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暂重录提纲在此。 经常有情侣会这么说。我希望我们永远也不要分开。然而大而言之。相聚已经预先决定了分离的结果。一半的概念经常被事物另一半的反证。人生的际会只是在两个端点之内的事情。在两点之外。便是永恒的虚无。一个端点是出生。一个端点是死亡。做一个简单而且看起来很幼稚的比喻,直线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直线没有长度。正是因为有两个端点,人生作为本体的意义才尘埃落定。我们存在的意义,不在出生之前,不在死亡之后。只是在这两个端点之内。由两点之间创造自我的价值。而两点之间的过程,又容易被人类本能地忽略。于是,孤零零的两个点,是人生最被人注意的位置。 那么,自杀,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误读为和无意义有关。然而这也许恰好是有意义的体现。可如是假设。那么,我们先看看这个与原感象征异常接近的两个端点吧。出生与死亡。出生的时候,我们以一种看似无责任的状态承担了被他人决定的责任。这种状态是无比消极的。我们的意识在这个时间段不起决定性作用。我们不能改变这个状态的起因,过程与结果。我们接受无数先验的理论的安慰与熏陶,那么它到底是哲学的毒箭,精神的吗啡,还是真正的神的意志呢?我不知道。我所了解的。只是这个端点的消极意义和它可能导致的可能结果。那么,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其必然的结果。便是另一个端点:死亡。 出生。虽然是明确的人生起始状态,但悖论地削弱了其存在价值。也许人类对于命运微薄的反抗,只能通过另一个端点来实现。死亡。在人生趋近于终点的时候,我们有充分的自由意志时进行自由选择。我们可以对外部世界的虚无作出个人意义上的控诉。通过什么手段呢?用宗教意义上也许是消极的行动,来证明永恒而又虚无的自我存在。用自由意志结束存在的状态,可能是有且仅有一个的最佳实现方法。出生是人生消极的状态起点与积极的动作起点。而死亡反之。 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死亡是一种撒娇。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死亡更可以一种挑战。不止死亡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在名为人生的剧场里演剧,演剧的意义只在两个端点之内。而我们演剧的功能又是什么呢?除了撒娇,挑战——这个因个体的气质不同而面对人生的态度,除了不同态度的集合之外,它的本位意义又是什么呢?演剧,本身已经成为态度的一种外化,而在外部世界,一切照旧是混沌。但是,我们必须不停地演剧,因为除了演剧之外,我们在舞台上没有其他的行为更适合这个先验的悖论了。这种行为,不是屈从,而是本质性的反抗。如同矛盾本身的两面性。自己结束生命,就是让剧本提前谢幕,而尽力达到高潮的一种方式。那么。自己结束生命,自然也是反抗的极端形式。反抗这种普遍存在的荒诞性。至少我们可以在有限的决定范围之内,作出对于自己最大意义上的决定。 哲学家应该死在床上。武将应该死在沙场。这是因为终结的状态是体现现存价值的重要方式。
© 本文版权归 Cosmos Tig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73篇内容 · 70.8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58篇内容 · 2.2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58篇内容 · 1.6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87篇内容 · 118.1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89篇内容 · 24.4万次浏览
- 贫穷是一生的潮湿24篇内容 · 2.9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74.5万次浏览
- 推荐一本轻松有趣又能涨知识的书22篇内容 · 2.1万次浏览
「内容不可见」
相聚,直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