对华夏文明了解深刻,知识的断点太多,加上长长的人名穿插在文章中,如果不注重梳理脉络,是很枯燥且云里雾里的。 按照思...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尧耳 4人喜欢
阅读回忆录的最大快乐,就是通过具体详细的生活细节,来发现历史给予的标签下面,那个真实的人,他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轨迹,一定比刻板干瘪的标签来得更有意思。 对于德皇威廉二世来说,这份快乐还会加倍。因为世人对他的了解,常常就是暴躁君王、霸道总裁、一战主要策...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仁冬木有二 6人喜欢
末代普鲁士国王和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身上有许多标签:急躁的威廉、大嘴巴、最大麻烦制造者……一言以蔽之,祸从口出。 从1890年到1902年,威廉做过上百次演讲,不同与其他王储照稿读,他喜欢即兴发挥,喜欢掌控话语权,喜欢不假思索地倾吐激烈情绪。他以“欧洲言论最...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星空 25人喜欢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首相俾斯麦和总参谋长老毛奇这三位的精妙组合,不仅帮助普鲁士从松散破碎的德意志诸邦中脱颖而出,而且在经过了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以及1870年普法战争之后,德意志帝国建立,所以威廉一世也成为了德意志帝国,也就是历史上的德意志...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豆友236007467 2人喜欢
欧仁妮皇后,是欧洲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女,她出生于西班牙的贵族家庭,天生丽质,体态风流,和同时期的奥地利茜茜公主,并称为欧洲两大美女。在1847年,欧仁妮皇后的母亲当上了伊莎贝尔女王的随侍贵妇,欧仁妮皇后跟随母亲出入宫廷,在1849年,欧仁妮皇后通过未来丈夫的远亲,结识了未来的丈夫,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而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也对欧仁妮皇后表示出了兴趣。但是当时,出于法兰西帝国命运的考虑,路易·拿破...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1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