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理智
这学期开了一门专业课叫“品牌案例分析”,上课的形式颇为洋气,就是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次由一个组主讲,分析某个他们认为经典的品牌案例,然后其他组负责找茬提问,通常的情况是,负责提问的众人里有几个特别活跃的,起来自以为很高明的攻击对方讲述中的漏洞,主讲的一组有四个人,常常是受到攻击后便群起而反驳,场面混乱不堪,多数像我一样的旁观者在一边起哄架秧子,唯恐天下不乱,老师呢,就负责面带微笑的欣赏大家脸红脖子粗的吵吵,在马上就要动手抄家伙的时刻及时出面打断大家的争吵,然后双方各表扬一番,给块儿糖,不了了之~
作为一个优秀的旁观者,我在起哄架秧子的同时还对出现这种激烈争吵的原因作了点儿思考。
多数时候,争吵的原因是由于不理智,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写日志一样静下心来分析是非,争吵当然就不会出现了,但是为什么大家就不能如此呢?
从主讲小组的角度出发,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人一旦走上讲台成为主讲人,无论这讲台是多么的低矮,他在心理上都会有种取得“话语霸权”的感觉,似乎是站上了这个台子就是不可侵犯的了,有时候小组里的吵架帖子就是这样的,lz总以为自己了不起,是lz,任意删回复什么的,所以在他们稀里哗啦讲了一堆自以为完美的内容后,即使表面上谦虚的说“谢谢大家,下面请大家积极发问吧!”,心里想的却是“老子讲的这个这么NB,你们就好好消化吸收吧!还提问个P”。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在面对听众提问时就常常就显得非常不耐心,通常不会仔细听对方的问题也不愿意去分析问的是否有道理,回答的时候呢也是答非所问,反复就强调自己演讲里最精华的那几句话,敷衍了事。
这时候如果碰上我这种提问者,我会觉得:“哦,这哥们儿不想回答,那就算了”,我就坐下不问了,这样,争吵就不会发生了;可是提问者常常不是我这样的,他们起来提问本身也常常是抱着一种“老子提问你是看的起你”的心理,而且觉得自己的提问非常高明,一个如此高明的问题竟然被对方如此敷衍的应付了,自己心里怎么能咽下这口气,不行,一定要继续问!所以提问者就决口不提刚才对方的回答,而是进而强调自己的问题,再次发问~对方一听还是老问题,就开始烦了,也不想想自己之前回答的对不对,更不去仔细分析对方的问题,直接就开始撇开问题胡扯了,你一扯我也扯,大家扯来扯去最后就变成毫无意义的争吵了,通常内容早已离题千里,揶揄讽刺人身攻击无所不用其极,就差动手抄家伙了~
最可气的是这时候旁边还有我这种起哄架秧子的,这边捅一下那边打一枪,很快事态升级战火弥漫啦,这时候老师出来扮演美国和事佬,两边都夸一下,根本不去分析谁对谁错,仿佛是看了一档精彩的贺岁片,迪克牛仔在一边唱“谁对谁错,已不再重要,能痛痛快快一场就好”,据说,“认真你就输了”!
还有的时候,争吵不是因为不理智,而是理智被误用~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这么少数几个人无论是做主讲,还是做听众都很认真,很理智,比如我,所以当我看到主讲人可以理智的分析听众提的问题时,我就会很高兴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与主讲人据理力争,可让我困惑的是主讲人虽然可以很理智的分析回答我的问题,但确从不敢正视和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时候,我可以很明确很肯定的指出对方的漏洞,我也能看出对方也的确在心里接受了这个漏洞,但是他却嘴硬,依旧与我争执,使原本理智的辩论变成无聊的狡辩。
这种狡辩为我不耻,我不再说话却会在心里分析他们为什么就不愿承认自己败了,分析来分析去我觉得这还是一种“话语霸权”的优势心理在作祟,我是演讲人,我怎么能承认我被提问者问住了呢!这是件多么丢人的事儿啊!我不能承认!这时候理智就被误用,拿来作为狡辩的武器,有时候还犀利的不行。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同我爸下象棋,那时候我刚刚学会象棋,水平有限下不过我爸,但有种虚荣的心理让自己不愿认输,常常有意把局面下成“臭将”,就是反反复复的重复一步可以将军的棋,借此致使我爸最后笑着说“咱们和了吧~”,那时候我就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终于还是没输,呵呵,现在想来实在幼稚不行~
这种明知失败缺硬撑狡辩的行为跟“臭将”是一样的,幼稚~
这种“话语霸权”还有一点戏剧化的表现就是当它面对比自己更有话语权的人时,就立刻变成了泡沫,比如在上面讲的狡辩过程中如果老师突然插一句,对我进行支持,对方肯定立刻就焉儿了,强权模样不复存在,唯老师是瞻。
所以说这种话语霸权根本上是谄媚的,欺软怕硬的...
写到这儿我开始觉得自已有点儿上纲上线,这样不对,写这篇日志本来只是为了更好的理清思路,帮助思考,引以为戒,防止自己变成一个反智的人~
打住吧!
作为一个优秀的旁观者,我在起哄架秧子的同时还对出现这种激烈争吵的原因作了点儿思考。
多数时候,争吵的原因是由于不理智,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写日志一样静下心来分析是非,争吵当然就不会出现了,但是为什么大家就不能如此呢?
从主讲小组的角度出发,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人一旦走上讲台成为主讲人,无论这讲台是多么的低矮,他在心理上都会有种取得“话语霸权”的感觉,似乎是站上了这个台子就是不可侵犯的了,有时候小组里的吵架帖子就是这样的,lz总以为自己了不起,是lz,任意删回复什么的,所以在他们稀里哗啦讲了一堆自以为完美的内容后,即使表面上谦虚的说“谢谢大家,下面请大家积极发问吧!”,心里想的却是“老子讲的这个这么NB,你们就好好消化吸收吧!还提问个P”。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在面对听众提问时就常常就显得非常不耐心,通常不会仔细听对方的问题也不愿意去分析问的是否有道理,回答的时候呢也是答非所问,反复就强调自己演讲里最精华的那几句话,敷衍了事。
这时候如果碰上我这种提问者,我会觉得:“哦,这哥们儿不想回答,那就算了”,我就坐下不问了,这样,争吵就不会发生了;可是提问者常常不是我这样的,他们起来提问本身也常常是抱着一种“老子提问你是看的起你”的心理,而且觉得自己的提问非常高明,一个如此高明的问题竟然被对方如此敷衍的应付了,自己心里怎么能咽下这口气,不行,一定要继续问!所以提问者就决口不提刚才对方的回答,而是进而强调自己的问题,再次发问~对方一听还是老问题,就开始烦了,也不想想自己之前回答的对不对,更不去仔细分析对方的问题,直接就开始撇开问题胡扯了,你一扯我也扯,大家扯来扯去最后就变成毫无意义的争吵了,通常内容早已离题千里,揶揄讽刺人身攻击无所不用其极,就差动手抄家伙了~
最可气的是这时候旁边还有我这种起哄架秧子的,这边捅一下那边打一枪,很快事态升级战火弥漫啦,这时候老师出来扮演美国和事佬,两边都夸一下,根本不去分析谁对谁错,仿佛是看了一档精彩的贺岁片,迪克牛仔在一边唱“谁对谁错,已不再重要,能痛痛快快一场就好”,据说,“认真你就输了”!
还有的时候,争吵不是因为不理智,而是理智被误用~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这么少数几个人无论是做主讲,还是做听众都很认真,很理智,比如我,所以当我看到主讲人可以理智的分析听众提的问题时,我就会很高兴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与主讲人据理力争,可让我困惑的是主讲人虽然可以很理智的分析回答我的问题,但确从不敢正视和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时候,我可以很明确很肯定的指出对方的漏洞,我也能看出对方也的确在心里接受了这个漏洞,但是他却嘴硬,依旧与我争执,使原本理智的辩论变成无聊的狡辩。
这种狡辩为我不耻,我不再说话却会在心里分析他们为什么就不愿承认自己败了,分析来分析去我觉得这还是一种“话语霸权”的优势心理在作祟,我是演讲人,我怎么能承认我被提问者问住了呢!这是件多么丢人的事儿啊!我不能承认!这时候理智就被误用,拿来作为狡辩的武器,有时候还犀利的不行。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同我爸下象棋,那时候我刚刚学会象棋,水平有限下不过我爸,但有种虚荣的心理让自己不愿认输,常常有意把局面下成“臭将”,就是反反复复的重复一步可以将军的棋,借此致使我爸最后笑着说“咱们和了吧~”,那时候我就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终于还是没输,呵呵,现在想来实在幼稚不行~
这种明知失败缺硬撑狡辩的行为跟“臭将”是一样的,幼稚~
这种“话语霸权”还有一点戏剧化的表现就是当它面对比自己更有话语权的人时,就立刻变成了泡沫,比如在上面讲的狡辩过程中如果老师突然插一句,对我进行支持,对方肯定立刻就焉儿了,强权模样不复存在,唯老师是瞻。
所以说这种话语霸权根本上是谄媚的,欺软怕硬的...
写到这儿我开始觉得自已有点儿上纲上线,这样不对,写这篇日志本来只是为了更好的理清思路,帮助思考,引以为戒,防止自己变成一个反智的人~
打住吧!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10篇内容 · 28.1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66篇内容 · 8.7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24篇内容 · 8925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31篇内容 · 1.7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1篇内容 · 9232次浏览
- 梗图续命,笑到通气12篇内容 · 13.7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54篇内容 · 109.5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49.0万次浏览
日记很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