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后作业的时间安排

王永晖

来自: 王永晖 组长
2011-11-22 14:18:1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1-22 14:25:25

    我在这篇博文里 家庭教育一定要跟学校教育反着来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143&do=blog&id=503343 把小孩子放学之后的时间活动安排分为三类: 第一类,孩子需要自主自由的活动,这一点在学校教学中很难保证,孩子们必须跟着老师的节奏来,回到家里,必须有自主自由的活动了,这第一类活动的时间要保证住。 第二类活动,则是家长参与的课外教育活动,不能跟学校教学内容重复,一般都选在亲子阅读上,儿子上学后,这一块儿明显被大大压缩了,现在要重新做起来,因为毕竟上学了,亲子阅读,还可以跟书法和绘画练习相结合。 第三类活动,才是学校布置的作业,这一块儿,其实占用时间并不多,但是因为家长忧虑心比较重,往往在心理上就排挤掉了前两类活动。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1-22 14:37:22

    当时 2011-11-1 我在博文继续写道: --------------------------------------- 我准备把它的时间节奏改改,我们以前是放学后先去公园等处玩,然后吃饭,吃完后做作业,之后再做点亲子阅读之类课外活动。 既然作业本身所占时间并不多,难度其实也不大,我看完全可以放到晚睡前的最后阶段,半个小时就能做完,然后上床睡觉。 这样的好处是,孩子自主自由自愿的学习活动时间,就可以连成一片,不至于被作业时间插入而干扰,孩子在之前学活泛了,之后再做作业就势如破竹,否则,之前一直在那儿较着劲,重复整个一天的活动,并不好。 -------------------------------------------------------------------------- 结合这一阵的实践情况,可能需要细微的改动,即,第一类活动--自主活动,在时间上肯定是先于第三类活动--做作业,而第二类活动,则有些适合于紧接着第一类活动,有些则可以放于第三类活动之后。 所以,这里稍作一个整理,供以后实践之用: II-a. 家长布置与督促的参与性活动,自由度较大的,放置于第一类活动之后,如: 亲子阅读,亲子游戏(武术)。 II-b. 家长布置与督促的参与性活动,工程度较大的,放置于第三类活动之后,如: 书法(双钩),数学(百格计算,逻辑狗)。 活动的自然分界线是晚饭,可以继续一些II-a类活动,让孩子也有个过渡环节,然后再做作业。 当然前提是晚饭不是特别晚,作业不是特别多。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1-22 14:51:28

    整理小结一下: 1. 下午4点放学后,户外活动,公园或校内小操场。 2. 5点45-6:00到家,晚饭前画画,自制书,属于自由自主活动,这一阵反而没有要求看视频,光忙着画画、做书了。 3. 6:00-7:00晚饭,每天不是完全一样,取决于下班时间,周四比较特殊。 4. 亲子阅读,还可以考虑把孩子的外语课程放到这个时间段,饭后进行外语课程,比如看会儿光盘,如果当天有外教课程,可以考虑5点半就开饭,适当提前一些。 5. 作业时间,一定要控制在40分钟之内,大人参与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之内,后者也是一个心理影响,让孩子逐渐养成不依赖大人做作业的习惯。 6. 亲子指导,百格计算,逻辑狗,书法(双钩)。 6个阶段,正好对应周易六爻,可能这种对应是有道理。

  • 能改名字了吗?

    能改名字了吗? 2011-11-23 01:08:40

    我们目前的周二或者周四安排是 4:00~4:15 走路回家 4:15~4:30 点心 4:30~5:30 自己画画或者做自主练习(周二)、练习钢琴(周四) 5:30~6:30 出门接老二 6:30~7:30 吃饭洗碗(这里可以请两个孩子参与)。 7:30~8:00 洗澡(老大自己有20分钟的ipad时间) 8:00~9:00 读书认字,一般认两个生字,读一本汉语书,一本英语书,书由孩子自主选择。 (这里要留出专门给老二的时间,让他自主选择跟我玩什么;然后做以老大为主导的读书)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1-24 13:01:03

    一天中,孩子应该有多少时间的户外活动,才能保证住孩子健康的发展,不知道是否有科学的研究数据。 学习肯定是消耗脑力的,脑力消耗了,身体发育肯定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的。我带大一学生,他们这一代,比我们这些上一代应该吃得好了,平均身高应该高一些了,不过感觉体质精神上,并没强出我们这一代有多少。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1-24 13:08:19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儿子顶多每天有1.5~2小时的户外活动,这个量倒底够不够,从儿子的体质发展上看,我觉得还是不太够的。 下午4点后活动,能玩1.5小时,之所以更多地去公园,而不是家属院小花园,就是因为公园很大,孩子跑起来后活动量要大得多。 另外一个想法是,每天晚上给孩子按摩吧,一边按摩,一边再让他数数,即用触觉的方法来数数。之所以想这样,就是觉得体质锻炼方面还是不够。 按摩当然也要花时间,我自己认为,可以把其他的学习性课程消减,挪出来给按摩用,这样都是值得的。 试试看,大人能不能坚持下来。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2-23 13:14:28

    目前,超出学校课堂内容的部分,主要集中在: 1. 户外活动结束之时,一定要做一下“跳绳”,儿子协调性较差。我还经常跟儿子玩 “太极棒”,“太极球”,儿子现在练出劲来,我都觉得很大,真是总有意外的惊喜,儿子协调性差,但劲一点都不小。 2. 作业结束之时,一定要做一下,百格计算和书法双钩。 3. 刚在淘宝上订了一下《千字文,土生说字》,儿子在学校里学了弟子规,既然已经会背了,就不妨拿这些东西让他练习认字吧,儿子马上就7岁了,也可以开始稍微正规地多认识一些字了。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2-23 13:20:01

    『5. 作业时间,一定要控制在40分钟之内,大人参与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之内,后者也是一个心理影响,让孩子逐渐养成不依赖大人做作业的习惯。』 为此专门又买了国际象棋的专用棋钟,一定要把大人辅导参与的时间控制住,否则孩子将来就学“疲”了。 『4. 亲子阅读,还可以考虑把孩子的外语课程放到这个时间段,饭后进行外语课程,比如看会儿光盘,如果当天有外教课程,可以考虑5点半就开饭,适当提前一些。』 这一块儿,阅读做得少,上了小学之后,亲子阅读反而大大减少了,我始终认为,亲子阅读,不应该在睡觉前做, 应该放在尽可能靠前一点的时间段里。 可以考虑,是否把“千字文”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时间段上,作为亲子阅读结束时的一部分。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2-25 19:04:19

    我对作业的态度,还是赞成应该有的,不能一味否定,有些作业,可能在我们大人眼里非常枯燥,意义不大,但谁知道呢,是不是小孩子在起始阶段确实就需要这样的训练。 这方面,需要教育的真正研究和统计,但是,我们家长也不可能等着研究结果出来才有所为啊,面对这种态势,采用“中庸”的态度,我觉得是为上策。 比如今天是周日,妻子要有临时性工作,早晨走的时候,把学校里留的看拼音写看汉字的作业,交给我督促孩子来做。 儿子忙着做别的事,自编考卷,玩滑板车,弄模型,这些也都是学习,我不能因为督促他做作业,反而否定了他这些主动,也就更为深入的学习,只能等待他的劲儿,玩得差不多了,再开始督促他做作业。 他明确跟我说,不想做作业,我的回答是,我们可以现在不想做作业,但是需要等待,等待到我们想做作业,在等待期间,就不能干别的事了。 所以,这既符合了我在文档中说的教育原则,应该允许人具有不想干就不干的权力,没有逼着他立刻做。但是,我又没有完全放弃,让他看到我尊重他的否决权的同时,也同时尊重我的否决权。 大家一块儿等待吧。 结果没有超过一分钟,儿子就不再等待,开始做拼音作业了。这个作业过程中,我都是在陪同,这种情况下,不可过份强调“独立”,把孩子撇在那儿一个人做,因为实际情况就摆在那儿,教育理念应该有合适的表达方式,培养孩子独立精神的教育理念是对的,但怎么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则不可教条主义吧。 我的办法就是,跟孩子约定,做作业时,他求教的次数不可超过20次,即划4个正字,其实就已经把态度传递过去了。 一页A4纸上,上下分两个部分,都要做,我们做了30分钟。这仅是周五留下的作业的一部分而已。 可能有的孩子做的快,已经在学校完成了,儿子是在周五中午午饭之后,加班完成了一部分,这是剩下的一部分。 我真的希望,我们教育系统能够传递下来一种比较成熟的经验,让家长们相信,这么做,就是正确的,那就做吧。 现在的情况,似乎不是这样,连我们这样的大学教授都迷惑,家里就有一个北大中文博士,一个山大数学博士,那普通人又能怎样呢。 作业问题,看来是中国教育界的大问题,需要有一个清楚的解决。全盘否定,说小学生不要有作业,这种答案太简单,也太盲目了,算不上台面,(重点)小学也根本不会去施行,真正需要的,是更为细致,更为令人信服的分析。

  • 物理天平

    物理天平 2011-12-26 05:02:33

    我觉得也不能教条,作业真的不算什么坏事情,关键很多人把它做成了坏事情。 博士都搞不定的事情,别人更搞不定,为了防止走一个极端,只能走另一极端。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1-12-26 21:09:29

    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我记得自己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还偷偷地不做作业。也就是说,老师也不检查,检查者是小组长,跟我关系很好,就放水了。 我这一代,89级大学生,是中国最后一代免费大学生,难道之后,中国的教育就改天换地了,让我们重见小学的时候,完全跟当年不一样了。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2-03-10 12:47:41

    2012-03-10 12:32:07 王永晖 孩子的学习,应该遵循“自由、自主、自愿”的原则。如果在学校里很难达到这个原则,那么回到家的作业,就应该尽量满足。 原来以为教育发展了这么多年,应该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对照一下现实,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像做作业这种最基本的问题,那么多师范院校里教育系的教授们,都不知道有什么成熟的研究。 最近,儿子的“气”喘过来了,又开始放学后跟我散步时讲故事的习惯。这是我们去年9月份回国上学后,就中断了的。不过因为回到家还有作业要做,所以这个习惯目前也不完整,以前都是,讲完故事后,回到家是要画画的,现在后半过程就给免了,代之以看英语光盘或做作业。 我们看看,能否尽量给孩子恢复起来。 儿子现在对待作业的态度,还算可以,达到了“自愿”的层次,愿意做作业,可能一个原因是他已经融入了学校生活,还是愿意去上,那么前提自然是要把前一天的作业做完。 “自主”的层次则还不行,必须要大人陪同,大人是全副精力陪同,也就是说,陪同的时候,大人要关注他,不是边陪边干大人自己的事。 这对儿子是必须的,符合他的实际情况,慢慢引导,将来才能养成他“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面对那么些作业,让孩子一个人面对,我认为并不合理。 譬如,儿子做作业的时候,会发生: 1. 写着写着,想到别的事,开口问大人。 2 写着写着,突然有点愣神,停顿在那里一会儿。 我们的做法是,在孩子开口问大人杂事的时候,一定不要接他的话,有问题做完作业再说;愣神的时候,则要允许他可以楞那么一回儿,只要别干别的事情就可以。 大人在这个时候,往往不必采取指令性语言,比如说什么赶快好好写作业,其实很简单,把他现在正要在做的那道题,或那个字,再念一遍,孩子的精神自然就回过去,接着写了。 目的都是养成他集中精力的好习惯,习惯就是习惯,需要时间来养成,在这个时间过程中,大人是应该帮他一把的。 这个活,主要是妻子在干,还好有一个充满奉献精神的妻子,否则就麻烦了。 这些作业,如果从成年人的角度看,也许并不多。但是,数学做半个小时,语文做半个小时,加起来就一个小时了。实际上,光写生字,7个生字每字一行,儿子就要写半个小时,因为认真,所以写的慢,时间就长。 所以,做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容易能降下来,我们只能想些花絮,穿插在做作业中。目前主要有: 1. 先做算术作业,再做语文作业,做算术作业之前,先用华德福的拍手数数方法进行热身,另一种可能的选项是用德国的逻辑狗热身,但是考虑到儿子的具体情况,还是偏于身体节奏感的为先。 2. 语文作业有“同步阅读”,教育改革者们的本义在现实中变成了加重孩子们的负担,我们有那个时间,其实完全可以去阅读更好的书籍,而不是“同步阅读”课本里硬凑出来的篇章。同步阅读的时候,儿子愿意加进表演的过程,生动一些了。 3. 如果作业做完之后,还有时间,会让孩子练习书法,上学期是用铅笔“双钩”,这学期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用毛笔写。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如果是我当年的话,我还是觉得应该用铅笔“双钩”。 最重要的学习层次,“自由”这一层次,在目前的架构下是很难达到的。 “自由”的层次,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也符合学习的心理学,王元先生有篇访谈: 自由生长方能育精英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143&do=blog&id=525400 “自由”状态下的学习,是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即孩子们是用整体性思维去学习,而不是把学习内容割裂开,掰开了揉碎了,一个个一点点去学。 后者,割裂式的学习方式,虽然可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学会,但是我自己认为,不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我自己有点这个想法,相当于把孩子们给教“傻”了。 当然,整体性的教学方式(复合式学习方法),也有缺陷,就是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智商高的,家庭投入多的,才有可能吧。 我想给儿子动用这种教育方法,但是,在实际中实行的还不多,主要是没有能力做这么大的投入。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2-03-11 17:20:33

    我在上面表达了这样的想法,觉得那种割裂式的教学与思维方法,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可能并不好,知识是学会了,但很可能把孩子越教越笨,所以就是想给自己的家人提个醒,留个心。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2-03-16 11:50:41

    语文作业是比较难办的,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对当前的教育最不满的地方,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很多好的教学操作,我们不可能都在回家作业时完成,最主要的,还是应该在学校完成。 语文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阅读”,通过“阅读”,来形成整体性的、复合式学习方法,可是看看语文教材,就很难达到这一点,公立学校也不可能采纳整体性的、复合式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是有危险的,不一定能让所有学生都学好,掌握住最基本的,认字,写字。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认字,写字”,公立学校只能采用割裂式的教学方法,说通俗了,就是不以阅读为纲。 说实在的,语文教材上那些文章,水平还是挺次的,相比于外国的童话,中国的成语与历史故事,后者拿来作为孩子的语文教材,其实更佳,这样就能以“阅读”为纲,认字和写字,不过是穿插其中的复合式活动。 这是我最不满意公立学校的一点,如果我儿子再表现的天才一点,很可能我会让他退学,按照我这种办法来学。 我在想,即使儿子不是天才,但智力也不差,若是能按照整体性复合式的教学方法来学,将来的学术差异会有多大,如果差的倍数太多,那还是应该想法试验一下的。 数学作业的时间安排,已经在另外一个帖子说了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563748/?start=100&post=ok#last 我们现在的语文作业,在时间上很难安排好,只能勉强去给学校教育补缺,所以确定的是两个重点:阅读和书法,书法做得还行,阅读的时间则不太够,也很难展开成复合式教学。 这里试着想想,语文作业的时间步骤: 1. 写生字(学校作业) 2. 听写(学校有要求) 3. 背诵(古诗,学校有要求) 4. 读课文(学校作业) 5. 阅读 (实际上是亲子朗诵,孩子还无法自主阅读) 6. 书法 (画画+形线画+书法) 每一步的时间不一定是均匀的。第6步的画画,正好可以尝试接轨上第5步的阅读,把故事内容画出来。形线画在书法之前,很有好处,其实就相当于练习“中锋运笔” 林曦:书法学习的建议和片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3253ff01010oes.html “ 林曦:中锋基础练习的最佳教材当然是《峄山刻石》,掌握中锋的同时还能兼顾造型能力。如果没问题,那么接下来可以选择一个隶书来解决提按的变化。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再就可以选择一个楷书,或是行书长期练习。” 那么,如果我们引入形线画,就把中锋和造型能力练了,是不是书法练习的时候,其实就不用《峄山刻石》和隶书了,然后就可以直接去练楷书了。 儿子寒假参加了家属院内晋唐书法的学习班,共8天,练的是楷书,没想到对楷书的毛笔笔势就已经有很好的掌握了,本来以为他身体协调性不好,所以上学期一直让他练的是“双钩”,可能还跟幼儿园最后一年,我们使用了小巫博客上介绍的复合式语文教学方法,绘画水准因此有很大长进有关。 我们在书法教学时,还应该更注意给孩子多元化的选择权,我自己认为,这本来就应该是“美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多元选择,就没有“美”。首师大的书法专家,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指点儿子时,也跟我们提到这一点,要让孩子自己去“选”字,选自己喜欢的字去临摹。 我以为很重要,就是符合这个道理。我自己也在练自己的“臭”字,已经把一个字练了一个学期了,昨天妻子见了,说写得挺好的了,问我什么时候练下一个字,估计还不到火候,还得接着练。 (这位首师大书法专家的类似的好几个关键性教学方法,林曦的博文中并未提到)。 不过,从这些练习里,我也看出,自己相比于儿子,没有书法的天赋,我练的那个字,好是好了,但是缺少灵气和气势,这是天生悟性造成的,恐怕跟练习无关,没想到,儿子这方面还是有些悟性,有些字,不仅仅是好看而已,能有味道,或者说沟通天地之“势”。 这方面,家长要做的是,一定要注意整理孩子的“好字”,不妨剪下来,积攒下来,供他以后研磨,这本身也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2-09-29 23:19:23

    http://bbs.liyueer.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380&extra=&page=1 08年7月话题:就我个人情况说说蒙氏孩子和中国现在的教育环境可能会有的冲突 这篇帖子很长,稍微浏览了一下。我知道蒙氏教育在理论基础上是有问题的,蒙氏孩子出的问题,跟这个理论本身有偏差是有关系的。 当然,这个帖子里的做法,也不完全是蒙氏,也有贴主妈妈自己加的东西。其关键性的一个“错误”就是,孩子如果希望享受到自由,应该靠自己来挣,而不是家长的随意赋予或权力关系。 比如说,我儿子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享受到那个贴主幼年时妈妈给的权力呢,必须是天才。 很多中国家长犯的一个错误是,把孩子当作天才来养,要么或严,要么或宽,归根其实都在这里。 但是,绝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不具有足够的学识,能判断出哪个孩子是天才。 所以,其实都是瞎忙乎,人类就是在瞎忙乎中进步的吧,太谨慎了也不行。

  • 梦的河流

    梦的河流 2013-01-03 13:14:16

    一天中,孩子应该有多少时间的户外活动,才能保证住孩子健康的发展,不知道是否有科学的研究数据 一天中,孩子应该有多少时间的户外活动,才能保证住孩子健康的发展,不知道是否有科学的研究数据。 学习肯定是消耗脑力的,脑力消耗了,身体发育肯定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的。我带大一学生,他们这一代,比我们这些上一代应该吃得好了,平均身高应该高一些了,不过感觉体质精神上,并没强出我们这一代有多少。 ... 王永晖

    [内容不可见]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3-01-08 19:19:14

    最近快考试了,老师也布置了更多的作业,孩子平常只需做一个小时,现在搞到要做2个多小时。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把做作业的时间用来阅读,那一个孩子几年下来会有多大的收获啊,但是现在却用来做作业。 如果按照我的教学九大环节的设计,作业在学校做,回家不留作业,或者说回家的作业就是阅读,对孩子的促进肯定是更本质的。 那么,现在我们怎么做呢? 我只能跟儿子规定,你如果不想完成作业的话,爸爸妈妈不会批评你,老师如果批评你,爸爸妈妈会安慰你。另外,你每天做作业如果超过一个小时,那么超过一小时之后,爸爸妈妈不再帮助你回答问题,你自己解决,并且超过九点必须睡觉,不准再做作业。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3-01-08 19:48:58

    http://bbs.tianya.cn/post-767-25378-1.shtml#fabu_anchor 建一个不做作业的学校,可行否? 我写了一个天涯帖子,请大家踊跃去那里交流,为了我们的孩子。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3-01-09 11:14:51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317987/?start=0&post=ok#last --------------------- 荤兔子 2013-01-08 14:29:12 发言一下,看未来是否可以以我作为一个案例来挖掘从而对各位家长有用。 为什么会觉得可能会有用? 一,因为我发现各位家长自己没有很多“小的时候被物质奖励”的亲身体验(如果其实某家长有,但是我漏看或还没有看到,那请不妨告诉我)。但是,我有体验,而且是在中国社会中属于比较极致的“被物质奖励”的体验。 二,因为此帖中至少一些家长也是deep practice类型的人(是的,我也喜欢薛涌的那本书),所以可能对各位有用。我认为:展现和挖掘一个案例,往往“deep”了才会真的有用。 三,我已经成人,而且37岁了。那么,如果观察我这样的样本,是不是更能看到“物质奖励”等机制的长期效应?但是,特殊的是,我和大部分的35岁之后的成人有些不同:大部分的中国人,在这个时候基本上不会在性格、心智上、世界观上这些本质的东西上有大的改变了;但是,我对自己的过往经历反思并不断改进,体验着接受当下的自己,同时能够改变自己身上一些“本质”的东西,在35岁之后,我改变很多。也就是说:我没有让自己“定型”。不过,这也许也是一个好样本:为什么这个人会和大部分人不同? 我的“被物质奖励”概况: 从小学阶段开始,我的零花钱就是我自己“挣”的 —— 用日常考试成绩,每日作业成绩来挣。比如,日常考试中获得第1-3名可以挣到钱,从第4名开始扣钱。作业也类似:可能100-90分可以挣到钱(这个的阈值是否是90分我不记得了),更低的分数开始扣钱。这个机制持续了很多年,一直顺利运转。 我目前背景: 我今年37岁,女,已婚8(?)年,无子女,国内某名牌大学计算机系98届本科毕业,毕业至今一直从事IT相关行业,目前从事部门经理工作,定居北京。 ------------------------------------------------------------------------------------------------------------------- 你的案例,其机理已经在我的文档里讨论过了,即,日常的例行的,兴趣或内容不丰富的,可以使用计件奖励机制。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3-01-09 11:15:37

    荤兔子 2013-01-08 22:07:21 『不过,这样的奖励机制,还是培养不出科学家和创新人才的,所以我们家不用,更深入的情况可参看我的文档吧。』 王教授,我理解你的意思。 『很奇怪,既然你没有孩子,为什么还要关心幼小教育呢,纯是为了“对自己的过往经历反思并不断改进”么。』 有这个原因,也不纯是。主要是下面3个原因,其中第三个原因最重要。 1)好奇心,对人这个复杂体的好奇心。 2)对自我认识的渴望,比如,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造就了不同的人,这往往就引到了成长背景上。 3)自己非常喜欢看“儿时故事”的小说、博客。所以,就越看越深。至于为什么喜欢看?其实就是看了觉得好看。小时候父母也会给我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从那时候起就爱听“儿时故事”。也许是潜意识里在找童年的被爱被关注的感觉?我不肯定。这个为什么,有些深了,我说不好是为什么。 不能对各位家长有帮助也没有关系。谢谢你们的文字,我很高兴看到它们。 =========================================================================== 王永晖 2013-01-09 11:09:59 好,不过你为什么不问我呢,那么你们家是否会奖励孩子做作业,何种方式? 我转到下面两个帖子里去吧: 小学课后作业的时间安排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661503/ http://bbs.tianya.cn/post-767-25378-1.shtml#fabu_anchor 建一个不做作业的学校,可行否? 首先,我们并不对孩子作业的成绩进行奖励,不过我们家确实有奖励,因为如果没有适当的奖励机制,儿子做作业会比较拖沓,浪费时间。 所以,我们家就在做作业的时间上做文章,规定每天作业的标准时间为1个小时,如果少于一个小时,比如20分钟就做完,就奖励孩子40分钟时间钱,那是他省下的时间。 然后这个时间钱可以用来: 1. 我们家规定晚上7点以后不准看视频,但是如果哪一天他特别想看,情况也确实允许,他就可以动用积攒的时间钱,来看他喜欢和我们也同意的视频,如英语光盘。 2. 如果他特别希望我们给他讲故事,他现在已经大了,应该能够自己阅读了,但是亲子互相朗诵还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靠这个机制再收回一些他的时间钱,当然,如果是我们特别想给他讲的故事书,可以不收钱。 3. 他如果哪天不想上学了,过去我们采取的是延迟满足策略,本周一不想上学,那么做好准备下周一可以不去,现在则还可以进一步要求他用时间钱来购买一天的6个学时,当然,在家也得学习。 不过,说实话,我认为更彻底的改变,是回家不留作业,所以专门开了那个天涯帖子。为了达到这样一个具体的目的,实际上我们需要教育方法的一个系统工程。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3-09-16 12:45:35

    上学期开始,北京市小学生的作业就少了,这学期国家教委出台规定了,不过孩子回家还是有作业,还得花时间,实际上,只要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形式性就比较强,这是另外一话了。 我们准备这样子做: 4点放学后,回到家一般都要吃个小点心之类的,再去操场运动。我们准备在中间插入“书法练习”--15分钟(书法老师的约定,可能不严格,关键在于日积月累出感觉),回到家,先喝杯水,然后“书法练习”,书法练习完了之后,再吃点心,然后再去操场活动。 操场上活动的时候,因为现在孩子都大了,以前打五花炮的时间很少,反而是我打的很多,现在我就把自己打五花炮的时间缩减,用来督促孩子,至少30分钟。分为几个环节: 一、五花炮 1. 自由打,即打的都不像五花炮,都没关系; 2. 随便打,不用很标准,但是还得是按照五花炮的四种动作来打; 3. 正规打,按照五花炮的标准打,但是老师不纠正,或者指点了也不用重头做。 4. 标准打,只打来回一遍,但是如果错了不符合标准的话,要重新从头打。对标准的掌握尺度,可以宽一点,一次(甚至一周)只抓住一个要点。 二、双人对抗 1. 对练,对练是指按照套路来双人对练,如上下昆锤,拗式锤,三脚猫。 2. 对打则是不按套路,自由打,有泡沫安全剑和太极球太极棒,非常安全。 三、压腿、跳绳、踢腿,作为结束活动,而一和二,则可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顺序。 如果把这几个环节做齐,30分钟是不够的,所以可以适当删减环节,但是最后的第三环节,则还是要做一下,数量可斟情减少。 这样子,户外活动还有半个小时的自由玩耍时间,也许可以有些天自由时间稍多些,有些天多练一些,根据情况调整,但不能都没有,关键是要有。 5点40左右回家吃饭,晚饭后,6点左右,则还可以看一部英语片,最近在考虑Discovery,儿子似乎挺喜欢中央九台的,我以前总是想在英语片之前,让孩子做一下百格计算和背九九表,后来还都是在晚上,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忘,倒不一定是不能执行的原因。 所以,我准备把百格计算和背九九表,放在孩子看英语视频之前,做完了再看,不做不能看。 7点以后,作业和阅读,如果作业比较少的话,就可以把晚上的时间多用于阅读,也就不用因为百格计算和书法这样的练习而打扰了阅读时间的整体感。把百格计算和书法练习,从晚上提出来,似乎更好,让晚上的时间更轻松了,用于惬意的阅读。 晚8:00-8:20 启动睡觉程序,刷牙洗脸,儿子如果在这个时间段睡觉,早上接近7点的时候一般都会自然醒,如果再晚到9点,就一般做不到,要靠大人来叫了。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3-10-19 23:00:53

    这个帖子里以前设计的环节,在实际执行中还不是很贴切,基本上能保证住晚8:00-8:20 启动睡觉程序。具体的环节顺序,还有待优化。 I. 书法练习:10-15分钟,准备放在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喝一杯水之后,吃早饭之前,刚开始试做的时候,可以为了上学时间好安排,不妨先放在吃早饭之后,如果成熟了,再接着看是否放在早饭之前。 美国有些公立学校,是学生到校后吃早饭,就比较符合我这种设计,有点养生的味道。 书法,有助于清气上升,排出浊气,早上在喝完水之后做,再吃饭,对身体也有好处,我自己是已经实验了一年多,觉得其实孩子做也好。 再一个理由是,不能将所有的活动都挤在晚上,那会把脑子都挤麻木的,早晨适合“背”这一教学环节,书法练习即属于此类,而且是身体小动作,不像剧烈运动,不可以在吃饭前做(书法正好适合在吃饭前做),先把气清化了,再吃饭,对成年人肯定是好,对小孩子,晚吃饭十分钟,也不可能有什么害处。 夫人有个担心,害怕时间太急促,认为书法需要心静,早晨太急。实际上,我已经在家里悄悄地实行了这个政策,如果早上有时间,不能用来看书,只能写字(硬笔)或画画,现在将之改为书法(软笔),是有依据的。 另外,凡事关键在于养成习惯,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习惯养成了之后,就不会再觉得仓促,心情缓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感觉,而感觉,基于更多的是习气/习惯。 工作坊的月月,早上的时间也较多,有半个小时,其实也可以用来练书法,不过月月妈觉得,孩子要上一天的学,坐着,所以这半个小时,她就让月月用来练功,锻炼身体之类,这方面,她应该再向我们工作坊的武术家魏巍老师请教,找到最合适早上练功的内容。 我自己的建议是,早上比较适合做瑜伽类,或武术中抻筋拔骨的动作。实际上,对于月月来说,或许也可能将时间做分割, 1. 晨起后先锻炼 2. 洗漱后喝杯水 3. 练书法 4. 早饭 实际上,我自己就是这么练的,而且加了一个0. 晨起后大便,里面有些细节,此处不多述。供月月妈参考,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夺。 我们讨论班的一位数学院士老师,年纪大了喜欢书法,每天早上要练一个多小时的书法,他跟我说,现在体力不行了,练了书法后,就感觉累了,我跟他说,谁练了一个小时书法都会累。 其实,如果这位老师,按照这种做法,可能就不会累了,就因为先练书法,再吃饭。 II. 五花炮--武术锻炼,下午4点放学后户外活动,以前是想着在户外活动一开始的30分钟,让孩子练五花炮,然后他们再自由玩耍,但实践中,孩子们更愿意放在户外活动结束阶段,这可以理解,因为孩子们在学校的自由太少,先得过完自由玩耍的瘾,才能再接着做规范性比较强的活动,如武术。 所以,我经常把武术环节也颠倒过来,先是对打,对练,然后才是套路练习,因为对打更接近于自由玩耍。 最后是压腿和跳绳。 户外活动的时间,每天肯定是能坚持住的,4:00-5:45,五花炮的时间,则有少有多,孩子少的时候,则我自己练就多,反之则是看机会可以,孩子那天兴趣较多,或者有其他可以借口的机缘,就让孩子多练一些。 工作坊的“娃娃”,挺辛苦的,每天坐车上学,单程就1个小时,车里只能听英语了,其实坐车是“苦”享受,没车的生活,才是幸福。 III. 百格计算,基本上能做到,背九九表,除法口算,百格计算(一张加法,一张乘法),具体时间段本来想放在吃饭后,看英语动画之前,但是执行的不好,主要是吃完饭后,血液都到肚子里去了,还是需要歇一歇。 目前孩子很多时候还是有学校作业,所以,百格计算往往放在学校作业之后,如果学校作业较多,超过八点,就不做了。 所以,百格计算,如果没有作业的话,自然是看完光盘后第一个要做的事,然后是阅读,如果有作业的话,则跟数学作业相结合,放在数学作业之后完成。 IV. 阅读. 实际上,这是我认为课外校外最应该做的事,作业只是老师为了追求业绩,真正长远的积累,还是在于阅读。如果再加上复述的方法,阅读还可以增长智力,尤其是工作记忆力,这是真正对现代脑力工作有用的记忆力。 可惜,阅读一直被作业时间挤压着,阅读是要占时间的,不可能像书法那样只有15分钟,这也是我极力想把书法练习放在早晨的又一个原因,晚上的事不能太多,要让给阅读。 这里面,百格计算和书法练习,占的时间都较少,10分钟-15分钟,但是两个最好不要放在一起,免得互相挤占大脑,别看两个时间都短,但若放在一起,就不见得短了,而且本来内容就不一样,凑在一起不合适。 五花炮时间较长,对打--对练--套路--压腿跳绳,一般能有30分钟,有时候多点,有时候则少点,看情况。 英语视频和阅读复述,占的时间是最长的一类,60分钟,当然,遗憾的是,往往阅读会被学校作业排挤掉,但阅读,其实是最重要的学习积累方式,悖论。 是为记。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3-12-29 14:10:26

    儿子现在是小学三年级,作业比较多,语文尤甚。 我妈妈当年教我的时候,很重视三年级这个阶段。到了我儿子,恐怕也得是这个规律,做作业一定要认真,平时为了完成作业,可能会有点匆忙,但到了周末做作业,时间相对充裕,就得更认真一些,不能为了完成作业而光求速成。 同样是写作业,学习,方法不同,效果可能会是非常不同的。 主要是要把握住训练孩子的大脑,字不会写了,我们要让孩子再想想,三年级了,很多字其实已经不算是生字,孩子的第一反映是不会写,但是让他再想想,想上一会儿,他就又有可能写出来。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的是大脑的规律。 这样子学习,用脑就会越用越聪明。 反之则把孩子教笨了。每次都是不会就看,一次不行来二次,二次不行来三次,反而把孩子越学越笨。应该给孩子们一个理念,处处留心皆学问,既然这些字以前学过,见到了也能认出来,写的时候若不会,就应该想一想,而不是立刻看答案。 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来源于这些可操作性的教学细节。 下学期,我们准备把孩子的学习做得更认真一些,对于作业,不要追求做作业完成的速度,尤其是在周日,既然我们已经在公立小学中,那就得正面应对它的挑战,三年级下学期,要舍得把时间花出去,我们现在能够保证住体育锻炼的时候,因为作业时间的挤占,会损失掉阅读和看光盘的时间,但这是没办法的事了。 凡事有主有次,既然三年级下学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周末写作业,只好多投入些时间,按认真的要求去做,不要光想着做完作业就可以去游玩,结果质量总是上不去,反倒将来会花更多的时间补课。 所幸的是,儿子还是很愿意完成作业任务,真正执行起来就相对容易得多,关键是要到位,写字的握笔姿势要到位,听写汉字要到位,尤其是后者,要跟锻炼孩子的大脑相联系,要得法才行。

  • 能改名字了吗?

    能改名字了吗? 2013-12-31 11:53:25

    这个小学二年级老师的要求是每天的作业时间二十分钟,不管量,只管是否集中精神二十分钟。 周末假期肯定没有作业。

  • 能改名字了吗?

    能改名字了吗? 2013-12-31 11:56:48

    这个州的体育要求导致孩子一周有四天体育课,最后一天没有体育课,但是星期五有自由课外活动时间,结果是孩子上课时间全部要穿运动鞋。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4-01-02 00:26:00

    这个州的体育要求导致孩子一周有四天体育课,最后一天没有体育课,但是星期五有自由课外活动时间 这个州的体育要求导致孩子一周有四天体育课,最后一天没有体育课,但是星期五有自由课外活动时间,结果是孩子上课时间全部要穿运动鞋。 ... 能改名字了吗?

    非常好啊,国内是不能做,因为场地不够,话说是海淀区重点小学,但是两千多个学生挤在一个不大的校区。

  • 能改名字了吗?

    能改名字了吗? 2014-01-02 01:54:00

    非常好啊,国内是不能做,因为场地不够,话说是海淀区重点小学,但是两千多个学生挤在一个不大的 非常好啊,国内是不能做,因为场地不够,话说是海淀区重点小学,但是两千多个学生挤在一个不大的校区。 ... 王永晖

    好像每个州的要求不一样,我们以前的学校就没有,现在好像是有规定的时间,例如每周的体育课有多少小时之类的。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4-10-06 09:52:51

    这里把最近的想法整理一下,除了以前的顺序外,目前做的课外加强训练,集成如下: 1. 形线画,如果有时间,之前可以让孩子做自由画。这里的形线画,不是从艺术角度出发,主要是锻炼左右对称,为了不复杂起见,一个线条最多有3个圈,左右共两条对称。 2. 练字,这里主要是指晚上作业,所以练硬笔,用樱花针管笔感觉较好,早上已经练过毛笔/。 3. 听写生字。孩子小学四年级了,可以并且应该把2500个汉字都突击一下了。英语单词则还不着急只要局限在课本上的就行。听写生字的时候,每个单字/单词写在小纸条上,听写完后,将小纸条用磁扣固定在白板上,拼成点格构形,边界用白板笔画出以突出显示。 4. 握手数数。 5. 九九表和百格猜算,九九表之后做几个除法来活化,百格猜算之后做几个两位数级别的乘法猜算来强化视觉计算能力,这个时候要用笏板,使得孩子的图像注意力不集中在脑海而集中于掌心上面。 6. 回到白板上的点格构形,复习刚背过的生字。 整个阶段都需要注意握笔姿势,尤其是第1、2、3阶段。这里面的练习,我认为是把人的基本智力都练到了,即,猜算,忆筛,搜像。形线画求对称,和练字临帖都有求“像”的内容。

  • 王永晖

    王永晖 组长 楼主 2014-12-09 09:51:46

    重新整理了一下,把数学跟听写分开: I. 背九九表的程序 1. 背九九表,正背倒背,当熟练之后,让孩子在背的同时,加练拍手,例:三四一十二的拍手方法: 三(在上丹田水平面两手合拍鼓掌),四(在下丹田水平面两手合拍鼓掌),一十二(在中丹田水平面两手合拍鼓掌两次)。 2. 活化 背完九九表之后,有几种活化的方法,可以接着立刻进行: a. 除法,整除,或者带余数的除法。 b. 百格猜算。最多做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即可。 c. 多位数跟多位数的乘法口算,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下,让孩子掌握手诀算法,这样肯定就能做到5位数的运算,视时间和孩子意愿而定题数,两到三道亦可。 II. 听写的程序 整个听写过程中,都要求孩子使用正确的执笔姿势,集中训练,平时上学或做作业的时候,则不做要求或不做严格要求,期待靠孩子自己提醒自己。 1. 准备好纸张A8卡片,相当于把A4纸折四次后所得,让孩子在单面上画形线画,要求左右对称,从而训练孩子大脑三大基本智力的搜像能力。 2. 听写生字生词(汉语或英语),听写的时候,在下面说的A4配型纸上写,如果有不会的生字,则再在A8卡片上写,一面为刚写的形线画,另一面为生字。 3. 一分钟速写,每次计时一分钟,孩子采用正确的执笔姿势和运笔之法写字,计时意味着快速,在写得可以的前提下提高写字速度,根据孩子意愿确定次数。 4. 握手数数,练习的也是记忆能力,跟下一步有内在的联系,这里面蕴藏着一种广泛的记忆能力/方法,此步为声音格式,下步则为图形格式。 5. 白板建塔,将A8卡片按照格塔方式搭建,心理学上称作“双N回”,形线画那一面露在外,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再用一张空白卡片在外面遮盖,从而不仅仅要记生词,也要记形线画。 熟练之后,可将第5步的建塔和开塔分为两步,建塔放在第4步之前,稍微错开一点时间,从而提高开塔的难度,跟真实的学习就很相像。 我们在家练习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更好的纸笔配型:如:铅笔配铅画纸;樱花针管笔配A4双胶纸或牛皮纸;钢笔配手工纯竹浆毛边纸;签字笔配宣纸。 III. 古诗背诵 每个学期30首诗,30首诗若能熟练背下来,则一次共计会为4分钟。从新学期开始,逐渐增加背诵,直至最后30首诗,每次都要重新背已经会的古诗,特别熟的古诗只背一遍,再次的背两遍,新诗可以想背多少遍就多少遍,一次古诗背诵的时间,视孩子意愿与时间充足性。

  • tracywxd

    tracywxd 2015-01-26 13:39:13

    一定继续写啊,我对你的家庭教育方法实在太喜欢了,以后我也要运用这些思路在孩子们学习上。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的确需要父母做更多的付出和心思。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77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