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非人非——回乡记之二
(以下用“他”指代所有性别。)
今天是我在故乡的第二天。昨晚妈妈问我们今早几点起,我回他七八点就行。结果妈妈到最后还是心疼我们昨天没睡好,把食物留在锅里热着,一直等到我们下楼才过来招呼我们。
我其实六点多醒过一次,感到没睡够,以为反正妈妈会叫我,于是倒头再次进入梦境,再出梦时就已经九点出头了。
杂粮米粥在电饭锅里,土灶大锅的蒸屉上放着包子、白水煮豌豆和一大碗炖菜。我们在家时,爸妈一日三餐都准备大菜,花了好多时间在做饭上,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生活。虽然每餐都有好吃的食物,但我们在进食过程中并不会有温暖、温馨的感受。我享受的是人与人的互动。
早餐后看到一只漂亮的三花猫,妈妈说这是野猫,跟任何人都不亲,如果把食物放在门口,离开一会再回来,会发现食物被吃掉,但如果不离开,所有农村的猫猫狗狗都会保持距离。我尝试与小猫亲昵,对着它慢慢地眨眼睛,它感到困惑,大概知道危险不大,但一直与我保持距离。后来我打开手机开始录像,录了一分多种,全是猫猫在哈气、呼呼,用它特有的方式说“你别过来,我不怕你,我很坏的,你看我的虎牙多尖!”
我妈妈不擅长与人拥抱,被我妈妈喂大的小猫也不擅长与人亲近。
吃完早餐就要做午餐了。我在妈妈做午餐时录了几分钟的录像,他把二两红肉的肉片放到里面的锅里,盖上锅盖,又开始做鱼。五条或六条不到巴掌大的鲫鱼,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把这样的食物奉为珍宝:全是小碎刺,万一卡到嗓了,医疗费用会超过食材十倍以上。
结果到吃饭时,妈妈和爸爸几乎一口没吃这鱼,说是因为我喜欢,所以特意为我做的。我何时说过喜欢吃家里的鱼呢?翻寻记忆库,小时候家里穷,邻居三伯偶尔会去河里捕鱼,回来后便会便宜卖一些给我们家,多数都是不到巴掌大的小鱼,我会花很多时间清理这些鱼,刮鳞,去内脏,洗净,交给妈妈炖,而自己手上的腥味会保留很久很久。那是我为家人做贡献的回忆碎片,对没钱开荤的童年的我来说,鱼肉和鱼汤里的黄豆也确实是好吃的,但现在的我已经对这些没有执念了。妈妈也没有,他也不缺这些了,但他在努力从食物中寻找他和我的联结。
午餐之后,我们先回屋休息了一会儿。爸爸妈妈都在下面忙活,或许他们也午睡了一会儿。我们两人在二楼,没有人打扰,天很亮,气温不高不低,我们光着身子互相抚摸了一阵子,感觉很美好,之后美美地睡了个午觉,直到三点半。我说去大姑家看看。爸爸说大姑没有微信。我把他的电话号码录到手机上,然后给表哥打了个视频电话,问他要大姑家的位置,又问他要不要一块儿去坐坐。
半小时之后,我们在大姑家见面了。除了大姑、大姑父和表哥之外,我还见到了表姐夫。还有大哥的堂妹H,他跟我的名字有一个字的重叠,而且与我是同一年出生的,只比我小几个月。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只在11岁的暑假一起住过一阵子,每晚同枕而眠,后来又一起去表姐家住了一段时间,之后27年我们都没再见面,直到这次重逢。
H跟我记忆中的样子变化不大,他看我也是这样的感受。我们都是第一时间就认出了对方。他化了点淡妆,留着波浪长发,颇有电影里大女主的感觉。他提到刚从欧洲回来,但没说清楚具体在哪儿。我听到了“布拉格”,还有一些词没听清。我们互加了微信,或许未来还能好好聊聊。
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7岁,大概一个6岁,一个13岁。他半开玩笑地说,两个小朋友经常打架,在育儿这个事情上,他的态度是,能用暴力解决的问题,就绝不讲道理。听他这么说,我忍不住想象他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显然跟我不太一样。他还提到小时候,他爸妈总说他学习成绩不如我。现在想想,我们的差异应该比小时候更大了。
H跟我们分享了他从欧洲带回来的土耳其特色咖啡。虽然我喝不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味道确实不错。除了咖啡,他还带了很多红酒回来。他在县城有自己的家,可能还帮家人重盖了房子,新房很大,厨房有很精致的壁橱。他走过许多许多路,大概也攒了够用的钱,也会给孩子报钢琴课,孩子成绩也很好,但我不觉得他过得很幸福。
喝完咖啡,我们又移步到了大姑家,看到了大姑父。大姑父70多岁了,头发几乎全白了,稀疏的头发理得很短,整个人都不太有生命活力。表姐夫今天刚好过来帮岳父修理排水管道,因此也见到了。一行六人坐在屋里聊天,有一半都是与知识无缘的人,S则是有语言障碍,所以最终几乎只剩我和表哥在对话了。本来我的来意是想采访大姑,想听他的生命故事,再请他讲讲我从未见过的奶奶的故事,但今天的场景看来怎么都没希望了,想到反正我有他的手机号,所以干脆放弃,打算以后电话采访他。今天无心插柳地听到了大哥的故事。他在21岁结婚,当时我参加了他的婚礼,第二年他就有了长子,这孩子现在大四,即将毕业,已经定了工作与伴侣,未来的人生将和他中年的父亲一样有确定性。
表哥的准亲家跟他同在一个办公室,准儿媳似乎也是同事,都是小学教师,比他的儿子大一岁。他自己为儿子物色了这门亲事,儿子也很满意,两家人都很满意。两家住在隔壁小区,小县城各种关于婚姻的闹剧在这两家人身上都不存在。而我的表哥也用这种方式稳稳地解决了他的养老问题。他不想让孩子走太远,“要牢牢抓住风筝的钱!”
他现在是小学教师,我说到小学教师压力很大,他说他已经成功地熬成了有资历的老油条,所以现在已经不用顾及别人的眼光了,校长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找他谈话,但年轻教师确实是有压力的。我又从这压力说到高中生N连跳的新闻,他说苏北这边没那么夸张,但转头也说,去年确实听说有一个高中生跳了。我暗想,你知道一个的话,真实数字至少得是三个。
大姑家有一只猫和一只狗,猫看起来好小,也就五六斤的样子,但已经是妈妈了,现在有两个小孩儿,已经2个多月了。他很护自己的崽儿,我们一直没有见到他们。我想抱抱猫和狗,但大家都说它们脾气不好,不干净,也不亲人。H家的大黑狗据说也很凶,会往人身上扑。其实,它们扑人只是想和人玩,可惜附近许多两足兽都不理解非人生物(或许也不够理解人类),也不喜欢太粘人的小动物和小朋友。
在屋里聊了会儿之后,我又出来,看到猫猫还在厨房门口,于是跪在地上,慢慢靠近大姑家的猫。渐渐地,它允许我摸它的头了,姑父为了让我和猫更近些,扔了三块鸡肉给它,它一瞬间就吃了个干净,对我的防备也更少了一些。我想,如果有更多时间,我们一定能成为好朋友,狗狗也是。但对农村人来说,动物只是动物而已。
大哥想用拴住长子的套路留住次子,我开玩笑说,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多投资不同的方向会更有稳健性,所以把老二向外推些更好,他没反对我关于“投资”的角度,但对于鼓励孩子向外走这事情,还是非常抗拒。他也承认说,妻子正在教育他“放手的艺术”。
他们都认为亲情比友情靠谱,对于孩子飞远了就回不来这种可能性,他打算从一开始就不鼓励孩子远航。这种做法让他暂时很有安全感,但也只是暂时而已。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的心与脑,仍然停在了这个1984年盖起的老房子里。
慧敏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小小植物园
- “慧敏你根本不理解我” (1人喜欢)
- 昨日重现——又大梦一场,那就解析吧 (1人喜欢)
- 被困的男性 (4人喜欢)
- 理解疼痛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96篇内容 · 48.5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74.3万次浏览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321篇内容 · 47.7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427篇内容 · 70.5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319篇内容 · 503.4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603篇内容 · 755.4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92篇内容 · 178.4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92篇内容 · 140.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