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照片宽容度更高。但人的视觉是彩色的,艺术所见即所得。
——范朝亮四光圈创始人
街头摄影师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在1956年从纽约移居芝加哥,即将开启她的传奇人生。彼时的芝加哥正在经历一段黄金时期。战后大量移民的涌入不仅带来了经济的极速发展,也造成了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一种新的音乐流派在这里应运而生——芝加哥蓝调(Chicago blues)。我们所熟知的蓝调起源于早期漂泊远方的美国黑人的乡愁。它用简单的乐器将心灵困境用直接的节奏表达出来,用即兴的自由精神对抗着主流社会。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芝加哥蓝调则更进一步体现了异乡人身处大城市和资本漩涡之中的迷茫和宣泄情绪的欲望。电吉他、贝斯、鼓、萨克斯这些新乐器的加入,使原有的节奏变得更加充满张力和变化,给传统蓝调增添了无与伦比的色彩。《街头诗人:薇薇安·迈尔的摄影人生》图中 | 芝加哥,1977年
《街头诗人:薇薇安·迈尔的摄影人生》图中 | 芝加哥,1958年5月
在黑白摄影之后,身在芝加哥的迈尔很快尝试起了彩色摄影。她在20世纪50年代末购买了一台徕卡35毫米相机。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她拍摄了约四万张彩色照片。迈尔远不如摄影史上的大人物般声名显赫,她始终悄无声息。但现在人们通过欣赏她的照片走近她的生活,发现她的摄影在精神上是不甘平庸的。她的镜头瞄准了那些不被主流社会关注的人,他们存在于过分闪耀的美国梦之外,存在于这座城市的阴影中。有时候她也会瞄准上流社会的女性,用带有讽刺意味的镜头自娱自乐。她的彩色摄影就像芝加哥蓝调一样,带着强大的情感唱出不黑也不白的旋律,随意演奏着芝加哥街头无法被满足的欲望与不可被容忍的傲慢。《街头诗人:薇薇安·迈尔的摄影人生》图中 | 自拍,芝加哥,1978年7月
迈尔的黑白摄影是深沉且直白的,而她将彩色摄影打造成一个有声的空间,一个可以通过聆听去产生图像的场域。那些拍摄出来的色彩像芝加哥蓝调中的各种音色,像飘洒在芝加哥街头的音符,记录下了芝加哥黄金时期的独有节奏,尤其是记录下了迈尔经常光顾的工人阶级社区的图景。她用简单的排列使色调振动,以灵活轻盈的方式创造了一种在图像中涌现的节奏感。在这种极其丰富的色彩相互作用背后,现实似乎消失了,仿佛图像的真正主角只不过是颜色本身。La photographie couleur chez Vivian Maier
"在迈尔的彩色照片中也藏着令人难忘的珍宝,读者将在本书中寻见超乎寻常的视角与特质。我们会不时发现,当'彩色事件'出现在纷繁的日常生活中,色彩是如何令她入迷的。以封面照片为例,画面构图简单,身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小拇指,双手以一种奇怪的姿势背在身后,但这张照片的感染力却堪比国旗。"——乔尔·迈耶罗维茨《街头诗人:薇薇安·迈尔的摄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