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书评 (1474)

大头绿豆 2005-04-06 11:35:33

像福贵那样《活着》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  (展开)
猫子 2006-11-17 10:46:53

《命中注定终需有,命中没有莫强求。》

一气呵成地看完,当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故事,让旁人用几个小时浏览,会有些喘不过气的。 尤其这个故事讲述了眼泪,所以总觉得有种无形的东西压迫着自己,直至合上书,头疼欲裂。 然后系统死机,让刚刚开始的书评夭折,所以决定,还是找一个清醒的时间来写,免得糟蹋了这本好书...  (展开)
令糊葱 2008-08-25 13:59:11

命运是婊子,绝望不存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周去逛书店,发现《活着》出了新的封面,水果味儿,一本顶过去五本,结果没忍住……就又买了一本,余华对我有着不可阻挡的杀伤力,回家又再看了一遍。第一次读完是在高一,那时日子过的无忧无虑,鸟语花香,生活灿烂无比,前途一片光明,读了本这么悲剧的书(当时是这么认为...  (展开)
大猫 2009-04-02 12:14:15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8岁时写的旧文,贴在这只作为一个保存而已。 本文只代表个人阅读体验,虽然自己欠缺足够好的表达和评论能力,但观点至今不变。(因为差不多的原因,我还很讨厌《白鹿原》。)如果你喜欢余华,仅仅想回帖顶余华或者骂我,那还是不必回了。 —————————————————...  (展开)
已经注销的嗡嗡 2014-05-19 02:22:01

不满意的作品和不认同的观念。。。

名声在外的作品,字数不是很多,以至于一个上午看完后有点觉得对不住为它掏的那二十多块钱,想着那二十多块钱买点水果的话也不至于一上午就没了。 那么这二十来块钱买来了什么呢?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看见了一个败家子,拜自己所赐一夜之间从一个富二代被打成了屌...  (展开)
维多利亚湾 2006-04-16 20:30:06

人并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忙里偷闲的间隙,读完了这本《活着》,心里的眼泪夹杂着欢笑始终在流淌。 富贵在家境富裕之时,想什么有什么,有佣人、有妓女供他当马骑着跑;妻子、老丈人随他作践;要赌钱,赌个天昏地暗。可他幸福么,不,他极端空虚,虽然他的物质颇丰,可是他的内心寂寞…… ...  (展开)
至隐隐于书 2009-03-15 23:10:10

仅仅活着是不够的

热捧余华的《活着》是时代精神的倒退。 《活着》中的富贵是小农文明的代言人。仅仅展示其沧桑坎坷劫难重重的一生,以歌颂百姓生之坚强,这一点被统治者很好地利用了,统治者当然愿意让八亿老百姓满足于目前的生活-----温饱就很好,小康简直是天堂------不讲为什么活着,何以只...  (展开)
苦瓜 2010-06-24 15:49:10

痛苦的堆砌

我读茨威格的小说,常叹服作家对人物心里剖析的细腻与深刻。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情感的波澜,深深地打动着我。余华的《活着》在结构上跟茨威格的小说相似,可读后没啥感觉——尽管有那么多的的读者把它捧上了天。细细一想,我的“没感觉”有如下几点理由:1.写得太虚。作者企图...  (展开)
遗忘以后 2014-01-23 04:58:55

人活着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还没死

前些日子,我每天起来后,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 后来想到活着也就算了,“人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幸福”。 活着是个好大的命题,表面上看,它是一个多么显而易见的事啊,你就是活着啊,好像没什么可讨论的。可是谁说的活着的就想活呢?活着真是天底下最不讲道理...  (展开)
天道公子扶苏 2017-03-24 22:04:45

看到豆瓣9.1,我也是醉了,读者都是行尸走肉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活着的男主富贵,在经历了各种亲人变故死亡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仍然坚强地活着,这是表达人生存的欲望,人在命运面前不屈的精神。这是在扯淡吗,我去,吃喝嫖赌,有三条人命差不多被他直接害死,父亲,母亲,老婆自己作,为什么还要回去,外孙子给吃豆子撑的,自己只是命硬而...  (展开)
scubadiver 2011-08-14 16:50:31

悲剧也是分高下的

前半段是主人公性格造成的悲剧,后半段是命运造成的悲剧。前者是一个人无论在何种背景下,都会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悲剧,后者是一个社会背景下,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悲剧中。作者没有明确的区分这两种悲剧。大概他认为两者没有任何区别,或者只要是倒霉到家,区别这么详细是没有任何...  (展开)
朱聊聊 2009-03-10 21:35:36

还带着这片江南

我会偶尔想起北京红色的厚重的城门,想起岜沙的男子用头巾在梯田中挡着太阳,想起香港每个人在地铁和马路上各自的神情。无论我在哪儿,而江南却是我笃信的想念和珍藏。 而江南是那些只能撑着伞一两个人一起穿行的雨巷,那些按时萌芽的柳枝与风细语的神态,那些把土地装...  (展开)
影随茵动 2007-02-16 18:06:20

他们何其相似---关于《活着》

选择《活着》这本书,是源于它的口碑,网友的评价出乎意料的好,而且好像获得了很多的奖项,之前是完全不知道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的,我喜欢在未知的状态下进行阅读,但是读了之后,如果让我来评价的话,我只能说还行,如果我有勇气再诚实一点的话,我想说,其实我很失望,也...  (展开)
eva 2006-11-09 10:39:37

只是活着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记者问道:“你觉得最有力量的汉字是什么?”余华平静地说:“活着。”这两个字,发音时候嘴唇并不相碰,却包含了中华民族品格里最执着最本然的坚韧和顽强。这是一种与命运抗争的力量。 《活着》用一个读起来有些沉重的故事,打动了每一个读者。作者用文字将...  (展开)
IPLinger 2006-03-27 18:43:07

读书-《活着》

1. 昨天拿到了最近的一批书,花了2,3个小时读完了《活着》。 2. 像读兄弟一样,我一次把他读完,中间没有停顿。我以前说过“我不会去一章一章的读余华的小说。读他的书应该是吃一顿大餐,一次吃个痛快,撑着了,过瘾了,回味无穷。” 3. 问题在于,我并没有感觉《活...  (展开)
山之谷 2009-10-01 22:51:33

关于《活着》以外的一些活着

在图书馆找了个偏僻的角落,花了一个下午看完这本《活着》。当我终于从福贵的生活中回过神来,抬起头脊背有些酸痛,窗外则是一片安详的阴天。故事讲述的是苦难无边,可看完后我心中却是一片波澜不惊的平静,一扫之前无所事事的烦躁。盯着窗外漫无目的地看了许久,忽而觉...  (展开)
后来居上 2012-07-10 23:06:24

味同嚼蜡,大抵如此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的阅读书目中,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鲜列其中。因为时间有限,书款有限,我想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得起考验的书籍中。而余华的《活着》加深了这一印象。 整篇小说的文字平淡如水,毫无美感可言,除了那几篇为各种版本写的序言还算深刻。以一个老农民的自述为叙事方式...  (展开)
KO'd 2007-11-09 11:27:11

关于余华的三部曲

  依次看完了余华的三部曲:《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在细雨中呼喊》,每一本基本都是一口气读完。看这三本书是因为某些还残留在武汉的回忆……初次翻阅时,觉得文字还算亲切,于是连续三本买下,但之后却让我感到后悔……   《活着》:简单说来这就是一部杂糅了各种...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73 74 后页> (共1474条)

订阅活着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