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电视剧创作)笔记

于栀屏

来自: 于栀屏(真假文艺检查机。)
2021-06-25 23:19:10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6-25 23:32:39

    一、《羞耻》(挪威版) 之前我倒是知道这部戏很火的,但是一直也没有看,我通常不是很看好太火的剧,因为大热的剧多多少少套路的成分会比较多。不过因为它是挪威出品的,影视工业的气息应该不会很重,所以一直保有期待。看了第一季之后,只觉得评分太低了些,这种剧至少应该有九分的,不知道为什么豆瓣友邻对好剧反而格外苛刻。目前我还有第二季没有看,所以先不细谈,等第二季看完之后再做一下详细的笔记。

  • Emmaaaa

    Emmaaaa (知足且上进) 组长 2021-06-26 00:10:49

    好有趣的笔记!期待!

  • 苏苏的笔记本

    苏苏的笔记本 (鲜衣怒马少年时。) 2021-06-26 09:32:32

    期待!

  • 旺仔小馍头

    旺仔小馍头 2021-06-26 20:03:24

    想问下楼主,第八条和最后一条是什么意思呀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6-26 21:06:48

    想问下楼主,第八条和最后一条是什么意思呀 想问下楼主,第八条和最后一条是什么意思呀 旺仔小馍头

    最后一条其实是我们老师用来警醒我们的话哈哈。实际上是在说,在了解了剧作法的情况下,我们在写剧本的时候,判断自己写的戏在不在统一性上、是不是在做戏剧动作,其实最直观的判断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如果我们在写戏的时候对自己产生了疑问,拿着剧本去问老师、问别人自己写的这个对不对、必不必要,那么这场戏肯定就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心里是清楚剧作法的,如果写的是真的对的,我们的心里就不会有这种疑虑。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6-26 21:11:50

    想问下楼主,第八条和最后一条是什么意思呀 想问下楼主,第八条和最后一条是什么意思呀 旺仔小馍头

    第八条还挺容易理解的。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电视剧里有那种段落,一些人物会坐在那里和别人讲自己从前的辉煌事迹,在这些段落里,讲故事本身并不是作为戏剧动作出现的,编剧只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了解他的人物的过去,因为这段内容里不存在戏剧动作,所以自然不是戏。说白了这其实只是编剧的自嗨。不知道你是不是学这个的,我这样说好理解嘛……

  • 旺仔小馍头

    旺仔小馍头 2021-06-26 21:18:31

    第八条还挺容易理解的。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电视剧里有那种段落,一些人物会坐在那里和别人讲自己 第八条还挺容易理解的。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电视剧里有那种段落,一些人物会坐在那里和别人讲自己从前的辉煌事迹,在这些段落里,讲故事本身并不是作为戏剧动作出现的,编剧只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了解他的人物的过去,因为这段内容里不存在戏剧动作,所以自然不是戏。说白了这其实只是编剧的自嗨。不知道你是不是学这个的,我这样说好理解嘛…… ... 于栀屏

    最后一条懂了,本专业同戏文,很惭愧毕业以后搁置了一年多已经记不太清戏剧动作是什么了,能麻烦楼主再进一步解释一下戏剧动作嘛😅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6-26 21:21:39

    最后一条懂了,本专业同戏文,很惭愧毕业以后搁置了一年多已经记不太清戏剧动作是什么了,能麻烦 最后一条懂了,本专业同戏文,很惭愧毕业以后搁置了一年多已经记不太清戏剧动作是什么了,能麻烦楼主再进一步解释一下戏剧动作嘛😅 ... 旺仔小馍头

    哈哈哈所以果然需要经常复习。戏剧动作的解释参考第三条,我觉得那个解释是最具体的。

  • 旺仔小馍头

    旺仔小馍头 2021-06-26 21:25:37

    哈哈哈所以果然需要经常复习。戏剧动作的解释参考第三条,我觉得那个解释是最具体的。 哈哈哈所以果然需要经常复习。戏剧动作的解释参考第三条,我觉得那个解释是最具体的。 于栀屏

    第三条已看,戏剧动作是说塑造出一个人物形象以后,根据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自然而然生成的人物行为,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嘛?😅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6-26 21:42:19

    第三条已看,戏剧动作是说塑造出一个人物形象以后,根据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自然而然生成的人 第三条已看,戏剧动作是说塑造出一个人物形象以后,根据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自然而然生成的人物行为,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嘛?😅 ... 旺仔小馍头

    嗯……其实不太对 人物形象是由人物做出的戏剧动作决定的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6-26 21:46:22

    第三条已看,戏剧动作是说塑造出一个人物形象以后,根据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自然而然生成的人 第三条已看,戏剧动作是说塑造出一个人物形象以后,根据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自然而然生成的人物行为,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嘛?😅 ... 旺仔小馍头

    在我们写戏的时候,你的人物做了什么样的动作,就代表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他平时的行为和状态其实是不重要的。戏剧动作揭示人物,因为我们做构思的时候肯定是先想好人物的戏剧动作然后才确定人物的形象的。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6-26 21:52:53

    第三条已看,戏剧动作是说塑造出一个人物形象以后,根据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自然而然生成的人 第三条已看,戏剧动作是说塑造出一个人物形象以后,根据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自然而然生成的人物行为,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嘛?😅 ... 旺仔小馍头

    第三条其实是在说人物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戏剧动作,也不算是戏剧动作的定义哈哈哈。还是我的解释偏颇了。其实戏剧动作是指,通过人物做了一件什么事,这样一个表面的设计,来达成我们的目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根本上戏剧动作是在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戏剧的统一性服务的,我们让人物做出的一切动作都是在指向我们剧本中的统一性,是为了完成整出戏而服务的。

  • 旺仔小馍头

    旺仔小馍头 2021-06-26 21:57:17

    第三条其实是在说人物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戏剧动作,也不算是戏剧动作的定义哈哈哈。还是我的解释 第三条其实是在说人物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戏剧动作,也不算是戏剧动作的定义哈哈哈。还是我的解释偏颇了。其实戏剧动作是指,通过人物做了一件什么事,这样一个表面的设计,来达成我们的目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根本上戏剧动作是在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戏剧的统一性服务的,我们让人物做出的一切动作都是在指向我们剧本中的统一性,是为了完成整出戏而服务的。 ... 于栀屏

    现在明白了!谢谢楼主😁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6-26 22:01:50

    现在明白了!谢谢楼主😁 现在明白了!谢谢楼主😁 旺仔小馍头

    哈哈,很开心能和你一起复习专业,以后也可以一起探讨问题~

  • Emmaaaa

    Emmaaaa (知足且上进) 组长 2021-06-28 15:26:33

    请按组规完善帖子哟,谢谢~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7-24 10:12:08

    这一个月里发生了很多事情,于是一直没有来更我的笔记。不过总体而言,最大的事情是个好事情——我现在决定回到我的专业上来,继续坚持下去了。闲话不多说,接下来说一说我对《羞耻》的看法。说在前面:这些看法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7-24 10:46:19

    总谈《羞耻》(挪威版):《羞耻》被翻拍了很多个版本,我只看了原版挪威版,考虑到几个版本情节上都差不多,我相信应该还是原版比较符合导演的原意,所以我也就没有看其他的版本,下面只就挪威版进行讨论。 《羞耻》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人,她在拍第一季的时候,应该还不到30岁,不过创作和年龄基本上没关系,而且《羞耻》写的其实就是高中生的生活。她为这四季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统一性——青少年时期所做的羞耻之事。这其实是在用成年人的时空来凝视过去的时空,用当下的眼光回望当时的看法,所以虽然《羞耻》在第二季就陷入了不知所措的状态,但却通过明确的大主题顺利完成了四季拍摄。 一共四季的《羞耻》我认为做得最好的是编剧一心一意完成的第一季,最不好的是陷入混乱的第二季,第三季和第四季差不多,但第四季要比第三季更努力、更成熟,这其实就是编剧的常规制作走向了正轨的样子。下面就分开来谈谈。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7-27 21:14:23

    1.《羞耻》第一季 第一季究竟优秀在何处?概括来讲其实就是两个字:体验。第一季中所写的内容完全基于一个人最真实的体验。情感上,从女主角艾娃与男友的交往状态,到艾娃始终背负的强烈负罪感,再到艾娃由于前史事件而完全消失的安全感……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人类情感。并且,导演不仅表现出了这些最真实的情感,更是用真实的体验将故事完整地串联了起来,这才是最难得的。我们回头梳理一下第一季:在故事开始之前,女主角艾娃做了一件完全有违于普世道德的事——与最好的朋友的男友成为了情侣,也就是“抢”了朋友的男友。(多么大胆的设定!我们现在不妨好奇一下为什么编剧有胆量将这样一名女生定为主角)这件事一直在影响艾娃和男友之间的关系,起初这种不稳定并没有在明面上显露出来,直到一个关键性的误会事件:男友其实是去找前女友的哥哥吸大麻,而艾娃却一直以为男友是与自己的好友旧情复燃了。再加上伊萨克的暗藏祸心、推波助澜,艾娃与男友爆发情感危机,而正是此时,一个更大的、始终存在的误会显露了出来——男友从不真正了解艾娃的想法,他始终在用自己的想法对艾娃进行评判,于是清醒过来的艾娃为了让自己走上自己生活的正轨,做出了最关键的人物动作:主动分手。而这才是在表面的这段爱情故事之下编剧真正想表达的内容,第一季之前的一切场面其实都是在为艾娃提出分手做出的统一性上的努力。 说到这儿,其实我们也就能看出编剧的思考动作大致上是这样的:她最早想好的其实是最后的那个分手的场面,其他的内容完全是从分手场面倒推出来的,这也就能解释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编剧如此大胆,敢于设计这样一个前史事件在女主角身上。自然是因为她早就想好了后面要发生的一切,而她要讲的内容只有这一种呈现形式是最好的,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她要表达的东西。第一季中编剧的创作几乎呈现出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状态,我很怀疑她都不是用倒推的方式在写,而是直接完成了剧本雏形,可能有些段落比如“误会旧情复燃”这段情节还是略显粗暴,但也切实地达到了编剧想要的效果,而且也并不是不合情理。而这种浑然天成正是源于之前说过的那两个字:体验。 体验可以将生活中感受的复杂性以艺术形式呈现在作品中,而一旦作品缺乏了体验,很容易就会呈现出一种干瘪的、概念化的状态,而通过体验创作的作品则更能呈现出那种完整的复杂,不知道看过第一季的朋友们有没有体会到那种生活性的、混沌的复杂,其实和其他三季一对比就会感觉明显,因为另三季都没有这种因为体验而存在的复杂性。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7-27 21:26:23

    回到写作老师的那句话上:“散文课不是技术性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朴素感受。而这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它不是所谓的具体情境,而是如果把它放在那,它就成了具体的形式、具体的情境。”《羞耻》的第一季也就是具体的形式、具体的情境了。当下的商业剧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凤毛麟角,我刚看完第一季时心中一惊,突然警醒——这才应该是我们创作的标准。而看过了后三季,我则更清晰地感知到了这一点:技术虽好,但体验的缺失是永远无法被技术弥补的,只有体验才能做出真正的作品来。

  • 豆友197869718

    豆友197869718 2021-09-17 11:34:20

    [内容不可见]

  • 于栀屏

    于栀屏 (真假文艺检查机。) 楼主 2021-09-25 19:36:06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97869718

    你好,最近醉心工作,也没来更新笔记了哈哈,今天才看到你一周前的留言,这才想起来我还有这样一个笔记坑,惭愧。我是本科毕业,考研也没有经验,只能简单聊聊如何抓重点和怎么应对善忘的问题了…我就说一说我的感受吧(纯粹是个人的经验,没啥依据)。 先说一下抓重点。我估计你应该是指剧作法和电影史或者是其他理论性书籍,我认为的重点多半不适用于你的情况,我会更重视实用性,对我而言,最重点的内容是最实用的内容和我最缺失的内容,能够真的对创作有帮助的内容。但在应对考试的时候,重点往往是那些对很多创作者、一段创作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内容(理论重点和剧作重点),或者是一段重要历史时期的总结和整理(电影史),所以很多看起来不重要的不一定真的不重要,看起来重要的也不一定重要,关键是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对历史的影响力(其实各个学科应该都是如此)。举浅显的例子:豆瓣霸榜《肖申克的救赎》,在电影史里不过是小到甚至不会提到的一部;很多人推崇的麦基的《故事》,在剧作法的世界也是不那么入流的作品。而抓住重点的关键,自然是去理解它,如果没办法直接理解理论,就去看相关作品,通过作品去理解理论,在艺术领域,所有抽象的理论一定都会落到具象的作品上,如果只读理论不读作品其实也会错过很多丰富又真实的东西的。 接下来说说应对健忘…你说的东西我也深有感触。大二的时候我有一模一样的体验,看的时候很开心,也很受启发,但过阵子居然就忘记了,无论是情节还是细节,通通像没看一样,要费好大力气才能想起来。一开始我难受极了,甚至为此颓丧过,心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后来误打误撞地明白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就像之前上中学的时候,背了诗学了单词之后第二天需要小考,一周两周后还要考,一两年之后也还要考才行。其实我们每看完一部电影或者其他的文艺作品,都需要进行反刍。看完电影的一瞬间,不要去想:啊,这电影真好看/真好,今天看了一部好电影……要去想:这部电影好在哪里?这部电影和某一部电影有什么异曲同工或者推陈出新的地方?这位导演的风格是什么样的?等等,要进行仔细的思考,最好是找个地方(哪怕是豆瓣影评)整理下来,而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在进行理论学习和电影史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知识肯定是常用常新,每做一次新电影的反刍都是一次重要的学习、思考和复习的过程,而把它们记下来,这些思考就能够留下来,成为更长远的财富。这样一来,看过的电影就都变成了我们心里的理论储备库和案例,自然就不会那么容易忘记了。而如果真的养成了这样的观影习惯,我们在观影的当时也会多一个理性的视角,甚至对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都会有想法,这才是真正最大化地进行了电影学习,这样看一部戏、一部电影能等带来的知识甚至超过泛泛地看了十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业余爱好者看了无数的电影和剧,但对这些东西的感受都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关于电影理论、剧作理论和电影史的思考。 都是随便谈谈啦,希望我说的这些经验对你有用~欢迎继续交流。

  • 183电影

    183电影 2022-08-04 10:09:37 江苏

    一、《羞耻》(挪威版) 之前我倒是知道这部戏很火的,但是一直也没有看,我通常不是很看好太火 一、《羞耻》(挪威版) 之前我倒是知道这部戏很火的,但是一直也没有看,我通常不是很看好太火的剧,因为大热的剧多多少少套路的成分会比较多。不过因为它是挪威出品的,影视工业的气息应该不会很重,所以一直保有期待。看了第一季之后,只觉得评分太低了些,这种剧至少应该有九分的,不知道为什么豆瓣友邻对好剧反而格外苛刻。目前我还有第二季没有看,所以先不细谈,等第二季看完之后再做一下详细的笔记。 ... 于栀屏

    楼主你好,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883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