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制度论》 读书笔记
20241015《殷周制度论》 读书笔记
王国维先生开篇便点明“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也是文章的中心主旨。
周初的各制度为重点讨论对象,分别为“立子立嫡”之制、庙数之制、同姓不婚之制。且作者推演了这些制度的前后逻辑关系:舍弟继子不及兄终弟及有次序,容易造成斗争,于是生出了嫡庶之制,分出各子之“高低”。宗法制也顺应而生,“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小宗与大宗又各自相融与分野。人们由血缘关系分出了宗族,在祭祀时自然有仪式作为区分远近的形式,服术之制也更添繁琐,总结为“其旨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整个制度体系又奠定了与之匹配的中原文化气质。“民彝”是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的结体,同时严重批评了商王的“纪纲之废、道德之隳”。这种纲纪的土壤又培育着千年中华之“人伦”演化。
王国维先生用词简约而精准,字字珠玑,结构精致灵巧,思辩性较强。我的阅读能力还比较薄弱,在看到某些地方的时候仍然心生困惑,不解其意,整体来讲有些磕磕绊绊,不过收获不小。
结合其他文本来看,王国维先生此书还是最为全面与精准,寥寥数语道出殷周两国制度的沧海巨变。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说殷代文化与周初有一脉相承之迹,支撑的依据为书法工具、饮器形制、货币相似之类,但是这些最多只能说是生活环境上相似且生产力没有巨大变革,但是考虑文化时除物质方面外还有制度、民俗等。两书结合,若是宏观来看,殷周剧变仍是主调。(生产生活、祭祀与戎方面结合《翦商》来看,也能作证殷周的重大差别,且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如身临商人的聚落之中。)
来自 豆瓣App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快乐入秋的100种方式58篇内容 · 1.8万次浏览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36.4万次浏览
- 每个人都在活不一样的人生106篇内容 · 10.9万次浏览
- 收集生活中的小剂量快乐1090篇内容 · 6607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461.9万次浏览
- 细微颤动比宏大叙事更令人着迷9篇内容 · 1855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955篇内容 · 713.1万次浏览
- 一生的黄金时间都在家里度过521篇内容 · 1.8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