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云南随笔
在普洱
一个渴望逃离的灵魂,没能找到以为的不顾一切和安宁,看似潇洒的底气来自于一个相对可预期的未来。
喝了很多咖啡,依然会有倦意,是炙烈的太阳光和热风掠过带来的。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这几天的我,早上8、9点钟起床,早餐是家常米线或者面条。10点前后从院子里转移到咖啡馆的区域,茅草遮阳篷下,四周开敞,看悉达多或者刷手机预定接下来的行程,周围只有小吴在清扫昨天落在地上的树叶,沙沙地,一直到午饭时间。午餐是用柴火大锅炒的一大桌子菜,公筷自助,农场当天有制肥和种地任务时会有亲戚或是村子里的人来帮忙,中午也会吃得更丰盛。午后可能会帮阿姨处理早上摘的玫瑰,除去花蒂,散成花瓣,铺在簸箕上晒成干玫瑰花瓣,也可能跟阿姨喝喝茶,或是在躺椅上读艾米莉狄金森的诗。这乡野田间读田园、灵魂、上帝意象的诗,叫人沉醉。下午不干些什么,唯一做的事是等太阳下山,或是和罗罗老板聊聊天,太阳弱些再去田间走走,等到天光暗下来,再待到8、9点,天上的星星点点、月牙弯弯如约而至。
每天都是24小时,无论在城市或是农场,时间的框架都可以被选择和安排,但太多城市的生活空间在被混凝土包围的室内,感受不到阳光和风,时间的尺是时钟而不是天光,你只看到时钟指向的数字变了,身体却感受不到任何变化,没有真切的体会,难怪叫行尸走肉。
或许不存在一种完美的生活,对任何一种状态都保有感知,难受或忍耐,舒服或享受,每一种体验都值得被记住,混合的味道,丰富的滋味,才是更特别的人生。
在腾冲
出门10天了,才逐渐摆脱了对无所事事的焦虑,没事做的时候就坐着、瞎逛,如果开车在路上就随时停下拍拍视频、感受现在,也不再想什么时间的框架。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果然需要时间,不是休个假就可以解决的(但也可以缓解)。
一个人,本次旅途中听得最多的词语。是农场主理人说没带我去体验追日落的理由,因为一个人所以单独安排跑一趟不值当。是民宿老板给我推荐古镇窄路停车位时的顾虑,因为我一个女生真的很难停。是进山徒步时叔叔阿姨们的问候“怎么一个人来这山里了”,因为一个人所以好像遇到危险的机率会高很多。在老姆登茶厂,农家阿姨见我一个人开车、爬山远到而来,不停称赞我厉害。独自旅行这件事,从刚成年的欣喜、期盼到后来沉湎于单人旅行的不便感(做得越来越少),从好奇变到自怜。好似一场轮回,本次独自旅行的自在程度很高,因为我知道我可以一个人把行李放上行李架、可以自己开崎岖的盘山公路、可以独自进食感受食物最原本的味道、可以住温暖的温泉私汤也可以住没有隔音的青旅客栈,因为只要我想我可以和任何人搭讪,当所有想做的事可以自然又轻松地实现,自怜就消失了,一个人变成了自得、自豪和自恋。抽离态,是日常不得不斡旋在人与人关系的我需要的,所以一个人应该被当作奢侈品,是多少深陷在工作泥潭和家庭繁杂里的都市人羡慕的。
公路自驾,本不在本次旅途的计划之中,云南的公路弯道多,原本还有些没把握的180度大弯盘山路、乡村碎石小道,都意外收获了令人愉快的驾驶体验。每一个弯道处的光线变化,都顺着这条曲线绕进心里,给那汪湖水添些波光。一个人开车,车窗外划过的风景、吹进来的风不断充盈自由的感受,自由变成绵密的团云,一抬头就让人倾心,想要一把握紧,让人心动的一切仿佛都在这条路上。但长时间一个人开车,会少有地萌生想找人聊天的想法。我能面对面说出真心话的人屈指可数,而对坐在侧面的人却可以说出(或是听到)更多平日不常讲的话,为何?近些年来,好多次认真的对话好像都发生在车内,是周末下课搭车听比我大五岁的男同事讲他为了买求婚的戒指趁女友睡着时偷偷试戴戒指卡、筹备去山上徒步时求婚,他认真地询问我未来的打算,在之前或是之后的接触中他给我更多的是油腔滑调和喜欢搜集信用卡积分的形象;是周末带上并不是很熟的朋友去保定参加之前朋友的婚礼,并在来回的路途中给她讲和前任的情感故事,我一路不停地说那些尘封的记忆,而在那之后我们不再有过任何深入地交谈。是车内空间的魔力吗?
长时间驾驶,右腿会酸胀发麻,走超过5公里山路,晚上膝盖会干涩发痒,这些感受同力量训练后的肌肉酸痛一样,是身体实实在在存在的证据,不适有时让人心安。就像一个人旅行,会有疲惫和孤单,也让快乐和满足更有层次。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608篇内容 · 22.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63.8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318篇内容 · 10.2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201篇内容 · 13.2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88篇内容 · 17.8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38篇内容 · 21.6万次浏览
- 跟文豪学说话28篇内容 · 9.6万次浏览
- 奇思妙想的夏日创作42篇内容 · 4.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