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焦虑阅读ing

K熵
来自: K熵 (上海) 2019-02-17 19:05:37创建   2019-12-22 07:54:08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
7.8 (866人评价)
作者: [日]角田光代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评语:12.19-12.22 【通勤读物】长大到底是为了什么?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坚定地走向自己想去的地方,去见想见的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3 (13027人评价)
作者: 钱锺书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6
评语:【通勤读物】11.13-16 方先生可太让人生气了😤最后也不气了,甚是惆怅。爱情、婚姻、人际关系哪一样不难呢?我好似一样也不擅长。里面太多太多话,都让人感触到不行。感情这回事,自古都是通的吧,人性就是这么点事,我怎么就是看不开呢,自己困住自己,呆在自己亲手造的围城里,自怨自艾。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1 (90568人评价)
作者: [韩]赵南柱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8
评语:【通勤读物】11.28-11.29 《厌女》的朴实故事版,几乎每一条都能完美入座。韩国社会的厌女症真是深入骨髓啊!文字特别朴实,故事也不生动,仿佛就是周围某个阿姨的人生故事那般。所以才让人难受,因为无数的女儿都正在经历着这样的故事。没有母亲是天生就是母亲的,哎!真的让人难过。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1 (82682人评价)
作者: 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5-1
评语:11.16 - 11.24 很想知道男人看这书是什么反应?强烈抗议反驳,还是也觉得有理?无论如何,还是应该教男孩子不要去强奸,而不是让女孩子不出门或是变成武林高手!本末倒置总不是办法。|| 确实是极其不愉快的阅读体验,厌恶着不被人喜欢的自己,就如书中所说需要男人赋予的价值,通俗一些,大概就是在事业和爱情上取得双重胜利。厌恶着这样的自己,又无法摆脱不被人喜爱的痛苦。只能继续追问,继续阅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28363人评价)
作者: [日] 小林泰三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年: 2019-10-1
评语:11.3-11.4 好久没有这么顺畅地阅读了!这感觉也太棒了!神经质的诡辩,暗黑的迥异文风,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阅读乙一的感觉。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1713人评价)
作者: [日] 太宰治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8
评语:手机上读完的第一本书|| 太宰治说的都是我所想,哎。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0 (675人评价)
作者: 朱天心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1
评语:9.5-9.9 爱之夕颜也太让人心痛了吧,心痛到底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8 (22人评价)
作者: 葉蓁
出版社: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1-8-22
评语:2.27-10.3 【论文书目】非常有启发性,虽然有些地方也不太严谨,后期写论文的时候,估计还是重点翻阅书目之一!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5 (1498人评价)
作者: (日)太宰治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13-8-30
评语:9.2—9.4 太宰治为什么总能说出我的心声,那些在心理碎碎念无数次的想法,竟都跃上了他的笔尖。原来不是我脑子里装了少女漫,敏感无关男女。感谢故事里敏感脆弱的主人公,陪我走过一小段的现实之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6 (1131人评价)
作者: (日) 荒木经惟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年: 2015-9
评语:6.19 你离开后,杂草丛生,一切荒芜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9 (25人评价)
作者: 黃春明
出版社: 皇冠
出版年: 20000224
评语:台湾乡土作家代表人物 // 改编成电影:《儿子的大玩偶》《苹果的滋味》《我爱玛莉》《看海的日子》无一不是对台湾过分依赖美国的批判,借小人物之口,呼唤出本土的声音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0 (1077人评价)
作者: 王昀燕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4-9
评语:【论文书目】2.26- 从采访里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杨德昌!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891人评价)
作者: [法]罗兰·巴特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6-8
评语:【课程书目】薄薄一本书,其实核心的神话概念还是好理解的,但要吃透真的不容易!罗兰·巴特深受马克思和索绪尔的影响,用符号学揭秘神话,这些神话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为的、虚假的!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3 (5223人评价)
作者: [英] 约翰·伯格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9
评语:【课程书目】4.21-4.28 对阶级发起激烈的抗战,道破裸画背后一直以来的不平等,地主们不过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拥有物。对于广告和油画关系的看法也很精辟,迫使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消费观念。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1415人评价)
作者: 侯孝贤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8-5-30
评语:【论文书目】侯导讲座文字化。轻松好读,导演们最不缺的就是故事了。侯导的小津片单《我出生了,但》《父亲在世时》《晚春》《东京物语》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164人评价)
作者: (英)E.H.贡布里希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1987-11
评语:【课程书目】形式主义走向极端化后,贡布里希综合了前两者,提出了context(情境转向),如果要讨论一幅画,既要了解它的历史文化等内容层面的东西,也要了解线条、色彩等形式的东西,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观众。他认为绘画都是有一套图式的,但到底什么是图式,大概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就是还不知道是啥,hhhh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5 (44人评价)
作者: 罗杰・弗莱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4
评语:【课程书目】2.25- 形式主义,观赏一幅画,讨论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问题不是艺术批评,而是应该从画的本身出发,谈它的线条、色彩、构成......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1 (42人评价)
作者: (美)方闻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年: 1993-10
评语:【课程书目】中国画凝聚的是作者的思想,抒情的出口,灵魂的表达。中国绘画强调传承性,而不是西方的激烈反叛。绘画是文人士大夫之间的雅玩,是一种社交手段。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6 (831人评价)
作者: 巫鸿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6-1-1
评语:【课程书目】巫鸿老师的切入点确实有趣,读起来也不晦涩。“无数艺术品的首要目的并非观看”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5 (19人评价)
作者: 焦雄屏
出版社: 遠流
出版年: 1998-03-01
评语:【论文书目】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9 (42人评价)
作者: 白先勇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
评语:2.26-3.2 没有收录我需要的那篇,但还是大致看完了。有评论,也有追忆故人的悼文,写姐姐的第六只手指最为动人,那个年代那种文学的思潮,真的浪漫极了。还是那个细腻的白先勇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2 (559人评价)
作者: 宋子文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6-01
评语:【论文书目】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3 (4476人评价)
作者: 九鹭非香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6-8-1
评语: 2.14 苏甜,轻松愉快的玛丽苏时间。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K熵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