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远人的书评 (21)

wizard 2005-09-03 22:26:52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这本书我花了挺长时间来阅读,很吃力,不在于文字的生涩,而是我总感觉把握不到作者的思路,在前后的材料之间找不到一条逻辑清晰的脉络,作者的思维跳跃很大,令我应接不暇。   与以往读过的史学著作相比,何伟亚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不再像多数史学家那样在历史的...  (展开)
蝴蝶风铃梦 2008-08-29 22:24:31

我读《怀柔远人》:一种"后现代主义史学"的视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以下简称为《怀柔远人》)是美籍历史学教授何伟亚(Jams L.Hevia)1995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史学著作.该书由邓常春于2002年译出,经刘明先生校正后作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阅读中国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于2002年10月份出版.从某...  (展开)
理一分殊 2020-06-25 19:19:41

邓欢:后现代史学的实践与反思——以何伟亚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为中心

原载 《史学月刊》2014年第11期 摘要:后现代主义既具破坏性又具建设性,它对历史学的挑战集中体现在对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和实践及其阐发的重要历史观念的批判,以及对历史主观性的强调,冲击了现代史学赖以存在的主要基础,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修正和思考现代史学研究中...  (展开)
Marktony 2009-03-02 16:34:40

“三跪九叩”与前清国际法秩序的建构——从法学视野解读何伟亚旧作《怀柔远人》

“三跪九叩”与前清国际法秩序的建构 ——从法学视野解读何伟亚旧作《怀柔远人》 Kowtow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 Interpretation of Hevia’s Former Work Cherishing Men from Afar in a View of Jurisprudenc...  (展开)
十日十月谈 2019-01-20 17:31:02

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只是粗略翻了一下,为了防止忘记,还是稍微做点笔记。 1、罗志田作的序,基本上勾勒了本书的基本框架与内容,并表达了自己对该书的总体看法、优点与缺陷,以及针对后现代史学对当下史学冲击的反思与建议。罗老师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站在一个较为公正的角度不偏不倚地客观认识...  (展开)
emily 2024-04-17 11:36:3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版

一些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的作者何伟亚于1986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本书根据其博士毕业论文《宾礼和清代晚期的国际秩序》(guest ritual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late Qing,1986)的主体内容修改而成。根据作者在序言和论文致谢的提示,其...  (展开)
马拉内罗倒闭啦 2022-07-30 21:39:0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版

重读与再看:后现代主义史学实践的得与失——读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 本书基本信息和“后现代主义史学”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Cherishing Men from Afar: Qing Guest Ritual and the Macartney Embassy of 1793)(以下简称为《怀柔远人》)是美国历史学教授何伟亚(James L.Hevia)于1995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展开)
SeventhMints 2020-11-05 09:13:0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版

一点体会

何伟亚先生对于“乾隆年间马戛尔尼访华”这一历史事件所传达的观念与我长期以来所接触到的,由费正清先生倡导的“朝贡体系”观念极为不符。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说是矛盾的。前者认为,当时的大清帝国在外交上保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由于英国在尼泊尔问题、商业利益问题等诸...  (展开)
ZIFI 2022-06-10 09:27:05

书评 |礼仪冲突与历史误解

看到名字觉得熟悉,才发现5年前读过。这里贴一部分读书报告。 一、内容概述 第一章阐述作者偏重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取向,批评现存的关于中国清朝对外关系的研究,并略述对下文研究有重要意义的论题。 第二章至第九章具体探讨史实。第二章研究中国对国内及对国外的政策,提供了一...  (展开)
禾茈 2020-08-11 17:19:3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版

读《怀柔远人》的一个建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怀柔远人》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何伟亚( James L. Hevia)的代表作,该书曾获1997年美国亚洲学会的列文森最佳著作奖。 要读懂这本书首先应该关注的主线是满清王朝多元化的广阔帝国及其对外政策,也就是宾礼,以及18世纪的英国文化、政治语境与对中国的认知。作者最终把两大帝国...  (展开)
叶子黄又绿 2018-11-05 08:37:01

中文译者的翻译水平还不如何伟亚

这两天有机会翻了翻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翻译的错误超多,而且文字很不通顺。请注意,不是说何伟亚的翻译错误多(确实不少),而是中文本的翻译错误更令人惊讶不已,某种程度上何伟亚给译者背了黑锅。 有些地方译者的基本英语水平都不过关。比如第83页(对应英文版第80页),原文...  (展开)
梦与鱼飞 2023-11-30 11:26:0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版

历史解释也是一种权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史解释也是一种权力。长期以来清帝国在马嘎尔尼来华事件中的反应一直被西方史学界塑造为一个没落的、闭关的、愚昧的帝国表现,这也是西方为自我侵略塑造合理性的一种选择。 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革命党也继承了这样的叙事结构,其根本既来自于西方理念的影响,也有为自身推...  (展开)
梦与鱼飞 2023-11-01 16:05:4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版

走出帝国主义迷雾

书的最后一章,为我们剖析了马嘎尔尼来华使团在英帝国和西方历史叙事中的变化。马嘎尔尼引以为豪的中西关系可以理智交往的一面逐渐被放弃,中国人和中国体制落后麻木反而在进一步放大,最终乾隆皇帝的信也被断章取义,中国的冥顽不灵成为西方武力开关的重要原因——这是典型的...  (展开)
绪野 2021-11-26 23:31:11

为解而构的“宾礼体系”——读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为解而构的“宾礼体系” ——读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曾经国内关于马嘎尔尼使华这段历史的占主流叙述模式:英国人马嘎尔尼为了通商出使中国,因不愿对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其要求遭到自傲于“天朝上邦”的...  (展开)
觉今非又昨非 2020-04-28 12:03:15

失败的辩护?对何伟亚“乾隆不闭锁”的质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在190页试图驳斥乾隆闭关锁国、自高自大的观点,主张上谕中的“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匹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  (展开)
镜像中的冰水湖 2013-05-28 09:36:52

实在不能理解,100年前雍正就按照国际礼仪与俄国交往,为什么他儿子不懂

看中俄关系史,雍正两次派使团出使莫斯科,恭祝沙皇即位等。 使团在面见沙皇时候,还对沙皇磕头。 为什么到乾隆见英,反而感觉盲目自大呢? 实在不能理解,100年前雍正就按照国际礼仪与俄国交往,为什么他儿子不懂。  (展开)
孙益 2020-10-30 12:32:4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版

笔记

“1911年清朝垮台之后,中华民国政府似乎毫不犹豫就接受了北大西洋帝国主义强国规定的外交形式。同时,马嘎尔尼使团和磕头问题也不再是强大的亚洲帝国之间的现实的政治议题,而终于成为历史。” 把一切行为两分的阐释模式,如“死气沉沉的东方与生机勃勃的西方”很难不说这也是...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1条)

订阅怀柔远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