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行家的书评 (19)

sun 2009-03-06 00:37:06

周密而谨慎的人物访谈 丰富而各异的专业生涯——【德】格特勒《寻访行家》读后感

2009年2月15日,从国家图书馆(白石桥)借阅到了2007年出版的、由德国作家加布里艾勒 格特勒著的人物访谈录《寻访行家》。该书介绍了德语区国家(包括德国、瑞士德语区、奥地利)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从职业妓女到理论科学家,从女兽医到刑侦生物学家,总共32位,他们来...  (展开)
沙门 2007-12-10 13:13:54

大开眼界

朋友在MSN向我推荐这本译自德文的访谈集《寻访行家》,在她推荐完之后10分钟内,我就在当当买了这本书。事后证明,这是年度最正确的读书选择之一。 最初的起因是多年前我作为学英语的读物读过一本叫《美国人谈美国人》的书,原文叫《Working》,也是一本访谈集,采访的...  (展开)
老海 2008-06-24 14:15:41

标本制作 展示还是毁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一次,你走进一家装饰古朴典雅的居室里,你看到一只豹子,叱着牙,前爪有力地扑向你,说不定你会打个冷颤,下意识地向往退去。站定之后,你再小心地看,这只有着好看斑点的豹子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一动也不动,他的动作,仿佛通过时间的工具在丛林里定格了。你准备抚摸,主人慌...  (展开)
Cōsti 2007-11-11 19:52:04

行家寻访行家

寻访行家是最近一直装在包里到处带着看的书。 这是一本对各行业中公认的专家所进行的人物采访集合,单看书名,就有令人期待的地方。那些多种多样令人想像不到,或难以接触的行业,突然就被拉到近处甚至放大了细节,挑逗着阅读者的好奇欲望。丰富饱满的采访内容,也借由着从业者...  (展开)
波姬 2007-08-16 00:39:34

职业妓女那篇很好看

职业妓女那篇很好看,在书店站着读完的。 一个72岁的女人,时不时去参加国际妓女代表大会,她有时代表瑞典有时代表法国,她组织了法国妓女大罢工,她举出古希腊时代妓女情妇在社会中的地位来佐证今天人们对妓女职业的不公平待遇,她生活艰辛,当把妓女作为职业,这个事情也显现...  (展开)
zGaso 2008-03-04 20:07:53

德国版《窥视工作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了太重要的部分。长时间的职业工作给人带来了荣誉也给人带来了习惯。甚至在与人交谈时也不离开他的职业。但工作并不是人的全部。每个人在职业背后都有自己轻松的一面,墙后面挂着的壁画轻巧的体现了主人的爱好...  (展开)
猫熊 2007-11-21 19:43:49

很好看的一本书

可读性强 翻译的好 资讯量大 对我而言缺陷是有几个人物写得简单了一些。 比如那个性工作者,她的生活可以拍好几部电影。 不过这也是为媒体作报道的通病,点到为止吧。 还是值得一看。  (展开)
一個人的卡拉 2008-07-06 23:35:14

人物访问行家

花了两个礼拜,终于把此书读完,期间不乏反复读了多遍的篇章. 丰富的人物及行业介绍,打开了一扇丰富的门.  (展开)
sugargloss 2008-07-04 17:30:19

德国GIG?

今天意外落到手里的书。。。。 翻了一下,还未细看。 想起了在美国看过的那本“Gig: Americans Talk About Their Jobs",应该是思路很类似的一本书吧? 看看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烦恼些什么,还满有趣的。 德国人跟美国人谈论起自己的工作,又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触呢...  (展开)
一個人的卡拉 2008-06-26 00:26:50

寻访行家的行家

寻访行家以介绍各类职业的行家为主要内容。 在中国,人物类访问稿多半枯燥并且毫无乐趣。 而本书的作者以自然生动的方式介绍各类行家,读来乐趣颇多。且文中对作者本人如何采访涉及很少,几乎让读者忘却访问者的存在。自然衔接,贵在娓娓道来,细节丰富,可见访者观察甚为细...  (展开)
戏作三昧 2008-04-25 11:54:27

给五颗星,因为太难得了

内容并不是精彩到必读不可,但是这种书实在太少了。关于各行各业的专家采访,淡然讲述自己的事业是如何。一个人一篇文,肯定是清汤寡水,不能指望太多养分的,但是看到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讲自己职业,做为一本书,实在很新鲜,做为我个人来说,这还是第一次见,所以不能不给五星。  (展开)
枉凝眉 2007-11-12 09:49:39

表里不一

一本既严谨又有趣的书。 不过我觉得书的整体装帧都不怎么样,甚至可以用枯燥无味来形容,这么精彩有趣的书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书衣呢?不知道德国版的是什么样?  (展开)
草原 2007-10-21 20:25:18

人物采访的范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买回去一有时间就看,实在太精彩啦,如果说一部电影描写的一个人物或一群人物的故事,那么这本书可以说就是32部精彩电影,由于人生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无论怎么来丰富自己的生命,时间都顺延消失,而不同人的生活或经验就是我们扩展自己知识的必要来源,本书做到了这一点,用...  (展开)
椰果奶冻 2013-08-07 23:22:50

《寻访行家》——借行家之眼看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世界之大,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行业、形形色色的人和五光十色的生活方式。 从随便哪个大都市的任意一条道路上走去,你可以看到高楼大厦上工人师傅被悬吊在半空,擦拭着明晃晃的玻璃外墙,OL小姐打着阳伞挎着小包优雅而急促地走过。面馆里的厨师数十年如一日地制作着面条,环...  (展开)
灰小瞧 2010-04-18 17:48:25

行行出状元

这是近期最棒的书,没法不绝对。 到现在我没去查作者是男是女,描写细腻,像女的,从不抒发感情,像男的。一般情况下,作者会去被采访人的家里和工作地点两个地方进行采访,如果说采访过于严肃,谈话过于中国装逼化,聊天是最好的方式了。力量可以通过细节的描写和道理的讲述散...  (展开)
Ry 2009-05-18 13:08:40

一半喜一半忧

这本书我通过杂志推荐看到的 新奇 稀奇 古怪满足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 我觉得笔者写的过于晦涩 人物传记采访,语言平实之外,再加上一些小故事小情绪 会有更有味道 个人之见。所以说一半喜一半忧  (展开)
拍拍走 2008-06-17 16:52:17

职业之异

值得看! 大部分人的大部分不眠时间其实都是在工作着的,不过多少人会耐心的去收纳提炼这当中的状态和情感呢?<寻访行家>做了这件事情.可贵的是透过这本书向我们展示的那许多或许此生都无法经历的异彩纷呈的人生,与职业相系的人生.  (展开)
无足鸟 2008-05-04 11:15:31

职业道德和良知

从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职业道德和良知,正因为有了这份职业道德和良知,所以他们能享受自己的工作,而我们身陷工作的诟病中,不敢放言,不能自拔,天天浑浑然  (展开)
邱小石 2007-08-10 12:02:36

多少要有点让人骄傲的东西

本书作者每月在德国日报上发表当代人物写真文章。本书收录了32位各行各业公认的专家,对比起社会与科学方面的著名人物,我更喜欢记录与采访的那些平凡行业里的实用专业人士。这些人里面,包括兽医、助产士、裁缝、排弹专家、鞋匠、设备工程师、污水管道清洁工等等。 如果一个人...  (展开)

订阅寻访行家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