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茜茜‘躺赚30万’人设崩盘,学术圈‘洗香香’丑闻炸雷:流量泡沫下谁在毁科研?
3月2日,坐拥千万粉丝的带货网红顾茜茜全网账号突然清零,这场震动全网的风波,恰好撞上了论文造假、灌水投稿等学术圈顽疾被集中整治的节点,让人忍不住想问:当流量泡沫破碎时,学术圈的"顾茜茜式捷径"还能走多久?

直播间的"暴富剧本"照进学术圈
顾茜茜曾在直播中自曝"每天躺赚30万",这种靠人设圈粉、用话术割韭菜的套路,在学术圈早有变种。某985高校博士生晒出导师要求"把实验数据P得漂亮点",某期刊编辑透露"关系稿件明码标价",这些看似荒诞的段子,实则是学术圈"流量焦虑"的畸形产物。就像顾茜茜的短视频总爱拍"凌晨三点还在选品",有些学者也在朋友圈刷屏"今天又投了3篇SCI",用表面勤奋掩盖实质空洞。南师大某教授被曝带着学生"凌晨三点改论文",结果查出来是抄袭国外文献——学术圈的"表面勤奋",正在演变成比带货话术更危险的学术欺诈。更令人齿冷的是,环境学院副院长宋某某竟将学术权力异化为性交易筹码,举报材料里"洗香香""很嘬一口"等露骨对话,与其承诺"缩短培养周期""铺平职业道路"的权力背书形成荒诞反差,彻底撕开了"学术导师"的道德遮羞布。

更讽刺的是,顾茜茜被禁言后说要"回老家陪爷爷奶奶",可某些急功近利的科研人员连导师的最后一面都等不及——某院士临终前还在修改学生论文,学生却已忙着接企业横向课题。当学术评价体系变成粉丝量、阅读量的数字游戏,顾茜茜们的"翻车现场"不过是迟早到来的报应。
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才能避免走上弯路。
1. **别信"三天速成"的鬼话**
顾茜茜的橱窗商品链接堆满短视频,可那些宣称"7天学会Python""半月发核心"的保过班广告,和她的带货话术本质上都是消费焦虑的收割机。真正的科研突破哪有捷径?清华"石墨烯超晶格"团队用五年时间才实现技术突破,这期间发过的十几篇普通期刊论文,远不如顾茜茜一条带货视频的传播力。
2. **警惕"数据泡沫"的陷阱**
顾茜茜的抖音账号一夜清零,就像某些靠灌水凑字数、互引刷分的学术论文被撤稿。某高校曾爆出"机器写作水论文"事件,30篇论文集体被国际期刊拉黑,比顾茜茜的账号冻结更惨烈。学术圈的"爆款逻辑"害人不浅:有人模仿顾茜茜直播风格搞"学术脱口秀",结果被网友群嘲"把论文讲得像带货"。
3. **守住"知识尊严"的底线**
当顾茜茜在忏悔中说"要传递正能量",让人想起某教授抄袭论文被撤稿后痛哭流涕的样子。学术圈最该学习的,是顾茜茜老家菜农爷爷的朴实——老人在短视频里教做红烧肉,从选五花肉到火候控制都详细讲解。这种踏实的知识分享,比任何流量表演都更有生命力。

三、真正的学者该向顾茜茜学什么?
或许顾茜茜的教训对学术圈最大的启示,不是批判她的错误,而是反思我们是否也陷入了同样的价值迷失。那些在实验室默默调试参数的工程师,和在田间地头记录作物生长的农学家,他们虽然没有千万粉丝,但正如顾茜茜资助的敬老院老人所说:"真正的本事,是让人心里觉得踏实。"
看着顾茜茜空荡荡的橱窗,突然想起钱学森先生归国时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演算记录,没有任何华丽的数据包装。在这个短视频能取代论文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重拾"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毕竟,能让实业兴邦的真知灼见,从来不会诞生在"躺赚30万"的直播间里。

如果你也厌倦了学术圈的浮躁风气,想要避开顾茜茜式"翻车"命运,点击头像关注,私信回复【论文急救】,免费领取《论文辅导与发表实用手册》
lyj爱吃梅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59篇内容 · 43.0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52.5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393篇内容 · 67.9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256篇内容 · 490.1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75篇内容 · 137.8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71篇内容 · 169.9万次浏览
- 无意间闯进了陌生人的人生15篇内容 · 6.7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12.4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