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识一百讲-交流群8书单

yogi
来自: yogi (上海) 2021-08-15 16:20:25创建   2021-08-15 17:01:22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
9.3 (3953人评价)
作者: [美] 彼得·L.伯格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0
评语:群友”大刘“推荐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4 (2058人评价)
作者: [美国] 彼得·伯格 / [美] 托马斯·卢克曼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3
评语:群友”大刘“推荐 知识结构不一样的人,沟通就太难了。 因为知识结构的不同,你以为自然而然的东西,对方往往不以为然。 比如父母的眼里,早早结婚,传宗接代,是基本的常识。 但是,年轻一代就不以为然。 还是结婚,在父母眼里,一定要七大姑八大姨见证。 但是,年轻一代还是不以为然。就算要结婚,也是我自己的事情,关这些“陌生人”什么事? 可别小看这个问题。它背后对应的,是西方现代思想最重要视角之一:“建构论”。 “建构论”的核心观点是:整个社会的观念和知识基础,都是特定社会构建出来的。 压根就没有完全客观的观念和知识。 “建构论”一诞生便在西方社会学中占据近乎垄断的地位。 它甚至也跨界“圈地”,政治学、国际关系、历史学、管理学等领域都出现了建构学派的“殖民地”。 举个例子,在国际关系领域,“权力游戏派”(现实主义)和“合作共赢派”(自由主义)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引入建构论的视角,问题就不一样了: 如果两国领导人都是基辛格这样的现实主义者,那么“权力的游戏”就对两国关系更有解释力。 如果两国领导人都是威尔逊这样的自由主义者,那么“合作共赢”就更有解释力。 毫无疑问,这样的新视角,势必将改变我们对政治、教育、性别、犯罪、宣传等新老社会问题的理解方式。 借助这种“建构论”视角,我们就不会再因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会在理性之上,树立起对于历史和他人的尊重与敬畏,更重要的是,养成批判性思维的眼光,拥有那种看穿物化、打破宿命的能力。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1 (71人评价)
作者: 甘阳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2-1
评语:群友"autunno"推荐 包括魏晋时期的玄学其实也有西方逻辑学的意思。但是在一个儒法社会,这些东西在主流冲击下都没有传承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92人评价)
作者: 黄宗羲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年: 2008-05-01
评语:群友"左"推荐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阐述“民主思想“的思想家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人文

yogi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