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国内公立学校的“愚化”教育?

王永晖

来自: 王永晖 组长
2011-12-28 17:14:00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2-28 17:18:4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659&do=blog&id=522774 圣诞快乐 ● 孩子教育的几点认识 本帖一直有感,又因为这篇博文而发: 『博主王春艳:所以我会跟儿子说,大部分事情你都能自己想清楚,而且只有你自己真正想清楚,所以尊重你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如果别人想对你发号施令,或者想要你听他的话,不管这个人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老师,他需要说服你,或者感动你,或者你信服他,总之你若是感到你不喜欢,你要尊重你的感受,思考你的感受,想办法解决他。』 这点是很关键的,目前针对国内情况,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把孩子搞“笨”,在我看来,只要不“笨”,最终肯定能成为杰出人才,因为其他的家长/老师,把他的同龄人都主动地搞“笨”了,所以,有幸不被搞“笨”的同学,自然就胜出了。 我们数论这几年出的年轻人,好些都是农村出身,是不是就是这个原因,可能还需要再过几年看看,因为,从现在开始的大学生,就是“学而思”培训兴起之后和新课标兴起之后的学生了。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2-28 17:29:22

    我今天上本学期高代最后一堂课,最后讲到考试的时候,说明了只考第一、二、三章,第四章不考,下学期才考。 同学们很多人都欣喜非常,反映唧唧喳喳起来。 总共3节课,我用了2节半的课做了大学新生过渡主题的回顾,还好,90人的班级,听着我的长篇大论,没有一个人唧唧喳喳,我的演讲水平能达到这样就可以了,至于他们是否真正在听,我自己真的没有谱,很难猜到他们全班人的反应,平常了解的那些积极分子们当然没问题。 这就是“愚化”教育下的反应,过于注重考试,这样的反应,就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我跟他们说了其中的道理,说大家要成熟,分数不再是衡量一个成年人的标准,第二次开始说考试的时候,终于没人露出笑容,装也得装成熟点吧。 由我这样一个在大学阶段极不成熟的人,来指教学生们要成熟,本身就是一件很搞笑的事。 这不是因为同学们经过了“愚化”教育,是因为什么呢? 如何避免愚化教育,其中一个道理就是我刚写的博文, 如何在公立学校教授小学数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143&do=blog&id=521748 就是去教最基本的东西,尤其是只考最基本的。最基本的东西,就不容易出那些“愚弄”人的瞎把式。 教改,美其名曰加进了很多东西,花哨的东西。实际效果,在公立学校里,很可能是增加“愚化”教育的程度。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2-28 17:37:12

    这个问题,春艳文章中引用的费曼,费曼在传记中也写过一些关于他自己的教育案例或教育经历,其实表达的也是,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把教育搞成“愚化”。 但看看我们周围的教育实际,很多家长/教师,把教育就当作是“愚化”。 做作业,家长陪同时的心情和语气声调,是监工,而不是怀有着探索问题的心情,这不是“愚化”,是什么? 所以,春艳的孩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要不出什么意外,有个不愚化自己孩子的妈妈领着,做正确的事,那未来自然能从同龄人中露出来。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2-28 18:02:56

    愚化教育的另一个表现是,家长/教师对待孩子恋爱的问题,年轻的时候怕他们早恋,结果孩子大了,30岁还没有对象,心里更着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我们为什么有这种愚化思想,西方社会为什么没有,原因何在,就不上升到抽象层次,大家就事论事即可。 我今年虽然带了大一新生,但是没有揽下班主任的活,实际上也是做了些班主任该做的思想指导工作。我如果以后有空,真正去当班主任的话,一定会推动学生们开班会。就两大主题: 1. 为什么上大学。 2. 怎么谈恋爱。 同学们这学期开的班会太少,我看了很急,趁着最后两次课,将本来的答疑研讲时间,分别开了两次小班会,说的还散,主要是第一主题。 我的同事,并不是很赞成第2主题,他们巴不得同学们大学四年都不谈恋爱呢,这其实也是“愚化”的思想表现,期望这种“愚化”,能够产生数学家,人都愚了,还能做出什么样的数学。

  • 物理天平

    物理天平 2011-12-28 21:47:20

    学生小朋友给我的留言,我未经她的同意在这里作答,因为我知道她会同意的, “ 老师,我觉得现在我不能驾驭自己的生活,越长大事情越多,反而没有了以前的踏实和独立。读研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少,好像大家都很忙,我反而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了,不想和人打交道,没有了那种很阳光很上进的感觉 ... “ % ———————————————————————————————— 首先需要道歉的是,我总是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仔细思考问题,我需要别人的激发,需要别人的感染,需要别人的赞美,需要别人的反对,需要别人的怀疑,所以虽然有时走路时,坐车时,做饭时,会偶有感慨想要记录分享,但等有时间坐下时,却没有了感觉。毕竟总是很忙很忙,忙得只能在网上瞎溜达,不能整理自己的思想,哈哈!所以很多时候,我许诺别人要写的感悟总是不能完成。 所以只能就着问题,随意展开思绪...... 我的回答可能不是个好回答,可能不很符合问问题人的状态,但是是我遥远和最近的感受,同时也是主要针对这些追求成功的学子们。 我可能点到的很多东西,都应该是长篇论述才能说清楚的,但我只能祈求你的心有灵犀了。 % ———————————————————————————————— 这是非常很正常的现象,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每个人都或早或晚,或长或短的有这段经历,所以爱情和家庭的重要就在这里。 圣诞期间的在加拿大认识的新朋友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很多事以家为单位的,我们一家三口在这里,自然很容易被这样的聚会邀请,而一些单身朋友的聚会也会把我们排除在外,不是不喜欢你,或者和你不够亲近,是因为总会担心场面会不合适你的出现,尴尬了你或者别人。所以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有没有家就会成为划分人的一个依据。虽然西方国家要平等自然很多,但其实也还是有那么一点点。 加拿大这边的华人分两类,一类是事业和家庭都比较成功的,孩子房子车子一切正常,一类是家庭或事业还没搞定的,(虽然我知道这样划分很不应该,但我主要是想提醒年轻人,正常的家庭是上帝给我们设定的社会单位,不要轻易以为自己可以不籍靠家庭就能获得某种享受。)我的感觉仍然是家庭非常的重要,一个没有家庭的人很容易会走向偏执或者抑郁。 我总的感觉是,人在大学之前,总是有很多密友,之后就渐渐少了很多,其实很多原因是,那些可以做密友的人,都渐渐有了自己的爱人和家庭,所以自然有了可以忙碌的对象了,没有了单身俱乐部,就少了很多朋友间的指点江山的畅快淋漓。 人生中总有一些问题,当一个人解决它们都要采取很复杂的方式的时候,他或者她就会渐渐远离这些事情,而这些事情中很多是保持健康心态所必须拥有的。如果过长时间的远离,身心往往很难保持健康。 比方说亲密接触,比方说诉说和倾听,比方说吃饭或穿衣,家总是一个最 cost-effective 的单元。当然,不像家的家庭不在此列。 一个人总会有很多时间,因为可以简单吃饭,自由作息,集中精力工作,所以单身的人总是可以有很多安排,总是有很多想法,总是可以轻松熬夜,或者轻松出行,人生总是需要这样一段时间内封闭或者解放一下自己(封闭和解放也可以是同义词),对工作和学习有利。但是这段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了,心理很难保持健康。因为如果没有爱和家的羁绊,人就会心中没有平安,只有焦急。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迷茫了努力的方向,总会莫名的焦急,总是看着自己大把大把浪费的时间,就会心慌,于是就会盲目的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用在自以为是的事情上,因而丢失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而家就是这样一种形式,你为了顾全这个家的形式,你总是需要很多付出,有所付出,自然有所回报,只是很多人不觉得。有孩子,才会有哄孩子大把大把消磨的时间,你就不再为时间的流逝而焦灼,你会学会享受这种付出。这也是责任心的回报,因为很多你以为很重要的事情以后你会觉得不那么重要,很多你觉得很浪费自己才华和时间的事情,正是给你思考和成长的恩赐。你如果没有对家庭孩子的责任心,就会丢失掉很多上帝赐福给你的东西,这些东西你丢了,你都从不知晓。 举例说明,我现在处于出于对你的爱和责任心试图回答你的问题,就会沉淀我的思考,提升了我的心灵,很享受,应该肯定不是浪费时间,虽然我还有一堆文章没完成。哈哈。 总之爱和责任心真得很重要,人生是长跑,只要你坚持向上向善的,你的努力都是有意义。 抱歉我没有能力展开,点到为止吧,最后总结是: 人活着,最有价值的意义当然是创造,但是可以绝大部分人只能是传承,作为父母,传承人类的基因,作为社会成员,传承文明的每一个细小单元,虽然我们现在中国人太多了,但是我以为我们每个人仍然要负起这个作为人的基本使命。 % ———————————————————————————————— 当下,如果你还没有爱人和家庭,那你要学会跟不同的人在不同层面交朋友。人都是不同形式的丰富的人,你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得到你所有的满足。所以你需要不同的朋友。 我有的朋友是孩子教育的朋友,有的朋友是买衣服的朋友,有的朋友是锻炼的朋友,有的朋友是工作的朋友,有的朋友是思想的朋友, …… 很多朋友是可以交心的,但你很难找到一个另外的你,那个和你在所有方面都心灵相通的朋友。 而正是这些不同的朋友,会给你不同的体验和帮助。你真正学会了尊重和爱不同的人,你才能享受尊重和爱的过程。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2-29 20:23:55

    『我总的感觉是,人在大学之前,总是有很多密友,之后就渐渐少了很多,其实很多原因是,那些可以做密友的人,都渐渐有了自己的爱人和家庭,所以自然有了可以忙碌的对象了,没有了单身俱乐部,就少了很多朋友间的指点江山的畅快淋漓。 』 我的文档,则是猜想未来社会的教育,将以家长社交为基础,从而也满足了成年人的社交需求。 我把这叫做,自治+共享的精神,我的文档是把它作为假设,成为逻辑出发点的。我希望,我们中国社会,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率先进入这个文明阶段。

  • 物理天平

    物理天平 2011-12-30 06:12:53

    同意,希望能参与其中。

  • 北方天使

    北方天使 (back) 2011-12-30 11:36:40

    是啊,愚民教育绝对是系统地有计划地执行的,独立思考的人在这个框架下也不可能显得卓越或者在卓越之前付出的成本已经耗尽了其抗争的决心。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83372/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2-01-06 18:26:45

    中小学老师是如何被逼“疯”的 http://wyy91.blog.sohu.com/196538399.html 『百分考核中占最大比例的是考试成绩,学生的成绩好,老师的百分考核成绩也高。』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2-01-25 17:50:15

    春节期间,爷爷奶奶来京,儿子喜欢给他们上课,但是上课内容却是“考试卷子”,要是这么下去,儿子肯定会被这种“意识形态”给毁了。 正确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呢? 朗诵阅读,戏剧表演,手工科技。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77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