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狐狸的春天在哪里
狐狸的春天在哪里
2010-10-02 22:10:46
开春的时候,老狐狸死了。
我大概只远远地见过他一次,蓬头垢面,披着破棉被,不知道有没有鞋,远远看去就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似乎只有从眼白处的移动才看出那是个活物。但我从没有看见过那目光。一来是那个村庄我一年去不了几次,二来是妈一直说别看老狐狸,要不然晚上来找你。于是,我一直相信这个村庄里是有个顶可怕的黑幽灵,黑魔鬼的,人们必须在他来敲门的时候给他点口粮,给他口酒才能平安过下去,否则老狐狸夜里就要找上门来。后来长大点,我才认识到那就是个精神上有些问题的乞丐。但我还是很怕的,我总觉得若与他目光相遇,他就会毫无缘由的做出些只有魔鬼才能干的事,而我猜不到那是什么。
老狐狸大多数时日都在这个村庄里游荡,似乎一辈子都没有出去过。而事实上,在这个闭塞的村子里,大多数人也只是在这里终老病死的,离城里实在是有点远。村子不大,几百户人家,外围是庄稼地,北边种麦子,南边西边是大片的玉米田,待到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门前总是晒满了玉米,天好的时候,就三三两两坐在外面包玉米。南边有几个养鱼的池塘,村里的几个暴发户包了。家家红砖瓦房,土坯房也是常见的,但有钱人家的小院修的也还是精致异常的,雕梁画栋,花树静香,空调宽带,一应俱全。北边有几个水塘,大多漂满了浮萍,塞满了垃圾,杂草杂书丛生。近几年刚修了几段水泥地,下雨时终于勉强能通行了。但走路的时候,却总能闻见一股羊粪味,还要小心翼翼的走。总之,这村子与自然实在是共处的很好,于是大自然显出它本就不讲究的面目。
从我有记忆来,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了,于是在我的印象中,老狐狸仿佛一直在这个村子里,幽灵一般。但他终究是个人,他多大了?
每逢哪家办红白事,老狐狸都是要去的,而大家也都是必要给碗饭,给壶酒的。有时给的太次他还赖着不走。于是主人没办法,只得又添盒烟什么的。于是他就拿着东西一声不吭的回了家。是啊,他还有个家,村西头一间除了墙壁房顶什么都没有的房子。能卖的都卖了,窗户都不剩。于是,冬天的时候,他就在地上挖个能容进身子的洞,躺进去睡觉避寒。据说有一年冬天他在洞里生火,半夜睡着的时候,火沾到了酒瓶里滴出的酒,又烧着了稻草被子什么的,老狐狸死里逃生捡了条命。第二天,人们就知道了,老狐狸在村里走来走去,傍晚前得了个棉被,一个馒头,一口酒。
有人说,老狐狸属兔的,快五十了。有人说他是二十来岁变成这样的。
他年轻的时候好像在一个场子里上班,每天也都是乐呵呵的来,乐呵呵地走,饭吃得多,活干得多。偶尔也是招人恨的,比如大半夜的拿个白床单蒙头上在厂子里走来走去,吓得上夜班的人都跑回了家,不敢来了。第二天他又倍儿高兴地来了,没事人似的。比如有事没事蹭个饭,蹭跟烟,总之,似乎狡猾得很,于是就有了“狐狸”一说。
狐狸爹妈走得早,还有俩哥哥,也都各立门户各过各的了。他就一个人,每天上班下班,没什么多余事,也算滋润。后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有人就给他介绍了个十里外村子的女孩。女孩叫兰,长得也算清秀,安静听话。再后来,两个人就老一块钓钓鱼,溜溜弯之类。老狐狸仿佛总是有着无数的新鲜点子,变着法地逗兰开心。他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姑娘,想再攒点钱就娶她做老婆,一辈子的那种。而兰也笑的很灿烂,仿佛从未这样开心过。今天上树掏鸟窝,明天玉米地里偷棒子,后天又变出个新发卡。日子匆匆而过。兰的父母终于等不及了,匆匆地把她嫁给了30里以外的一户人家。
从此以后,二人再未相见。
老狐狸突然发现酒是个好东西,它能让人忘记过去的愉快,从而减轻现在的痛苦,同时忘记未来是个什么东西,也忘记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于是,除了喝酒,他什么也不做了。酒喝完了,钱花光了,就开始变卖东西,卖光了,就开始要,挨家挨户。于是,喝酒,乞讨,喝酒,乞讨,周而复始,生活如此。不知在什么时候,老狐狸真的就疯了,真的就忘记了自己。于是,老狐狸就成了这个披着黑腻腻棉被的幽灵,游荡在村子里。
二十年。
年初冬天刚尽,春天刚到的时候,有人说,老狐狸死了.
有人问:“谁给料理呢?坟上怎么写呢。”
“这个简单,随便找个地,挖个坑就成了。”
“倒也是。”
后来,我遇见个同学,很安静很听话的一个女孩子。她说他妈妈仿佛从她生下来就一直叨念着一个地方,好像离她们家只有10里远,但她妈妈就是一直不肯去。
(此故事纯属真实)
2010-10-02 22:10:46
开春的时候,老狐狸死了。
我大概只远远地见过他一次,蓬头垢面,披着破棉被,不知道有没有鞋,远远看去就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似乎只有从眼白处的移动才看出那是个活物。但我从没有看见过那目光。一来是那个村庄我一年去不了几次,二来是妈一直说别看老狐狸,要不然晚上来找你。于是,我一直相信这个村庄里是有个顶可怕的黑幽灵,黑魔鬼的,人们必须在他来敲门的时候给他点口粮,给他口酒才能平安过下去,否则老狐狸夜里就要找上门来。后来长大点,我才认识到那就是个精神上有些问题的乞丐。但我还是很怕的,我总觉得若与他目光相遇,他就会毫无缘由的做出些只有魔鬼才能干的事,而我猜不到那是什么。
老狐狸大多数时日都在这个村庄里游荡,似乎一辈子都没有出去过。而事实上,在这个闭塞的村子里,大多数人也只是在这里终老病死的,离城里实在是有点远。村子不大,几百户人家,外围是庄稼地,北边种麦子,南边西边是大片的玉米田,待到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门前总是晒满了玉米,天好的时候,就三三两两坐在外面包玉米。南边有几个养鱼的池塘,村里的几个暴发户包了。家家红砖瓦房,土坯房也是常见的,但有钱人家的小院修的也还是精致异常的,雕梁画栋,花树静香,空调宽带,一应俱全。北边有几个水塘,大多漂满了浮萍,塞满了垃圾,杂草杂书丛生。近几年刚修了几段水泥地,下雨时终于勉强能通行了。但走路的时候,却总能闻见一股羊粪味,还要小心翼翼的走。总之,这村子与自然实在是共处的很好,于是大自然显出它本就不讲究的面目。
从我有记忆来,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了,于是在我的印象中,老狐狸仿佛一直在这个村子里,幽灵一般。但他终究是个人,他多大了?
每逢哪家办红白事,老狐狸都是要去的,而大家也都是必要给碗饭,给壶酒的。有时给的太次他还赖着不走。于是主人没办法,只得又添盒烟什么的。于是他就拿着东西一声不吭的回了家。是啊,他还有个家,村西头一间除了墙壁房顶什么都没有的房子。能卖的都卖了,窗户都不剩。于是,冬天的时候,他就在地上挖个能容进身子的洞,躺进去睡觉避寒。据说有一年冬天他在洞里生火,半夜睡着的时候,火沾到了酒瓶里滴出的酒,又烧着了稻草被子什么的,老狐狸死里逃生捡了条命。第二天,人们就知道了,老狐狸在村里走来走去,傍晚前得了个棉被,一个馒头,一口酒。
有人说,老狐狸属兔的,快五十了。有人说他是二十来岁变成这样的。
他年轻的时候好像在一个场子里上班,每天也都是乐呵呵的来,乐呵呵地走,饭吃得多,活干得多。偶尔也是招人恨的,比如大半夜的拿个白床单蒙头上在厂子里走来走去,吓得上夜班的人都跑回了家,不敢来了。第二天他又倍儿高兴地来了,没事人似的。比如有事没事蹭个饭,蹭跟烟,总之,似乎狡猾得很,于是就有了“狐狸”一说。
狐狸爹妈走得早,还有俩哥哥,也都各立门户各过各的了。他就一个人,每天上班下班,没什么多余事,也算滋润。后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有人就给他介绍了个十里外村子的女孩。女孩叫兰,长得也算清秀,安静听话。再后来,两个人就老一块钓钓鱼,溜溜弯之类。老狐狸仿佛总是有着无数的新鲜点子,变着法地逗兰开心。他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姑娘,想再攒点钱就娶她做老婆,一辈子的那种。而兰也笑的很灿烂,仿佛从未这样开心过。今天上树掏鸟窝,明天玉米地里偷棒子,后天又变出个新发卡。日子匆匆而过。兰的父母终于等不及了,匆匆地把她嫁给了30里以外的一户人家。
从此以后,二人再未相见。
老狐狸突然发现酒是个好东西,它能让人忘记过去的愉快,从而减轻现在的痛苦,同时忘记未来是个什么东西,也忘记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于是,除了喝酒,他什么也不做了。酒喝完了,钱花光了,就开始变卖东西,卖光了,就开始要,挨家挨户。于是,喝酒,乞讨,喝酒,乞讨,周而复始,生活如此。不知在什么时候,老狐狸真的就疯了,真的就忘记了自己。于是,老狐狸就成了这个披着黑腻腻棉被的幽灵,游荡在村子里。
二十年。
年初冬天刚尽,春天刚到的时候,有人说,老狐狸死了.
有人问:“谁给料理呢?坟上怎么写呢。”
“这个简单,随便找个地,挖个坑就成了。”
“倒也是。”
后来,我遇见个同学,很安静很听话的一个女孩子。她说他妈妈仿佛从她生下来就一直叨念着一个地方,好像离她们家只有10里远,但她妈妈就是一直不肯去。
(此故事纯属真实)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319篇内容 · 100.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29.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04篇内容 · 150.8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72篇内容 · 69.6万次浏览
- 聊聊让你印象深刻的路人33篇内容 · 1.3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72篇内容 · 23.2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18.6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594篇内容 · 893.0万次浏览
每个村庄都有一两段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