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谁拿奥斯卡最佳影片,国际电影都已经赢麻了
“奥斯卡不是国际电影节,而是非常本土的。”韩国电影《寄生虫》的导演奉俊昊在2019年如此宣称。《寄生虫》在2020年横扫奥斯卡,斩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大奖。这是史上第一部获得好莱坞最高奖项的外语片,打破了奉俊昊所说的“一英寸高的字幕障碍”。
美国之外制作的电影通常被归入最佳国际影片类别(2020年之前称为最佳外语片),自1970年法国/阿尔及利亚电影《焦点新闻》入围以来,外语片仅获得过14次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要被考虑为“国际影片”,一部电影必须在美国境外制作,且一半以上的对白需使用英语以外的语言。)在2010年代,平均每年提名奥斯卡的外语片还不到六部,但自2020年以来,每年提名数量激增到大约15部。
今年的获奖者将于3月10日的现场颁奖典礼上揭晓。本届的提名名单是历来最具国际性的一次:在十部最佳影片竞争者中,有两部是外国影片:《坠落的审判》和《利益区域》(这两部的导演也双双获得最佳导演提名,这同样是外语片自2019年以来首次实现的突破)。第三部影片《过往人生》虽然是美国制作,但主要使用韩语。在今年所有类别的提名中,将近半数不是美国作品,包括了十部最佳影片中有四部的导演。
外语片在奥斯卡上的地位提升是对好莱坞长期以来近亲繁殖和自我膨胀形象的一次逾期修正。这也是奥斯卡的主办机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在全球化与多元化方面的探索所带来的最重要(却鲜少被讨论)的结果之一。
这一进程始于2015年的一个话题标签——#OscarsSoWhite(奥斯卡太白了)。在当年全部20位演技类提名者皆为白人的情况下,该话题被一名活动人士提出,并在当时如火如荼的“黑命攸关”抗议运动中引发了公众共鸣。长期以来,奥斯卡的评委都偏向关系网强大的年长男性。2015年,学院会员中约92%为白人,75%为男性。
为了消除负面舆论,学院采取措施,让自己的成员结构不再局限于90210邮政编码内(指比佛利山庄的富人区)。奥斯卡还制定了一套颇具争议的多元化要求,规定参选最佳影片的电影在部分情况下必须确保30%的次要角色由至少两个弱势群体中的演员担任。学院的理事会剔除了不活跃的投票者,并邀请更多元化的电影人加入。自2014年以来,会员人数已从约6000人增至今日的超过10800人。少数族裔成员的比例翻了一番,近五分之一的成员现居住在美国境外。
“作为投票机构的学院,对于好莱坞作为一个地域和产业中心的概念淡化了,”《奥斯卡战争》(Oscar Wars)一书的作者迈克尔·舒尔曼(Michael Schulman)说(这本书讲述了奥斯卡的历史)。创立学院的路易斯·梅耶(Louis Mayer)肯定不会满意,因为这个行业组织最初的部分目标是支持当时受劳资问题困扰的美国电影公司,并“向全世界宣传其形象”。
#OscarsSoWhite之后,最佳影片的观感开始转变。去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造梦之家》败给了《瞬息全宇宙》。《造梦之家》讲述年轻电影人追梦的故事,正是好莱坞一向推崇的类型;而《瞬息全宇宙》则以“亚裔银幕形象的突破”为营销点。传达的信息很明确:美国电影学院的面貌变了——评选偏好也随之转变。
对于学院里非美国血统的投票者而言,许多好莱坞电影已显“陌生”。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芭比》的导演格蕾塔·葛韦格未能获得最佳导演提名,虽然她是美国人。关于曾为奥斯卡宠儿、现被遗忘的亚历山大·佩恩和他的新片《留校联盟》,人们也提出了类似的解释。这种转向非美国电影的趋势在纪录片类别中最为突出:今年的最佳纪录长片提名中史无前例地没有一部美国作品。
口味的转变或许令艺术影迷们欣喜,但有些人认为,当学院青睐那些开始夺得最佳影片奖的外语片、独立片和小众电影时,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如果奥斯卡坚持这条路线,“它就会变成某种英国电影电视学院的翻版”,一名资深电影公关预测道。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的年度颁奖礼主要受电影爱好者青睐。奥斯卡的收视率已呈下滑趋势20年了。1998年《泰坦尼克号》对阵《洛城机密》时,约5700万人观看了颁奖典礼,而2023年的奥斯卡只有约1900万人收看。相比之下,2023年的超级碗有8370万美国人观看,比1998年增加了约30%。
学院成员以奥斯卡的艺术信誉为荣,研究表明,该奖项是促使制片厂制作高水准电影的动力,而这些电影可能没有商业上的前景。“所有想赚钱的人都想坐在前排,登上舞台接收感谢,” 一位奥斯卡获奖制片人说。
但奥斯卡的获奖作品和观看者之间的鸿沟不可能无限扩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罗斯曼问道:“如果对比赛的双方完全不了解,你会看超级碗吗?”他认为,“从最大化奥斯卡品牌长期价值的角度来看,这些小成本电影本质上是寄生性的。它们从奥斯卡获得名声,却无法回馈名声”。
然而,与美式足球不同,好莱坞依赖海外市场来获取利润。随着流媒体打破国界,观众日益习惯阅读字幕,电影产业注定只会变得更加全球化。“今天所有的电影都是国际电影,”为外国影片做宣传的塔蒂亚娜·德特洛夫森(Tatiana Detlofson)说。不过她也指出,很幸运能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外国片往往在美国有主要发行协议,并且营销预算比普通外语片大得多。此外,提名影片也往往来自西欧。
学院掌门人比尔·克雷默(Bill Kramer)计划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发展。美国电影学院早已不只是个好莱坞行业协会和年度颁奖典礼了。2021年,学院在洛杉矶开设了一座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博物馆,造价近5亿美元,还为年轻电影人设立了培训项目。学院目前拥有超过8亿美金的净资产,包括相当可观的房地产。
《你所观看的事物塑造了你》(You Are What You Watch)一书的作者沃尔特·希基(Walt Hickey)指出,学院开始变得很像一所大学。随着“非球赛类项目在美国电视上日益萎缩”,学院试图为进一步的行业颠覆做好准备。
由定居好莱坞的英国人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奥本海默》有望赢得最佳影片。但即使学院终于给诺兰一个他实至名归的胜利、让守旧者松了一口气,所有可能在未来仰望那座镀金八斤半奖杯的新面孔仍然不容忽视。无论今年是谁把奥斯卡奖座带回家,无论他们说的是“Thank you”、“Danke”还是“Merci”,国际电影早已是赢家。
_5yc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124篇内容 · 30.2万次浏览
- 分享你夏天珍藏的一抹绿199篇内容 · 6.4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304篇内容 · 62.4万次浏览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449篇内容 · 27.5万次浏览
- 我生活着,就是为了这些瞬间185篇内容 · 33.9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16.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119篇内容 · 456.1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450篇内容 · 696.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