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友184353307
来自: 豆友184353307 2020-08-04 12:27:56创建   2020-11-24 21:33:07更新
来自:豆瓣小组
天歌 4029人喜欢
耶鲁大学的公开课《聆听音乐》已经发布多年,2012年4月三联书店出版了该...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果然的广播: 首先,不要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 就像在路上行驶,如果你一直踩刹车,车子总是起停起停,那速度就上不来,节奏就乱了,气也就散掉了,你自己也感受不到驾驶的乐趣。 阅读也是一样,我的经验是,一本小说,前50页可以读得仔细点,遇到生词可以查查,把整个故事的人物性格、大概的故事走向弄懂,后面就可以读得随意些。 遇到生词主要靠猜。神奇的是,当你大概知道人物性格、故事走向后,很多时候你都能顺下来。就算猜不出,随它去吧,并不影响你对故事的理解。 而且我个人很多时候,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整体读下来就发现,还是懂的部分多一些,而且会越来越多。 其次,小说的选择。 当然不要选择太难的小说。如果积累不深,不要一上来就读名著。 名著基本都是作家一百多年前写的。背景不熟、内容又太深,本就不适合语言初学者。 尤其是一两百年前英国作家的作品,读了真的很想si啊…… 所以,一开始选择那种情节紧张有趣、文字简单易懂的通俗原版小说,也就是畅销书类的比较适合。 比如,推理惊悚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情节紧张,书又很薄;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有些符号学的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其实根本不影响理解情节; 最重要的是,这一类书,你在读的时候,一直想知道,结局到底是什么?真相到底怎样?凶手到底是谁?这就是一直推动你读下去的乐趣与动力。 情感类:比如《暮光之城》文字天真简单,又能满足少女们的幻想;《消失的爱人》,情节狗血,符合现代人对婚恋关系的理解; 还有《饥饿游戏》这种全本用一般现在时写的小说,要多简单有多简单,还有同名电影可参考,事先知道个大概情节,去读简直so easy。而且情节还特别脑洞大开,可以充满好奇地一直读下去。 读过几本简单的,信心倍增,以后慢慢再读难的,就会越来越顺了。 当然,这也是积累的力量。不管什么学科,肯定是需要积累的,这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懂的。 我个人的经验,大概坚持个半年,能有肉眼可见的进步。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下面推荐一些外国学生在初中阶段必读的一些文学名著,希望学生们可以读...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豆友184353307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