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书评 (203)

obravo 2009-11-11 10:54:42

明明,明明,明明是充满魅力的人啊

我每一次看《论语》,都会觉得,我比较喜欢论语里的那个孔子:比起朱熹的孔子,要可爱多了,真实多了。他喜欢穿得体面,喜欢安安静静的发呆,喜欢有事没事发发牢骚,做一些每个老头都会做的事情。 不了解儒家的人,不了解孔子的人,往往会觉得,一个拥有万世师表盛...  (展开)
陌上萱 2010-07-27 14:28:33

有感于“从吾所好”

一直很难忘一篇短文:一个富翁在海边度假时见到一个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渔夫,商人的经济头脑使这个富翁忍不住问那渔夫为何不去出海捕鱼,没想到渔夫懒洋洋地反问他道捕鱼作什么——拿到市场上卖个好价钱——然后呢——再买大船,捕更多的鱼——然后呢——开渔场,当老板——然...  (展开)
夏莲 2012-08-28 16:09:47

论语取名

机缘巧合,最近手头在审的书稿就与论语有关。以此为契机,索性写一篇《论语取名》,与前文成一系列。 《诗经取名》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93422/ 《楚辞取名》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62460/ 写取名文章的发端,纯粹为好玩,我确也有些恋古,写得不亦乐乎。...  (展开)
白啊白啊白 2009-01-18 14:39:0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被誉“圣人”,也的确是有道理的,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其弟子整理编辑孔子的言论,便成了“半部可治天下”的《论语》。五千年来,多少丞相、帝王研习《论语》,想以此治国至千秋万代,并使其成为数千万欲球功名、衣锦还乡的考生的必考科目,成为了...  (展开)
lee 2011-12-11 17:05:23

读《论语》心得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成书于战国初期,集中地反映孔子的思想。 《论语》一书中,充满着哲学,诠释人生的真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表达就是“爱人”,即对人的尊重及同情心。“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4次,从中我们可以...  (展开)
哈哈哈 2013-08-10 11:05:43

说一处论语的缺点

论语哪儿都好,就一点不好,众弟子记录孔老师的很多话没有上下文,只有一个个的句子,很容易断章取义。比如,我以前以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是骂人的,然后我就想了,像孔老师这样的人怎么会骂人呢,前一段时间我搞清楚了,因为在其他同学白天学...  (展开)
枫沉言。 2012-02-28 23:03:31

《论语》小感

此为论语课的小结。教材为《论语》。 一学期,论语里的句子我们是分主题挑着学的,因此对于论语的把握并没有很细致条理和透彻,随便写下小感,算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吧。 记得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问我们选这门课的理由,当时我说了两个方面。如今,一个学期的课就要结束了,我...  (展开)
新加坡司令 2013-07-18 00:18:57

新壶装旧酒——论语今日谈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大成之作,通过语录体的形式,系统地阐释了儒家一整套的思想。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二十章结构严谨,不无逻辑,我深表赞同。我常觉得论语好比是一本传记,通过孔子这个主角和其他配角的一些对话,故事,经历,使我们能感性地认识孔门的思想。倘若按照宋儒的注解把...  (展开)
虾坨坨艺仔 2012-11-14 22:58:03

生命的需要

陈忠实的《白鹿原》里,有一位朱先生,每天都要晨诵,有一天早晨,总督派了两位差人送一份十万火急的手谕,三次请求皆被拒绝,连差官的愤怒都不屑一顾,无论怎样请求都只说:我在晨诵。 可惜王全安的电影里不光没有这一段,连朱先生这个人都给删掉了。 书中,陈忠实这样形容朱...  (展开)
愚人 2015-10-17 01:34:40

不必读《论语》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社科专业的文科生,念了十几年的书,竟还没有认真的翻过《论语》这本书,虽然介绍家乡山东时,常常把孔子这位世界闻名的 “老乡”挂在嘴边,试图增加家乡的“文化底蕴”,但是对孔子其人确实了解不深。这个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言人”的老头儿,究竟说...  (展开)
云遮寺 2011-01-25 17:15:32

孔门日常

如果不用一种严肃而合乎规范的语法来谈论孔子和他的《论语》,会否被教徒看作对孔门的亵渎呢?嘛,说来更为奇怪的是,孔子明明是一个有身体有信仰有才能更重要的是有趣的人,手下还带了一大帮五颜六色的弟子,怎么就被弄成了一个道德偶像雕塑起来坐在全国各地的孔庙文庙里接受...  (展开)
晓晖 2018-02-17 10:01:48

我读《论语》

01 大学之前,我对孔子的记忆都是来自课本。小学六年级,学了一篇叫《两小儿辩日》文章,印象深刻。中学时代,记住了许多孔子及其弟子说过的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道不同,不相为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君君、臣臣、父父...  (展开)
来二两假期 2017-06-08 23:16:59

《论语》听课手记

———————————————————————— 《论语》课堂期末作业。借鉴了前几位大神的书评。 ———————————————————————— 曾看过一篇谈论孔子的文章,说他出于“一种悲悯与责任感,背负着整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不停地追寻被遗忘的美...  (展开)
范叔 2015-05-21 21:46:54

《论语》全文精选及评注

最近读完《论语》全篇,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一下我的读后感,以免以后忘记了曾经读过这册古籍。先谈谈译者,《论语》从古至今译者繁多,作为现代人我主要参考了一些网络通货——译者不详。随后又细读了赵又春先生的博客:《论语》章句辨误80篇。赵老颇具“批判精神”,将近代的知...  (展开)
January沛纸 2020-03-08 16:10:35

回望三千年前的炬火(一)——感悟《论语》: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序 大约三千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一位从此为后世铭记的先哲:孔子。他用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与世界的混沌斗争着。他一身素衣,一头苍发,以渺小的身影,于礼崩乐坏、文明秩序崩塌之时,力挽狂澜,留下了传颂后世的句句箴言。中华文明的火种,是他,从周代贵族手中...  (展开)
沙欤@小号鲨鱼 2008-08-08 01:11:47

大同世界同不同

大同世界同不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后页> (共203条)

订阅论语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