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女权

The amount of time that a young girl spends wearing pink will b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her future income.一个女孩穿粉色衣服的时间将与她未来的收入成反比。——Sandy Lerner 考你一个小问题: 科技公司 Cisco Systems(思科系统公司)和化妆品品牌 Urban Decay(衰败城市)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是: 他们的创始人是同一个人,Sandy Le...
前几天,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接受采访的视频被广泛热议。 视频中,张桂梅老师激烈抨击毕业后回学校来捐款的全职太太学生,让她“滚出去”,说“家庭那么困难,我们把你供到现在,你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她愤怒地指出,当久了全职太太,会被社会淘汰、被老公牢牢控制在原来的水准上。女人不该靠男人,而是该靠能力。 视频一出,抨击张老师的言论扑面而来,矛头无非指向两点: 凭什么女人不能自由选择当全职太太? 全职太太就没有价值吗? 1 自由选择? 女人可以自由选择当全职太太吗? 这个...    (36回应)
人和人平等的想法其实可以说来源于西方,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面并不存在。记得有一篇民国时期作家写的散文,大概是一艘船上的船工不让一个小媳妇上船,小媳妇很不满,说“男人女人都是人!”结果引起了哄堂大笑,船工嘲笑着说,铁砣和铁秤都是铁啊,但是能一样么?这个说法一时间获得了男人们的集体赞同,于是这一妇女偶然的反抗就被压下去了。 所以当我们说男女平等或者人和人平等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从西方思想的脉络来看,大致是说人最高贵的是作为精神、道德、人格和思想的存在,而在这一层次上,不同的年...    (1回应)
原文转载于上野千鹤子在女性活动网站wan.or.jp的博客:https://wan.or.jp/article/show/8982 作者介绍 上野千鹤子:日本社会学家。出生于富山县中新川郡上市町,在京都大学社会学科毕业,是日本著名研究女性解放理论的女性主义者,在1980年代的日本学术界打出名堂。著有《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战争留下了什么》等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学著作。2021年NHK为上野拍摄了专题纪录片《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 *本文内容...
最近几天留守女生考上北大考古系,不知怎么的就成了新闻。全国考古专业恨不得都跑来庆祝考古圈“晚来得女”。女孩一下成了众星捧月,被全国考古宠起来的小师妹。 这件事情让我想谈谈所谓的正向性别歧视,benevolent sexism。 正向性别歧视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说: “女孩子做事就是心细!“ “女孩子心眼多,能够更快感知旁人的感情变化,特别适合做销售类的工作。“ “咱们组来了小师妹,大家都多照顾点啊!人家一个女孩子在大城市打拼不容易。“ “我们团队有了女生之后跟之前就是不一样...    (22回应)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