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梦中,不见天街

刀刀
来自: 刀刀 (天津) 2021-06-26 19:08:29创建   2021-06-26 20:53:13更新
来自:豆瓣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
回复
来自:豆瓣
简称“红楼”,常被以“北大红楼”、“沙滩红楼”引用。红楼是1916年至1952年期间,北京大学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北京大学红楼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始建于1916年,1918年落成。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场所。1919年五四运动中,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是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回复
来自:豆瓣
卢沟桥(Lugou Bridge)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
回复
来自:豆瓣
国家2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文明旅游景区。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是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旅游景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新中国成立前夕,这...
回复
来自:豆瓣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为不使总体布局景露无遗,故而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
回复
来自:豆瓣
戒台寺,又名戒坛寺,位于北京门头沟的马鞍山麓,与潭柘寺相距约为5公里山路。因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拥有规模宏大的戒台而著称于世。与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中的戒台并称中国三大戒台。 1996年,戒台寺被列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来自:豆瓣
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山山腰,在108国道上。它始建于西晋年间(265年-420年),当时叫嘉福寺,是北京市最早的一座寺庙,民间曾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应该是“先有潭柘,后有幽州”)之说。
回复
来自:豆瓣
金中都水关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一处完整的金中都建筑遗址,建造年代约在1151——1153年间。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今凉水河以北50米处。水关遗址全长43.4米。金中都水关遗址跨城墙而建,木石结构,水流经水涵洞由北向南穿城而出,流入护城河。现存的遗址主要有水涵洞地面铺石、两侧的残余石壁、进水口的“摆手”即城墙夯土等。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国内所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
回复
来自:豆瓣
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寿安山南麓。俗称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元代进行扩建,改名昭孝寺,又称洪庆寺。明正统八年(1443)重建后改称寿安禅林。成化十八年(1482)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改名十方普觉寺。寺坐北朝南,分三路布局。中路有"同参密藏"牌坊、功德池、钟鼓楼、山门殿、四大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两侧有达摩殿及悉多太子殿等配殿。东路院为寺僧起居处,有大斋堂、大禅堂...
回复
来自:豆瓣
元大都城墙遗址是元代大都城的外郭城墙遗址,主要以土夯筑,俗称土城。 城墙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到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竣工。为加强防御,又在大都城的十一个城门建造了瓮城和吊桥。明朝建立后,在原来元代城墙的基础上,用砖包砌起来,并将元代的北城南移1千米,重新建筑明城墙。因此,元代的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保存了下来。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为了加固城墙,在夯土中使用了“永定柱”(竖柱)...
回复
来自:豆瓣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建于晋代,原是佛寺。唐代改为景教寺院,早期名称为崇圣院。辽代改为佛寺,应历二年(952)至八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重修,元顺帝赐名十字寺,恢复景教。明清后又为佛寺。 2006年05月25日,十字寺遗址作为元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据曹新华先生的《房山十字寺的变迁》一文记述:“唐幽州(辖今房山)的崇圣院也在悄悄地发...
回复
来自:豆瓣
承恩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东部。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占地约30亩。承恩寺共计四进院落。寺之东部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殿、后殿。大殿两侧有配殿、厢 北京承恩寺风景1 房数十间。院墙四周有瞭望更楼,为明、清寺庙所罕见。寺内尚有明碑2座。一为皇上敕谕碑,明正德八年(1513)立;一为吏部尚书李东阳撰记,正德十年(1515)立。天王殿四铺壁画各绘一腾龙,反映明代壁画艺术的多种风格,具有重...
回复
来自:豆瓣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大觉寺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
回复
来自:豆瓣
北京月坛公园位于西城区南礼士路西,月坛北街路南。月坛原名“夕月坛”,是北京五坛之一,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秋分日祭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神祗的地方面积120亩。钟楼、天门、神库等古建筑均保存完好。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月坛公园内种植了大量松柏树木,修缮了古建筑;钟楼、天门、神库等古建筑均保存完好。1983 年又新建的景点有月坛蟾宫,内有碑廊、双环映月池、广寒桥和嫦娥奔月雕塑。还有...
回复
来自:豆瓣
景区介绍 日坛公园位于朝阳区日坛北路,距北京市中心约10公里。日坛是北京市著名文物古迹“五坛”之一,是明清两代帝王朝拜太阳神的地方。 现占地面积206200平方米,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在保持原有古老的文化底蕴基础上增加了现代设施,进行了景区改造,具有趣、幽、静、雅、美之特色。日坛公园先后建立了儿童游乐场、垂钓区等娱乐项目向游人开放。1992年以来举办音乐节、春季花展、晨练汇演、古树认养等突出文化内涵的活动,吸...
回复
来自:豆瓣
团城演武厅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位于峰峦连绵、风景秀丽的香山南麓,是北京仅存的城池、殿宇、亭台、碉楼、教场混为一体的武备建筑群。古建艺术风格独特。 团城演武厅是乾隆皇帝阅兵的场所,又是健锐云梯营演武之地,布局别具特色,建筑宏伟壮观。其主要建筑为团城、演武厅、东西朝房(已毁)、西城楼门、碑亭、放马黄城(已毁)等。 团城演武厅为环形城堡式建筑,其外有护城河围绕,跨河与城门相对筑有两座汉白玉石桥...
回复
来自:豆瓣
安徽会馆是旧京著名会馆。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后孙公园胡同。原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一部分。2006年05月25日,安徽会馆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回复
来自:豆瓣
清农事试验场旧址位于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7号(现为北京动物园使用)。旧址原为清康亲王赐园,乾隆时收为御园,后为乐善园(三贝子花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商部奏请将乐善园及附近的广善寺、慧安寺划为农事试验场,此后屡有扩建。现存建筑有畅观楼、鬯春堂、大门、门内正楼及侧楼。试验场大门,砖造,仿文艺复兴券柱式,坐北朝南,正面三门;门内正楼及侧楼,二层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形式,木外廊铁皮顶;鬯春堂,传统三卷勾...
回复
来自:豆瓣
西什库教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俗称北堂,是一座天主教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华北教区的主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历史 蚕池口老北堂西什库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由于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代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名为救世堂。清朝中叶,民间反对天主教的...
回复
来自:豆瓣
孙中山行馆位于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23号(原为铁狮子胡同)。 它曾是清朝王府,民国时易为外交总长顾维钧私邸。该宅为三进院落,房屋系硬山合瓦清水脊顶、四周绕以回廊,西北部是花园 。1924年岁末,孙中山抱病北上赴京,客居在该宅第二进北房内。1925年初,孙中山发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经确诊为肝癌晚期,后又移回此宅。2月24日,孙中山病危,故于此口授《遗嘱》及《致苏联书》,3月11日召见汪精卫、戴季陶、何香凝等...
回复
来自:豆瓣
琉璃河遗址是中国商周时期重要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遗址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20世纪40年代发现。1962年进一步调查并试掘,1972年开始发掘。该遗址对研究燕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来自:豆瓣
摩诃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南玲珑巷,慈寿寺塔东边。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此处原为太监赵政的墓地,赵政集资建此庵,希望有寺僧世代为他烧香。据说修建此庵所用的砖木都是修建故宫剩下的余料,整个建筑相当精美。 “摩诃”为梵文音译词,是“大”的意思。寺院坐北朝南,共3路。中路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山门殿、大雄宝殿、后殿,并有东西配殿及配房,最后为赵政墓地。院四隅各建角楼一座。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风格...
回复
来自:豆瓣
位于西城区佟麟阁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英籍主教史嘉乐雇佣北京工匠建造,时为华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主体建筑面积947平方米,附属建筑5 955平方米。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屋顶为中国式坡顶,顶部有2个八角亭作为天窗及钟楼。2004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即文物建筑本身。
回复
来自:豆瓣
报国寺位于广安门内大街路北。占地17000平方米。始建于辽,明初塌毁。成化二年(1466)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原有殿7进,后有毗卢阁,高36级。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1轴。寺内还有嘉庆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轴。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
回复
<前页 1 2 3 4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刀刀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