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
谈及读书必先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读书,二是应该读什么书,三是怎样去读书。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一种最便捷高效地获取知识的途径。读书的目的是获取知识,而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是体验,而读书恰恰是通过作者的视角去感受世界的一种体验的过程,并且读书是一种最低成本的体验,无需出门、无需运动,只需在已有的经验上扩展、填充。对于唯物论者,获取知识可以更好地改造世界,而对于唯心论者,获取知识可以充盈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获取知识的途径如此之多,我们可以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与人交谈、生活体验,为什么说读书是最便捷高效的途径呢。书是由文字组成的,而文字不仅体量最小而且最易传播,这得益于信息化编码,使得一本几百万字的书如果以文本的形式保存只需要几十KB的存储空间,正因如此,书籍可以便捷高效且公平地广泛传播。除此之外,文字具有巨大的潜能,这得益于人类具有超强的联想想象的能力,同一段文字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时空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只去看《哈姆雷特》电影则会一定程度限制想象的空间。因此,相较于其他媒介如音频、视频,文字的传播效果不可谓不便捷高效。所以才会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种对读书效用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应该读什么书?答案是读好书。那么好书的标准又是什么?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符合自己喜好的就是好书;而从大众的角度来看,好书是被时间筛选过遗留下来的经典。往往我们一开始是不清楚自己的喜好的,需要通过广泛地阅读尝试才能发现自己的喜好。因此,建议一开始就去阅读一些经典书籍,虽然这些书籍往往比较深奥难懂,但是只要你读过就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体味到它的精彩,因为一部好书往往会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让人发出常看常新的感慨。通过广泛的阅读,发现自己的喜好。接下来就是系统地去读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相似主题的书、同一作者的书等等方式去搜书,以书搜书,把看过的书编织成一张网,如此就能形成系统的知识,而这种系统的知识就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利器,也是对抗心灵空虚与精神堕落的法宝。
最后回答怎样去读书这一问题。上文说到读书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找到自己的喜好,第二阶段则是系统地去读书。第一阶段应如少年登山,一蹴而就,通过大量、广泛地阅读,不带偏见地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的喜好。因此这一阶段的读书讲究多而快,多即阅读范围应广泛,自然科学、人文地理、政治、历史、军事等等,都去试着阅读。快则是为了对付自身的偏见与惰性,可能一开始由于不了解或带有初始的偏见,我们对某一题材不感兴趣,但是通过快速地通读对其有了大致的了解,发现非常感兴趣,如此才不会因偏见或懒惰而错过一本好书。第二阶段则应如园中摘果,精挑细捡,偶有所得。系统地读书是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因为人类的知识是如同大树一样生长着的,想要系统地获取知识,就像要从枝丫上结出果实来,养分必须经过根系、树干再到树枝,获取知识也需将知识树遍历一遍。这一遍历的过程是必须的,不太会是一帆风顺,在分叉口要做选择,可能有时会长出旁枝,但新知识往往就在这时产生。通过系统性地读书学习,不知不觉中你的知识也会长成参天大树。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收集秋冬出行碎片291篇内容 · 23.7万次浏览
- 仲代达矢去世1077篇内容 · 8.4万次浏览
- 婚后才明白应该怎样去选择一生的伴侣1.0万+篇内容 · 16.8万次浏览
- 我的精神防寒套装340篇内容 · 30.0万次浏览
- 在这个集体失落的时代,如何大胆走出去?新7篇内容 · 5.8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953篇内容 · 169.1万次浏览
- J人给P人的亿点小震撼152篇内容 · 87.2万次浏览
- 已经完全失去囤东西的欲望了1.0万+篇内容 · 9835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