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4年读书单

咸鱼岛伯爵
来自: 咸鱼岛伯爵 (上海) 2021-01-01 10:51:01创建   2024-04-30 16:07:32更新
2021年,感觉要补很多课啊。
2022年,要更加加油了。
2023年,发现自己的无知愈来愈暴露。
2024年,踏实地阅读。
8 人关注
1
来自:豆瓣读书
7.8 (87人评价)
作者: [英] 西莉亚·费希尔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9-8
评语:激发了我找中国古代鸟类资料的兴趣。 2021年1月7日中午读完,成为本年度读完的第一种书。
回复
2
来自:豆瓣读书
8.4 (269人评价)
作者: [英] 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9-4-26
评语:不只有美丽传说,西西里的千年悲伤。 2021年1月8日晚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二种书。西西里经济、社会的劣化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回复
3
来自:豆瓣读书
7.7 (13人评价)
作者: 付琳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4
评语:2021年1月7日中午收到快递。1月22日晚于办公室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三种书。长时段、跨区域的考察——有扩张成大厚书的潜质。另外,好多考古资料有待公布啊。
回复
4
来自:豆瓣读书
7.6 (281人评价)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5-5
评语:2021年2月2日于办公室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四种书。入手应该有两三年时间,一直没有读完。应该是国内最早的译本(之一?),拓荒之功不可忘却。不过关于神妓的约十行诗句被中译者删去,新世纪重印后也未恢复译出,似不可解。关于吉尔伽美什史诗的解读带有时代印迹,似可以理解,其实也可备一说。不过从日文本转译而来,中间可能会存在一些流失和误会。后半部分为英文部分,鉴于自己毫无外语水平就不读了。当天下单网购一本拱玉书的新译本。
回复
5
来自:豆瓣读书
8.5 (5880人评价)
作者: [日] 坂本龙一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7-5-1
评语:2021年2月4日晚于办公室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五种书。和上一本辽人版的《吉尔伽美什》一样,入手起码有两年时间,一直放在工位桌上的一列书中,没有动过。最近听到坂本患癌的消息,忽然想读读他的故事。每天午休和下班后读几页,就这么读完了。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道里,坂本还是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物,而他本身也其实是个非常有趣的人。祝早日康复。
回复
6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孙立新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2
评语:2021年2月4日在当当某店下单购买,2月5日中午收到快递。2月6日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六种书。篇幅与原来的预期相差不少,心想这题目肯定是有相当厚度的专著,收货时发现是一本较为袖珍的小书。感觉像讲座的讲稿,提纲挈领,归纳总结完成度高,其实可以分析的内容应该可以写很多吧,再联系到读秀上和版权页上的出版信息都是2019年的,瞬间脑补了一段出版拉锯战。
回复
7
来自:豆瓣读书
7.6 (46人评价)
作者: [俄]泽内达•A.拉戈津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20-9
评语:2021年2月2日当当下单,2月3日收到。2月4日开读,中间因工作中断了许久,至5月13日上午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七种书。根据1898年版译出,应该是亚述学早期阶段的著作了。结合当时已发现的碑铭和古代文献(特别是《圣经》),解读亚述从崛起到王都尼尼微沦陷的历史。文笔生动,甚至还有几分文学的味道。还有很多篇幅讲述了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民族们,一方面亚述的历史也是与周边民族的互动(多半是战争与臣服),另一方面也是史料匮乏的缘故吧(胡言乱语)。而《圣经》作为史料,在本书中多被引用,值得注意。作者认为亚述急速灭亡的直接原因“简单让人心惊”:将大量本族人迁移到帝国各地,压制被征服地区;而大量异族人被安置到亚述,相当于自居火药桶之上。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研究呢?
回复
8
来自:豆瓣读书
7.8 (108人评价)
作者: 汪涛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13-3-1
评语:2020年2月26日标记“在看”,此后中断了很久,2021年5月21日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八种书。作者认为,颜色在商周时期的逐渐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五行”观念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人们对颜色的区分和使用。颜色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相当之大。发现自己看繁体字相当艰难了,药丸。或许也是因为是硬啃,看了后文忘前文的样子。唉。
回复
9
来自:豆瓣读书
8.6 (48人评价)
作者: [日] 中里成章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 2014-3
评语:2021.6.1读完。2021年5月18日购自孔网。原是看到关于东京审判的某个评论说某部审判纪录片是以帕尔的视角展开的,对这个法官产生好奇,遂搜索从而知道了有这本书。本年度读完的第九种书。跟随作者的叙述,帕尔在东京审判的表现就给我一种以思想立场和民族主义需求为取舍而袒护日本被告人的主观感觉(皱眉)。不过由此可以探讨印度与日本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种种联系,非常有趣而潜流涌动。
回复
10
来自:豆瓣读书
7.7 (334人评价)
作者: 王炳文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2
评语:2021.7.31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十种书。读起来非常“舒服”的一本,对安史之乱的多个议题都有新的考论(虽然之前的研究我也是没怎么看过囧),安禄山叛乱前夕的实际权力一节、族属和身世一章最为喜欢。不过觉得有些地方的讨论似乎意犹未尽、可以进一步展开——当然还有可能就是自己不了解唐史,很多内容都不熟悉。附录的“安史之乱年表”做得很棒,不过作为唐史小白很多事件查了书才知道详情——比如雍王李适陕州受辱这条,查《资治通鉴》之后就很容易感叹。
回复
11
来自:豆瓣读书
8.0 (113人评价)
作者: 阎京生 / 刘怡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评语:2021.8.9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十一种书。在公交车上看了几次PDF读完。阅读很轻松,历史很沉重。《战争史研究》选辑,分述保加利亚、芬兰、荷兰的近世战争史。荷兰“五日战争”和印尼海战两节不错。不知是援引参考文献,还是作者本身立场,保加利亚的主子、芬兰的东邻时不时就要被批判一番。似乎有删节,某处语句断掉与后一句接在一起,发生错误,或许是统稿时误删所致。
回复
12
来自:豆瓣读书
7.6 (19人评价)
作者: 王健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9
评语:2021.8.16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十二种书。每天读十几页,在公交车上读完了这本,读书困难。全书四章中,第一章中讲毁淫祠与“地方财政”之关系的内容是个好线头——要去找书来看看;第二章的无锡张巡信仰很好看,篇幅似可以更多些,感觉不够看,上回去无锡前没看本书,要不然就去张巡庙转转,同章的上海绅商合请黄道婆入祀,用社会史角度读也是颇有意思;第三章可以细读,特别是杭州天竺进香一节太好玩了,其中引用了一份民间宝卷,我试着用自己糟糕的土话来瞎起个调子低声唱,很有喜感(这种应该也有前人做的录音资料抢救保存吧);第四章讲的却是明清鼎革巨大灾难带来的江南民间信仰的非正常状态和失序,“神佑”“鬼祟”“阴谴”“劫数”种种——这种怪力乱神正和我口味,毕竟人们可喜欢借鬼说人了,可惜篇幅还是感觉少了些,多一些为好。
回复
13
来自:豆瓣读书
9.2 (1088人评价)
作者: 李峰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1
评语:2021.9.17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十三种书。下班回家的路上,搭乘的公交车连吃红灯、排队,这会儿又暂停在一座桥上了。由此翻完了本书最后一页。几年前懵懵乎乎读完了平装本,这次读增订本倒是较以前稍微理解了一些(还有很多内容还是一脸😮),不过这次复习有助于理解东周第一个一百年内(前770—前670)的历史背景,地理与历史、政治的分析非常精彩——我该加强这方面的阅读积累了。顺便一提,本书的英文标题是Landscape and Power in Early China:The Crisis and Fall of the Western Zhou 1045-771BC 。强行直译的话就是“早期中国的地表形态与(政治)权力:西周王朝的危机与衰亡(前1045—前771)”与中译本的名字倒是有些区别。
回复
14
来自:豆瓣读书
8.4 (102人评价)
作者: 吴滔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9
评语:2021年10月31日晚7时多于上海地铁10号线上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十四种书。 随着单位搬迁新址改坐地铁上下班,倒是有空翻翻书了——尽管如此,这部十余万字的书还是看了好几天。 史氏家族几代、各房支派先后共同通过营造《致身录》文本、请祀实现“再造祖先”(将一介粮长史彬塑造成建文帝从亡诸臣之首“史仲彬”)的全历程,在背景上既有明代赋役制度的压力,也有江南社会经济变动的影响,交织着官方之外对建文一朝的历史追述和建构风潮和史氏为家族争取现实利益(祖先入祀乡贤祠和纾解家族的役困)的迫切动力。全书牵涉的话题相当广泛,主线收束得也好。其中很让我很感兴趣的是《致身录》问世后,文士们对待它的心态和态度——史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了这一点。
回复
15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肖留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8-09-01
评语:2021年12月11日13时多在单位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十五种书。原是因为在做作者的另一部剧本选集而买来参考——其中的《徐阶》经过修改后也收录了新稿中。《奇妙之夜》所收四个剧本各有其趣,《徐阶》刻画了徐阶、海瑞、张居正、严嵩四个明朝大臣的形象,与《大明王朝1566》的演绎有所不同,挖掘的视角不同,令人耳目一新;《嵇康之死》中嵇康没有正面登场,照映的是魏晋之际阮籍、山涛等士人在卷入政治旋涡、友邻罹难时的举措与心态,对魏晋历史一直很感兴趣的我觉得涉及这些士人的心态的推想和“拷问”颇堪细品;《以孩子的名义》说是一部轻喜剧,但也艺术概括地反映了某些现实生活中孩子受到不法侵害时家庭成员的应对;本书同名剧本《奇妙之夜》对于当下科研中一些不合理制度、现象的展现是有现实关怀的,科研工作者应该深有共鸣吧。
回复
16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朱妍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1-11
评语:2021年7月11日审完书稿,12月14日收到样书。本年度读完的第十六种书(责编图书之一种)。作者的叙述比较理论化,对地域知识群体的关注确是值得肯定。
回复
17
来自:豆瓣读书
8.0 (130人评价)
作者: [日]堀田善卫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7
评语:2021年12月23日5时57分在地铁8号线上读完。本年度读完的第十七种书。
回复
18
来自:豆瓣读书
7.7 (515人评价)
作者: 英国费顿出版社 编著 / 莫斯科设计博物馆 供图 / 英国费顿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20-6
评语:2022年度读完的第一种书:《苏联设计时代1950—1989》(中国画报出版社2020年版),1月6日开读,1月14日午间在办公室读毕。贾斯汀·麦克奎克的前言与莫斯科设计博物馆亚力山德拉·珊科瓦的“苏联设计:传承历史”一文的着眼点明显不同,可能还有立场上的区别。正文图文按照“民众”“国家”和“世界”三个主题编排,但是看下来这三个主题似乎有交叉,也有局限;有些图文排得有错位,阅读体验不是很理想,似乎可以改进。收录的设计和物件可以窥见苏式设计的一角,甚至还有很多熟悉感——苏式审美的残余可能还在中国有若干延续,但是说明文字相当简略,大部分是简单的图注,读者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苏联设计,可能还需要寻觅更多的资料和论著——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或可作为一种入门读物。封面选用了第193页的一张1965年苏联海报“跨越世界,穿越世纪”,由米伦·卢基亚诺夫和瓦西里·奥斯特罗夫斯基设计。P.S.通过本书收录的一张海报,找到一部苏联电影《沙漠白日》,准备找时间观看。
回复
19
来自:豆瓣读书
9.4 (6125人评价)
作者: 顾诚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1-8-26
评语:2022年度读完的第二种书。2021年12月8日开读,至2022年1月19日读毕。南明二十年,可惜多少人与事……
回复
20
来自:豆瓣读书
8.1 (694人评价)
作者: [德] 扬·莫恩浩特
出版社: 凤凰联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1
评语:2022年度读完的第三种书:《别人的动物园:铁幕之下东西柏林人的日常生存竞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1月8—26日读,地铁读书+办公室午休读书。作者的笔触围绕东柏林的达特与西柏林的科略斯展开,描绘了两德并立时期东西柏林动物园为主角的德国动物园历史的几个重要角色与事件。动物园的冲突倒是与我自己的想象有些不一样,建筑的先进、现代,蓄养的物种多寡、是否珍稀动物仅仅是几个方面,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嬗变,性别角力的张开,制度竞争的驱动,人员的异常流动,人事更替……个个方面的明星、潜流都在东、西柏林动物园的舞台上下登场、涌动。
回复
21
来自:豆瓣读书
7.7 (53人评价)
作者: 成一农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年: 2021-12
评语:2022.1.20—1.30读。2022年度读完的第四种书。蒙责编赠书,得以在本书上市前一览新书面貌。每日在午间、下班地铁上翻阅而读完,还写了一篇“长短札”。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五、中三、下五,凡十三章,书末有“缘起”一篇。上、下两编比较集中于对历史学的理论思考,下编则是结合作者的专业研究,以地图史研究的案例来具体展开作者的思考路径,整体的文风很轻松,作者的思考很有味。值得一读。关于历史学的目的和力量的思考,我觉得对于每一位历史学工作者、学生以及普通读者都会有很多启迪——比较直观的就是对历史学研究的作用(是否是所谓的“无用之用”——现在来看,那句“掌握了过去,就是统治了未来”很有解释力——这句话是我根据记忆编的……)能做出一些思考和定位。
回复
22
来自:豆瓣读书
(8人评价)
作者: 陈童君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0-4
评语:2021.11.29—2022.2.12读。2022年度读完的第五种书。因为策划选题的缘故,才知道堀田善卫这位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去年读了堀田的重要作品之一《时间》的中译本(日本战后第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小说),今天读完了这部陈童君老师关于堀田善卫的专著,作者收集挖掘到了丰富的资料,本书正文404页,而“资料篇”占有146页(而且仅是目录汇编——不过这些看这些目录就会觉得相当有趣)。堀田的身份、在沪经历和创作活动于在沪日侨文人群体中很有代表性,与他相交或关联起来的日本文人,日本、中国公私机关、组织、刊物成为本书论述的主要对象——因而“堀田善卫的上海时代”很多的笔墨并未直接落于其身,而是在构筑其周围的人事关系、生存处境变化与日本国内情势的变迁——这又与堀田“在沪日侨文人”的跨境身份有关。
回复
23
来自:豆瓣读书
8.4 (20人评价)
作者: [印度]跋吒•那罗延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年: 2019-7
评语:2022.2.21—3.1读。2022年度读完的第六种书。去年有几个戏剧剧本的选题和图书,买了不少古典戏剧的译本准备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笑)。隔壁同事有做梵语文学译丛,其中也有古代印度的戏剧译作,于是借来阅读。本书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十八天大战,人物众多,借剧中人物之口转述情节的场景令我印象深刻,很有现实中聆听唱诵史诗的感觉。
回复
24
来自:豆瓣读书
8.6 (349人评价)
作者: [古希腊] 阿里斯托芬 / [古罗马] 普劳图斯 / [古罗马] 维吉尔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2
评语:2022.2.27—3.21读。2022年度读完的第七种书。原是编校用书,核对某书稿中所引的《鸟》剧本译文。之后开始阅读。但3月中也是看得断断续续——事情太多太杂——直到20日、21日居家办公期间终于下定决心并读完了本书。《鸟》最有趣,欢快且讽刺;《凶宅》的结尾有点太快,中间的诡计很有原型意义吧;《牧歌》相对而言,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大,不过可以做为奥古斯都时代乡村生活志的材料。
回复
25
来自:豆瓣读书
7.1 (60人评价)
作者: 王萌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1
评语:2022.3.14—4.16读。本年度读完的第八种书。全书260多页,却是因为种种缘由,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左右,可谓龟速。内容有趣,对于日军在华沦陷区(东北除外)的“宣抚”工作做了全景+个案的研究,利用的日文资料非常丰富,不过各章或多或少都存在意犹未尽之感。对于日军人的“征发”的探索很是新奇,颇开眼界。附录所收作者翻译的6份“宣抚”相关文件,十分珍贵,可从中窥见彼时日军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某些认知。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咸鱼岛伯爵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