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名导演来说,“成长”究竟是什么?回到最初选择“拍电影”的动机,或许大家只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成长,也许就是慢慢地从内心世界挣脱出来,总结经验,怀着一颗好奇心继续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过去的6年时间里,HiShorts! 在关注新锐短片作品的同时,也不忘扶持一批潜心积淀的青年导演,记录着他们的成长足迹。HiShorts! 「成长单元」聚焦青年导演成长,是从当下引渡到未来,从短片走向长片特别设置的孵化机制。新的一年,HiShorts! 以“成长”为题,邀请持续参加HiShorts! 厦门短片周的导演进行对话。第四期【植白说·对话青年导演】我们请到了HiShorts! 的老朋友——2022年成长单元入围导演胡兆祥。他的短片《在别处》曾入围2019 HiShorts! 剧情单元;长片项目《水东游》入围2019 HiShorts! 创投单元、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近日,《水东游》已正式杀青。2022年,胡兆祥带着新作品《虎跑》再次入围HiShorts! 剧情单元。《虎跑》讲述了一只老虎从动物园逃跑,去丛林中寻找它的同类,而此时,一个越狱的男人,在夜晚的电影院遇到了另外一个男人……在2022HiShorts! 厦门短片周的现场,我们和胡兆祥导演聊了聊从《在别处》到《虎跑》的这几年中,他在创作表达上的转变,以及他未来的影片拍摄计划。HiShorts!:您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创作的瓶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克服的吗?胡兆祥:创作时候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现实的原因,一个片子它必须要有一些资金的支持,怎么样能够找到资金去进行拍摄,这肯定是最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关于拍摄环境上的一个挑战,比如说我这次拍《虎跑》,它对于我来说是类型片的一种尝试,里头会有很多涉及到警车或者警察追捕的戏份。对于我们这种极小成本的片子来说,这些戏份的拍摄是非常困难的。我印象非常深,有一天我们在一个溪边拍,那个溪边很暗,当时我们有两个组员受了伤,那次的拍摄真的很辛苦。HiShorts!:物资、环境和资金这方面您一般是怎么去解决的?胡兆祥:我的两个片子成本其实都不是特别高,前面一部大概是几万块钱。在这样的一个资金预算下就不需要专门找到固定的资方。其实就是朋友之间,你拿出来一点,我拿出一点,就拍了。尤其是这几年,国内的电影的环境相对来说没有前几年那么好,但这也在转变人的创作观念,有的时候其实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去做更多的东西,做属于自己的创作。HiShorts!: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您今年的短片《虎跑》,创作灵感是什么呢?胡兆祥:这个片子有点不太一样,因为之前都是自己写剧本,编导都是一体的,但是这一次其实是《虎跑》的摄影师主动找到我,和我说他这边有一个剧本,给我看一下,想和我一起拍。最初的剧本设定是一男一女在一个电影院相遇的故事,但到后面有了很大的改动,最后变成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这个转变的原因是最初谈好的女演员后面反悔,把我们给鸽了。我的摄影师朋友就说,他认识一个演员,但是是个男演员,我说那要不就拍两个男人相遇的故事吧。所以就有了现在这样的人物关系。老虎是这部片子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也是一个符号,但它有现实依据:因为我base在杭州,去年杭州有几个豹子从动物园里面跑出来了。另外,这个片子强调的是一种逃离,强调了人从一个既有的环境中逃出来的过程,而老虎似乎也在做相同的事情。所以我选择把这两个因素嫁接在一起,就有了这个片名——《虎跑》。“虎跑”其实也是杭州的一个路名,所以这个名字是有多重含义的。HiShorts!:您一开始设想的一男一女的故事,最后变成了两个男人的故事,这个转变有对您最初的预期起到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吗?胡兆祥:我觉得变化还是蛮大的。我之前是想拍两个孤独的陌生人相遇,这个倒是没有变化。真正变化的是,当拍了两个男人的相遇之后,我就没有完全地想把它再做成一个爱情故事了。反而在性别发生转变之后,那种多义性可能就更多了,暧昧性也更多了。最后我发现拍出来的可能更像是吴宇森式《英雄本色》里张国荣和周润发的感觉,这两个人之间的兄弟感情,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但同时,他们之间也有了超越友谊的一些情感。HiShorts!:今年的《虎跑》和您去年投的《在别处》,两部作品在创作的心境上面有什么比较大的变化吗?胡兆祥:还是挺不一样的。因为《在别处》是我的毕设,我当时的心境是想表达一下我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这部影片拍的是关于我的家人、我的童年记忆。那个东西其实是非常非常私人的,里头也有很多我个人的一些影子存在。而《虎跑》我想要去尝试拍一些跟我很不一样的人,或者是拍我没有经历过的某种关系。所以我开始尝试着向外部探索,去拍摄更多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我开始慢慢地想要挣脱出来,去尝试更多的影片类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拍完《在别处》后,我认为自己必须要去找到一些新的表达。这个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兴趣吧,也是拍东西的时候,能够支撑我一直拍下去的一个原因。HiShorts!:今年您入围了我们的成长单元,您认为“成长”的含义是什么?胡兆祥:“成长”这个词其实挺难定义的。我觉得“成长”就是你拍了一些东西之后,意识到了不足、局限和有限性,于是你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或者花更大的力气、勇气去突破所谓的舒适圈。其实在拍一个东西拍得多了之后,会陷入到一种舒适圈。因为你知道那是你最擅长的。比如这次的《虎跑》我拍了一些我不擅长的东西,里边有犯罪类型的元素,这里面有一些尝试是成功的、有效的,但是有些尝试有可能失败了。我认为成长就是哪怕失败过了之后,总结经验之后,继续拍下去,继续做下去就好了。HiShorts!:当您有这个新的想法的时候,您会如何去契合到您这个想法来拍摄?胡兆祥:我以前是特别迷影情结的,但这一两年我开始越来越关注周围人的生活,这也是我创作转变的原因。周围人的故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刚才在听“伪纪录片是纪录片与剧情片的结合吗?”这场论坛,论坛嘉宾孔大山导演也在探讨一个关于创作上的方法。很多导演拍了很多纪录片,后来把这些纪录片又翻拍成了剧情片,里面的人物关系其实都跟纪录片是一致的,所以他们其实就是从生活中提取了灵感。这个对我启发很大。我现在也是从生活上找到属于我自己创作上的灵感。在HiShorts! 主题论坛“伪纪录片是纪录片与剧情片的结合吗”中,孔大山导演提出:“剧情片可以在纪录片的真实素材里寻找一些有质感的人物形象。”
HiShorts!:您是怎么看待挑战的,您喜欢挑战自己吗?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有没有其他想尝试的风格和类型?
胡兆祥:拍电影就是一件挺挑战的事了。包括刚才说的那些关于片场的东西,其实我很享受它。对于我来说,如果一个片子我拍下来挺顺利的,我会觉得好像没什么意思。电影就是应该不断地挑战,我很喜欢的李安导演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其实拍某一类题材对他来说是很舒服的,但是他没有一直拍这个东西。我也想去多拍一些自己没有拍过的东西。李安导演部分作品海报。迄今为止他仍在不断尝试新的拍摄题材,包括但不限于武侠、家庭、战争等。
我这几年一直在筹备一个长片项目,这个项目2019年还在HiShorts! 参加过创投。接下来我还是会接着推我的长片项目,与此同时,我明年还有一个短片项目,是拍父子关系的。我想用DV全程去拍。我脑袋里边已经有了几个故事,打算看一看哪个是最有机会能被实现出来的。HiShorts!:您会一直选择坚持投HiShorts! 吗?胡兆祥:只要HiShorts! 在,我就投。虽然说HiShorts! 影展规模不是很大,但它的板块很多,内容也很丰富,我能在其中学到很多东西,和很多导演朋友交流。另一方面是,我第一个入围的正式电影节就是HiShorts! 厦门短片周,它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所以我很乐意每年跟这个老朋友在厦门见一见。
成长单元陪伴青年导演成长,从当下引渡到未来,是从短片走向长片特别设置的孵化机制。持续创作需要青年导演的耐力、创造力和定力,是一个潜心扎根,奋力成长的历程,正像「植白说」赋能潜能,陪伴青年人成长,挖掘出内在潜力。生活无所【畏】,就要【植白说】!
作为2022年成长单元合作伙伴,「植白说」特别为HiShorts! 福利加码。
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小植,报HiShorts! 专属口令 “植白说的HiShorts! 限定福利” 即可9.9元购整箱椰子汁、燕麦乳等饮品,还有机会免费得植白说帆布袋、水杯等周边。
HiShorts! 厦门短片周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品牌公信力的短片节展品牌,以“国际化、年轻化、中国美”为特色,在厦门市影视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HiShorts! 成功在厦门思明区、同安区、翔安区落地4届,活动包含竞赛、展映、论坛、市场、成长、社交6大板块,成为每年金鸡之后厦门最具吸引力的全国性青年电影文化活动。经过4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HiShorts! 探索出一套适合短片竞赛的评审体系:每年征集来自90多个国家、4000部以上短片,内容辐射剧情、纪录、动画、实验、商业、MV六大单元;当代艺术家徐冰出任艺术顾问、韩国导演李沧东、张律、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叶锦添、《方形》导演Ruben Ostlund、导演李少红、张杨、章明、郑大圣、香港作家陈冠中先后担纲终审,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制度得到了业界认可,成为2020豆瓣电影官方唯一合作影展,财新传媒社长胡舒立出席活动现场。自诞生以来 HiShorts! 始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力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风气之先:连续两年完成了最大规模的短片线下展映,在厦门放映150部短片,20部左右长片,13场映后交流和12场跨界论坛等,在全国已经连续举办了各类展映活动超过800场,并开创性地将跑步、音乐、读书会等形式引入电影节,2020年更是启动了全国最大规模的音乐影像放映,并设有政府晚宴、导演酒会、星光红毯、颁奖典礼等丰富的大型活动,策展理念先锋前卫,内容丰富、跨界多元,吸引了国内电影、纪录片、动画、音乐、文学、艺术、学界、媒体等各行业领袖。下一个10年,HiShorts! 将致力于探索出一条青年影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在不远的将来将HiShorts! 打造成为“有态度,有调性,有追求,有远见”的内容平台,以在影像媒介领域探索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复兴,引领未来青年文化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