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快速注册
我说希望能卖到一万,夏宇答「大概五千,因为电子版网上都有」|编辑手记
新行思NeoCogito
2023-11-06 15:00:10 北京
夏宇诗集六种加一
8.6
夏宇 / 2023 / 上海文艺出版社
《夏宇诗集六种加一》的两位责编各写了一篇编辑手记,此为其一。
文 | lusi
01
一切以白牛皮始,以与单光白牛皮手感几乎无异的某种工业用纸为全新开始。二零二二年三或四月,在我们刚刚动手刷过墙面、贴过地毯的办公室,听说了夏宇诗集已正式列入出版日程的消息。不过具体细节尚未确定,整体尚在保密状态。我们先按审校标准开始校对之前撒把芥末出品的《夏宇简体字诗集》的文稿,同时打算寄些白牛皮纸的样品过去。四月二十二日,夏宇寄来一段读诗声音《自我的地狱》,由制作人陈建骐配乐。又过四个月到八月二十三日,进入一个之前已经建起的三人群组,问夏宇所以纸样有收到吗?夏宇回,有的,但那不是牛皮纸。
为二印打的毛边白样,三边不裁,预计月中见书
02
神秘的夏宇细想起来其实很神奇。尚未进入宣传流程时,想着怎样能以最快速度跟不同的合作方介绍夏宇,就是说需要略有声威,不能太过文青。最后说,夏宇写了《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的歌词,但她是女的。对面往往无言以对,于是既不文青也无声威。在群组中跟夏宇坦陈,希望此次简体版卖到至少一万套,夏宇答也就大概五千,因为电子版网上都有。办公室集体笑着反思好几天,同样既不文青也无声威。“那不是牛皮纸”后又过去十一个月,到今年的七月二十四日,夏宇收到惠州印厂的打样说,“收到纸张了,很喜欢”“光是声音就不同凡响,像一面旗帜在风里飞”。我们总算印出那种不怎么文青所以也文青的声音。
03
一年后回来,找到一种便宜又坚韧的纸叫做牛皮纸,用牛皮纸重印,变厚了,翻起来啪啪啪响,像穿一件大衬衫,站在风里,风在衣服和身体间窜动。”
——夏宇,《现代诗》复刊第9期,1987年
04
是哪里来的风?是由哪里去向哪里的风?上述“回来”是指巴黎返台北,跨过欧洲再亚洲。从前有一张专辑叫《台北到淡水》,由一个在北京组成的乐队唱,但北京与淡水好像只是互为另一种奇怪的天气。是在淡水第一次听到夏宇的名字,伴随着一种美妙的不可言明并不言自明。淡水当时的打卡胜地“有河book”,女主人隐匿请诗人们在面朝淡水河的玻璃窗擦掉前一位的诗,写下新的诗,她的名字来自夏宇的诗句“隐匿的王后和她不可见的城市”。对淡水访客而言,参观“有河book”的之前之后多半伴随一份淡水阿给,有时是作为“在地人”的我和朋友一起带去的,回想起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段时间。Incroyable在法文中本是非常正面的意思,翻成中文的“不可思议”则多了一点游刃有余。那么夏宇就是这不可思议并incroyable,台北到巴黎到台北。是哪里来的风?是由哪里去向哪里的风?
由夏宇主编的《现在诗》第2期:来稿必登,图自“有河書店”fb
05
封面最后一次调整,转印厂要求:书脊骑马钉与文字间需空出5mm距离。夏宇转伊奇问:所说的书脊是否是指书背。当然那也是书背。将夏宇对话ChatGpt一册简体化,ChatGpt时而操一种国语“程序、人工智能”,时而操另一种国语“程式码、人工智慧”(大陆网络讨论:“操”在台湾算不算脏话?),我们转简体时两种都保留,由夏宇定夺,送审时文艺社老师也两种都保留,后一种保留的难得程度恐怕只有同业或以后的人才懂。
06
渐渐不知道是夏宇为我们打开了空间,还是我们因为夏宇而打开了空间。纸样寄到印厂,印厂说从没用过这种纸印书籍内文,光面不一定能印上字,要紧急测试。我们在办公室找出纸样在光面试写,果然写不上,一擦就掉了。以往下厂的书都由正文第1页开始算页码,而夏宇的zine式页码编法以封面为第1页。询问文艺社的老师是否可行,社里老师研究一番,说封面当第1页不可行,但可从扉页算起。在慢慢推进这本书的过程里,察觉到种种这样在以往的流程中已经习惯的固步自封的环节。回想起来最初也感觉到过受限,但如果不是夏宇,其实没有试着去挪动这些规则的理由。需要一个从封面开始编页码的人,需要她写并做一套自己的书,需要她把小心印成的两套样书与一套白纸样交给我们,逾矩才有了意义,有了窄窄展开的全新地带。
夏宇寄来的两套打样中的一套,“束七本书于一握”的真空缩膜已于途中毁损
07
我们所做的也是夏宇所做过的,虽然所做的事情当然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走到台北地下的唐山书局(地上的冷气开得再大也不可能有那里凉),在一大片厚厚的学术书上拣起一本薄薄的《88首自选》,反复翻了但不懂,但记住了有这样一本书。同学间讨论谁收的夏宇诗集最全,最全的一位便要被另一位问:那你有《粉红色噪音》吗?也记得了有这样一本书。一位大概是任性的作者做了这些书。实际遇到的夏宇是一种“认真任性”,一切都是反复调整得来。对几乎所有印刷问题,夏宇和伊奇都有解法,是她们每次都到印厂和印刷师傅一起工作得来的。夏宇曾说喜欢“极精微的算计下的偏差”(同样出自《现代诗》复刊第9期),本次的偏差是:尽管全力按夏宇寄来的打样照做,成品却是非常不同的气场,原因就留给简体版的读者们查考。总之夏宇有了另外一套诗集,是简体版的,并且是和她自己的打样不同的。
08
为书店展陈做准备,想起是不是可以用《第一人称》里的影像做放映?夏宇说之前已经做过这样的装置,“电影院里下着雨”,于是想到用老式电视机做放映:
被选中的粉红色电视在新行思办公室,北京
电视到来之后同事很快想起并带来家里闲置的dvd播放器。机器是白色圆球形,跟圆形的粉电视刚好一组,都是尚未开始欣赏纯平和全面屏那个时代的审美。这台全能播放器能播VCD、DVD、蓝牙、USB,于是大家在办公室看起没信号的电视,看了云门舞集,看了《小城之春》,看了《追追追》。之后这台机器会装载着《第一人称》原版的全部图档来到一些独立书店做巡回。
09
下厂前一个月,夏宇寄定稿、出版社返改稿、定价讨论、印厂寄来为七册书定制的塑料宽腰带及前后塑料护板样品、印厂寄来新彩色打样、夏宇拿到我们寄往台北的打样、夏宇再定稿……全部在一个月内发生。这套书由新行思、惠州市金宣发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文艺出版社、印务耿云龙老师、颜峻、月巨蟹夏宇与神秘的伊奇一起完成。
《第一人称》整张彩色打样,正面及反面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