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改变我认知方式的心理学知识
查看话题 >利己的最高境界是利他
-
在职场生存要得人心才能有发展,所谓会得人心就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从下级角度看:希望有清晰的上升空间、能学到本事、获得机遇、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把薪资提上去;从平级角度看:希望能完成KPI,不要被甩锅或拖后腿,出个问题能被拉一把而不是背后踹一脚;从上级角度看:希望下属忠诚、身先士卒为领导解忧、最重要是把交代的工作做好。能从这些角度把工作考虑周全,就是所谓职场能力提升了(尤其是别人不愿意提升的能力,便有了稀缺性),那你的价值也就上涨了,以此观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即“渡人如渡己”。
其实我们生活当中也如是,当你帮了别人或只是善待了别人,都会觉得开心、有意义,它是治疗心理负面情绪的良方;而这些“小善”慢慢积累起来,你很难想象在未来哪个关键点上会有怎样的惊喜等待着你。那有些朋友会说了,这些道理挺好听,但是太不实际了,在现实生活中一是没心思做这些、自己都照顾不来呢,二是做了能有什么用呢、没准儿还给自己招惹麻烦。诚然,这两种说法放在短期来看确实存在,我刚回国的时候就是自己能乐呵就行,哪管外面世界洪水滔天,总是以自私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可能是因为回国前后受了很多苦,也感受到了世态炎凉,还被最好的朋友背叛了,所以我活得很冷漠,更关注自己是否高兴。但时间长了我会发现自己很空虚、没有生活目标,直到我兼职做家教想多挣些外快(一个老大哥介绍的他圈子里的富贵朋友),接触了几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发现ta们都正在经历着不幸的童年,有的有自残习惯、有的暴力易怒、还有的不爱表达有明显的厌shi情绪。起初我在得知ta们的问题后,怕担责任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得到ta们爷爷奶奶或单亲父母的免责授权后我硬接了下来(主要是有信用卡的还款压力),在相处的几年中,可能是我的成长经历就比较孤独(见我前面写的文章)我会把自己成长的苦楚与寂寞告诉ta们,所以孩子们便更容易接受我。我分别和几个孩子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也可能是ta们把我当成了父亲或老大哥),之后ta们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有说有笑的,在治愈ta们的同时我觉得也在治愈自己的冷漠与自私,我慢慢也变得充实与积极,后来考的那些证书也是在ta们改变我后,我才下定决心上进的,有时候渡人真是在渡己。而让我彻底从本质上改变的是两个拥抱,第一个拥抱是一个学生考过雅思后要去加拿大留学了,在国际机场分别的时候,抱我时他说:“X老师谢谢您,让我有勇气活下去,去交朋友,去珍惜自己的生命,以后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我都会积极面对的。”第二个拥抱是另一个学生大学放假回国,一起约了顿饭,饭后道别时,我转头刚走了几步,就听她大喊了一声“X老师”,我一回头,她就紧紧地上前抱住了我,说“谢谢您”,当时感觉特别幸福,好像做了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一样——我把孩子们的心找回来了。
从此,在职场和生活中,我总愿意明着或暗着帮助旁边有需要的人(但是有两个原则:钱的问题不帮、情感问题不帮,这两块都是人性陷阱。),哪怕是职位比我高的领导,或者兄弟公司的同事,我都愿意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我的名声慢慢在公司传开了,高层送我去封闭式培训作为奖励(那个培训非常贵、技术含金量也确实很高,每年只有一个名额,往年的参加者基本上培训回来就能升职),培训完我把材料带回公司复印了多份,再利用下班时间给公司里有需要的同事做免费培训,让TA们在工作中也能获益,虽然是自愿参加但二三管和基层同事都非常积极、每天午休或下班后大家都会往会议室冲去占座。有一天整好被总裁看到了,了解完情况后,才知道我已经给大家分批次培训了好几轮了(几个月了),后来这个行为又受到了总裁的特别奖励与表扬,也帮我坐上了最大部门的一把手(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合格也是必须的)。
就是在这些点点滴滴渡人的过程中,我完成了能力的提升、事业的成就、对自己的认知、对人性的思考、和人格的完善,所以,利己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利他;这种利己一定是一种积累,一种量到质的变化,直到层层蜕变、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认知升级,以及珍贵的友谊(现在最要好的几个朋友都是那时候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