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Santiago Ramon y Cajal:给青年研究者的忠告

benshuier

来自: benshuier(怎样理解过去) 组长
2008-12-26 15:05:3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SciurusAnnie

    SciurusAnnie 2008-12-26 15:36:17

    读完了之后发现自己有几个倾向会时很严重... 唉...

  • 贾不许

    贾不许 2008-12-26 16:16:41

    mark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8-12-26 16:16:50

    [内容不可见]

  • 做梦的猫

    做梦的猫 (We can not escape history.) 2008-12-26 20:15:43

    很有意思。

  • 青年哪吒

    青年哪吒 2009-01-10 23:41:46

    contemplators; bibliophiles and polyglots; megalomaniacs; theorists. 至少这几点我是有的,哈哈哈哈哈

  • 賢良

    賢良 2009-01-11 00:41:29

    反省ing........

  • kiki

    kiki (倒计时) 2009-01-11 13:11:33

    崩溃中……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2-01-07 17:37:21

    [内容不可见]

  • Never_L

    Never_L (改变自己,亲疏随缘。) 2012-01-07 20:05:03

    很明显白天看完了学术专著晚上回来实在看不下这么长的帖子

  • higherthanyou

    higherthanyou 2012-01-07 20:59:16

    Ls,这段文字本来就是针对专业科学工作者的忠告。如果你不是,当然可能会有不适! 不管你有没有崩溃,反正我是崩溃中~~~ orz

  • higherthanyou

    higherthanyou 2012-01-08 01:15:29

    但是另一方面文章的观点是功利主义的,而且过于分割现实。即便是科研工作者,怎么就不能把科学当做缪斯,把科研作为一种审美和享受,而非完全只是探索和追求成功。可以作为自省的参考,但也不应不必作为原则。

  • 幻叶子-猫瞳

    幻叶子-猫瞳 (一生懸命) 2012-01-08 01:55:20

    contemplators; bibliophiles and polyglots这就是我哈哈~~~ 赞ls观点,我们的社会已然太浮躁,已然追求结果胜于过程,追求力量胜于美,追求成功胜于爱悯,作者有没有考虑到,一些学者对于学术的热情,将科研作为缪斯的执着和享受,感染了更多人从事科研(至少我很幸运地被我的导师感动),不过这篇文章还是有些意思,想找西班牙文的来读读,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不得不承认读原著胜于读译著...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7-12-20 12:22:37

    [内容不可见]

  • 路人甲

    路人甲 2017-12-28 19:35:46

    中好几枪。 用这段话稍微安慰一下自己: 刚才我们的观察,好像把不适合的人,说成无可救药了。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这种不适合的状况,并不能应用到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因为家庭的压力,或者是因为社会环境的残暴压力,不能够自己控制生命的方向,因此所从事的工作是被外在环境,所强加上去的。这时候他们的心灵还是很有弹性的,一旦环境许可,他们应该立刻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向。他们可能在一个他们所不喜欢的科学领域里面工作,好像是从他们喜爱的心灵家乡里被流放在外,他们还是可以努力拯救自己,让他们的工作变得非常有效率。内心里要积极地决断,下决心争取高远的目标,去寻找一个喜欢的工作方向,以适合他们自己的才能。这个工作的方向很适合他们,因此可以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注在上面。在每一个科学领域里,难道没有一个很快乐的绿洲,在那里一个人的精力、智慧可以有快乐发挥的余地吗?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8457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