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软件作坊的书评 (147)

叶卡 2009-01-12 15:03:39

争鸣来了——老曹如是说

http://hi.baidu.com/caoz/blog/item/51ee8a13486770d7f7039e2e.html 走不出软件作坊 2009-01-12 12:51黄一孟 小朋友犯了一个小错误,把他自己订阅的书寄给了我,是两本书,一本是“基业长青”,一本是“走出软件作坊”,这也让我有机会嘲笑他的阅读品味的机会。 “基业长...  (展开)
张凯峰 2008-12-26 15:09:13

我读这本书

抛却技术争论,去除浮躁喧嚣,这是《走出软件作坊》给我的感觉。也会有人会说这书名起的不符合软件开发的思维,说阿朱根本不懂软件开发,但内容这么好,谁又会对书名抓住不放呢? 博客连载成书,磨十年之功,阿朱端的是所有国内程序员的成长和梦想。大多数还在这个行业里打拼...  (展开)
无尽之眼 2009-04-19 07:54:12

读《走出软件作坊》有感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的副标题《三五个人十来条枪,如何成为开发正规军》,心里就觉的这是一本十足的IT小说书,但是读了几段之后,就放不下手了,很久没有看书看到欲罢不能的境地了,所以晚上一有空就读上几章,当然也不放过在等车和在轻轨上捧读的那一点时间,因为是部门公共书籍...  (展开)
joylite 2008-12-12 19:56:27

为什么?!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的更多的是为什么? 一. 为什么项目做不好? 既然是软件作坊,一般来说,都还是谈不上什么软件产品的.能说的,也就只有项目而已. 但是,为什么项目做不好? 在我的第一个项目中,带领10余程序员工作大半年. 得到的,不仅仅是客户的白条和责难....  (展开)
qintao 2009-07-14 09:43:26

从一个程序员到领导者转型

读阿朱的这本书感触蛮多,有些思想和内容在很早的时候就在一些资料就见到过,但是这些观点虽然都是很明显的,但是只有在自己真正经历之后才会明白其中的含义。 软件开发一个市场人员看上去很简单的工作,实际的复杂性可能是无法预测和想象的,在前期项目准备中可能公司的业务...  (展开)
采花贼欧亨利 2008-12-15 12:31:52

不错的项目管理+自我管理

书摘: -------------- 有很多网友特奇怪我为什么能有时间来写博客,甚至还能接受网友的IM交流,问我是怎么做到的。他们都觉得自己每天忙死了,相信我作为部门的头公司的高层,估计更忙的不见人影,怎么回事呢? 我总结了总结,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每天的工作主要...  (展开)
叶卡 2009-02-08 00:28:23

人,是人,真的是人——《走出软件作坊》摘录

http://blog.csdn.net/david_lv/archive/2008/05/27/2487553.aspx 写了《三五个人十来条枪 如何走出软件作坊成为开发正规军》(一)、(二)、(三)后,每篇都点击上万跟贴评论无数。 有网友评论我之前的几篇博文:分析的不错,方案似乎也很能解决问题!不过必须满足一个潜...  (展开)
airlink 2009-12-17 02:06:33

反过来读《走出软件作坊》的体验

阿朱描述了在软件作坊里面“混”出头来的技术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心态和做事方式。 的确是一本写实的好书。 这个“实”就是中国的现实,任何一位欲投身其中的青年都要认清这个现实,越早越好。 正面去读这本书,就是要准备像阿朱这样思考打拼。也可以反过来读这本书,如果付...  (展开)
judeyan 2009-02-15 15:51:47

很不错的书,4篇系列书评

读《走出软件作坊》-1 自以为看书不用做笔记,匆匆翻过一遍便能吸取其中的精华。其实我不能。 自以为可以把事业和感情平衡的很好,做到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其实我也不能。 那就一个一个来改吧。先来读读《走出软件作坊》这本书,每天把自己的心得写上来,看看自己究竟能学到什...  (展开)
在路上 2009-02-01 16:23:36

《技术领导之路》译者余晟:别做光鲜行业的蠢苦力

全原文地址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576.html 我很小的时候,在外出差的父亲给我写信,说“玩也要动脑筋”,这真让我头疼:玩就是玩嘛,动脑筋,那肯定是跟学习有关的,这怎么能扯到一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去找外婆评理。 父亲出差回来解释说:玩也要动...  (展开)
黑枪王荣格 2009-03-27 12:20:14

不管怎么样,半本好书也是好书

看完这本书已经一个多月了,其实很早就想写评论,可是拖着拖着就没写。忽然发现有些感想开始淡忘了,还是写一下比较好。 1.软件作坊不好吗? 在流水线思想已经泛滥的今天,作坊这种小规模的代言词让人看着就觉得要鄙视之,是非正规的代表(看副标题)。那么我来举两个伟大的作...  (展开)
叶卡 2009-01-08 15:05:37

支付宝冯大辉妙评:认清现实,积极打造“老板赚钱、下属满意的团队文化”

http://www.dbanotes.net/review/the_itch_of_software_workshop.html 如何走出软件作坊 记得看过一个数据,中国软件企业 50人以下的公司数量达到 70% 以上,规模普遍偏小。我想这 70% 中至少有 80% 还是小作坊的研发模式,"三五个人,十来条枪",有一部分企业偏居一隅,...  (展开)
在路上 2009-02-19 12:53:22

xtools创始人CTO李亚平的《走出软件作坊》书评

xtools是国内著名的saas提供商,李亚平先生也是国内的软件前辈,驰骋软件行业20年,xtools的网址是www.xtools.cn.非常适合国内中小型企业。 从《走出软件作坊》看阿朱 今天出差回来,收到阿朱寄来的《走出软件作坊》,仔细拜读之后,细细体验这个写书的家伙;首先声明一点...  (展开)
马克龙 2009-05-21 15:55:35

学会自省

熬了几个夜晚,终于看完了《走出软件开发作坊》,尽管我非身处管理软件开发领域。 但如同管理软件开发领域一样,我们在web应用开发领域同样会遇到客户需求反复修改、开发过程的管理复杂多变、开发团队难以管理等诸多头疼的问题。你所在的团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  (展开)
牛牛 2009-02-15 18:28:38

醍醐灌顶---阿朱是个用头脑思考的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刚看到《走出软件作坊》这个书名的时候,有点怀疑到底是不是值得读的一本书。毕竟自己写过一点小程序,也关注过IT业。但是在某个blog看到了推荐,所以决定还是要去看一看。 开始读,便觉得爱不释手。果然是本好书,我很赞同阿朱那种务实的笔锋,提出问题,并指出问题,并给出解...  (展开)
在路上 2009-01-03 17:16:40

刚才给一个网友回邮件,挺好的,对大家都有效

主动、最大化的做事、解决问题,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质量。这是人的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在团队中要通过积极做事,帮助别人做事,达到好的人缘,这是人的成功的第二步。 第三步,有敏锐的商业感觉,怎么做最赚钱,做什么最赚钱,怎么做能够使客户最赚钱,客户目前还...  (展开)
木子三水 2009-09-18 10:11:35

看到这么多的5个星,不得不怀疑国内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水平

我同时买了《项目管理之美》和《走出软件作坊》这两本书。本来,我只想买前一本。后一本,是我在JavaEyes讨论问题的时候,好几个人跑来推荐,似乎《走出》是灵丹妙药一般,只要我看了这本书,我所遇到的管理的,工程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想,既然大家这么极力推荐,我就买...  (展开)
叶卡 2008-12-26 20:40:15

笑来力荐:阿朱是个心智力量相当强大的人

http://www.xiaolai.net/index.php/archives/1981.html 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来自于他的心智。阿朱是个心智力量相当强大的人,这是我对未曾谋面的阿朱之印象——谢谢周筠老师送我阿朱的新书《走出软件作坊:三五个人十来条枪 如何成为开发正规军》(点击这里开始阅读该书博客连载...  (展开)
m33 2010-04-03 00:08:45

亲切到没用的一本书

这书描写为软件公司问题的时候就像在写你身边的那些公司,但看完却发现怎么没帮助啊, 来看看前面6节的内容总结和我的看法 1.技术总监和CTO的区别 技术总监光技术了得,光设计产品而没有将产品和公司战略发展结合。 CTO是在技术总监的基础上,并统管企业咨询实施支持,协调市...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47条)

订阅走出软件作坊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