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打工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成为传说中的香饽饽,普遍月收入过万的高薪,其行业真如传说中的那么好? 此行业优势较明显:一般普工无需高深技术,入行容易拿薪快,有些工地甚至日结。只要不嫌累肯每天不停干,正常加班补贴各方面累积起来待遇不低,特别适合刚从农村来城市空有一身体力的打工人员。 其行业劣势最明显的就是打工环境:冬冷夏热,户外风吹雨打,好一些的建筑商会有相关补贴。很多时候需要临时赶工,大热天高温晒脱皮的情况屡见不鲜。大部分工人住工棚,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有惧高症的人恐怕难以...
[视频]
“同样的剧情为我们编写” 她们在上下班的间隙也要穿高跟鞋,蓝色工装里露出粉色衬衣,把自己打扮的像孔雀……这些小细节让蛙池乐队的年轻人知道,精致是不分阶层的。 在东莞,关于工厂年轻人的故事,乐队的每个人都可以讲出一些。他们至今还记得前几年街头经常出现的旱冰队。通常是在傍晚,下班后,一个人扯着一面旗帜领头,几十个穿旱冰鞋的年轻人跟着他在大马路中间蜿蜒穿行,经常是一队接着一队,“很壮观”。 撰文丨袁斯来 编辑丨金赫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松糕鞋、女人街、漆皮包 《孔雀》是一...
#有心事 找柠檬心理#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Pexels、Pixabay、网络丨图源 每个上班族都不可避免会在工作中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 不同的人适应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不同: 有些人能很快摆平所面临的难题; 而有些人在面临问题时就容易无措,解决不了,以致于感到挫败。 其实工作上的困难主要分为两种: 工作表现不佳和人际关系冲突。 也就是说,当遇到未知领域或者新的挑战的时候,会感到害怕,怕自己不能胜任; 而人际上,由于同事之间存在薪资、职位级别的差别...
这几天字节跳动28岁员工事件,全网沸沸扬扬,多方观点,来回厮杀,一场关于“老板”与“员工”,“资本”与“权利”的互怼在互联网展开。当然,成年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对错,不止是句话,更是赤裸裸的现实,各位无非站在自己立场发表自己观点罢了,都可理解。事情具体细节,并没有关注,只想谈谈这场血淋淋的现实与我们的关系。 一、都是为了生活 上过班的都应该知道,加班是职场潜规则,俗称的pua事件更是在在职场纷纷上演。社会从来都是很现实,容不得你有半点幻想,一旦过于质朴,倒霉那是必然。千古难题...
你确实快乐了,我呢?我“跨年”这一天被冷风吹得嘴唇子都裂了,脸也皴了,大鼻涕都快流出来了,我快乐个屁。 作者: 柴胜男 1 我的籍贯是大理,白族,但我和妹妹出生在西双版纳的景洪。我爸是建筑工人,常年拖家带口在各个工地上干活,一个工程干完就奔着下一个工程去,所以我们经常搬家。我从小跟着大人辗转于景洪周边的勐满、勐海、勐养,其中在勐养待的时间最长,在镇上的小学从二年级读到五年级。 在西双版纳,最忘不了的是泼水节。这是件大事,学校会给我们放7天假,还能上街玩水。泼水节当天镇上大多数...    (7回应)
连载系列,上篇请戳: 我在墨尔本餐饮业的打工生涯:我当上了烤串儿服务员 经过在“脸书”上海发简历之后,我的“messenger”第一次频繁的发出收到信息的声音,我挑了其中一个曾经最爱的希腊饭馆去面试。 说到这家饭馆,还是颇有渊源的。我个人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下馆子”。2017年11月初来墨尔本之后,我仍旧靠给国内写稿为生,不同的是稿费和这里的物价一比,马上缩水为1/5,于是下馆子就变成了需要小心的事情。 而一向节俭的Federico在墨尔本生活的七年间,下馆子的次数屈指可数,...    (29回应)
因为忙着搞cp文,所以只写了三首。 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写诗又搞不了钱【doge 3.24每周一诗 | 花朝夕月 在我奔波的这几日 樱花不知是哪天突然开了好多 好像它们商量好了似的 要给我一个惊喜 重瓣的粉樱 一朵朵是从枯掉许久的 木头里钻出来的 它们高高兴兴地迎着艳阳 我就想到你的坚强 你的柔软 也在这个春天里悄悄冒出来 在来来回回奔赴各个地方的时候 我的心终于也开始渐渐解冻了 每一朵花都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我们的愿望也会有一个好结果吧 夜里我拿了衣服出去 浴室在屋外几...

D1晚辅导记录

冬瞳 冬瞳 2021-03-15 23:10:05
下午2.30–9.30左右吧(接近九点其实都走了,还有一个男孩稍微还要花点心思) 先是老板说明一下流程☞打扫(大家一块的)☞接小朋友☞作业辅导☞晚饭☞作业辅导 一周后签合同,这一周也计在里面。 打扫这个好像什么教培机构都有~但老板也一块,好像觉得好受一点哈哈哈害(我在家为啥不勤快一点!我恨!在自己家更应该积极扫地拖地啊!) 当然也有想着,好好读书啊,我要上学啊,我才不要长干这种工作(偏廉价劳动力)嗷呜! 暂时还没备课,只有周六上课啦。 主要负责一二年级小朋友,总共八个(5男3...    (3回应)
其实,衣服如果做得比老板想象的快,老板就会压低工价,整体工资并不会上涨。现在人都说“内卷”,可看看我们底层农民工,十几年前就已经内卷到了何种程度。 作者:田舍郎 作家三毛有一篇文章《西风不识相》,写了她在西方留学时遇到的一件琐事。校领导告诉三毛,此前有一个中国男生和外国男生同宿舍,外国男生叫来自己的女友同居了3个月,校领导问中国男生要不要换间宿舍?中国男生却笑着说没有关系。三毛说,自己听了心都抽了起来,恨那个不要脸的外国人,也恨自己太善良的同胞。 不知大家感觉如何,反正我觉得...    (10回应)
<前页 1 2 3 4 5 6 ... 31 32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