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昨晚和两个许久未见的朋友吃饭,然后去一个朋友家小酌几杯。让我惊讶的是,他的孩子长大了,已经长得那么大了。当然了,我离开了十个月,哪怕是一个新生儿,十个月的时间也足够开口叫爸爸妈妈了。印象中的他还是一个声音,一个影像,一个谈话中的存在。我们在朋友家聚会的时候,他更多时间会待在楼上,有人看护着,哄着睡觉。偶尔听到他的哭声。我们听朋友讲述两个人如何睡不好,轮流起夜照顾他。有时赶上他睡醒了,有精神的时候,他的父母或者长辈会抱出来和大家见面,在球场有时也能看到他。那时他还不太会走路,在球场边也不敢爬很远,躲在家人的怀抱里,躲在球场的角落里。我看着朋友给他拍摄的可爱的照片,虽然他还不会说话,可是眼神里充满了天真、欢快和一丝丝狡黠,有时眉宇间又有一点点忧郁。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也还不理解这个世界。诞生在疫情中的他也需要从以后父母亲朋的叙述中才会知道,他出生的那段岁月里发生了什么。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写到,人的出生是一个传说,是一个从亲人那里听来的传说,出生的那一天是一片空白,是完全的虚无,甚至像是一个谣言,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存在了很久,于是时间开始于传说被讲述的那一天,从那一天开始,之前的时间才有了意义,才存在。我想我便是在某些时刻,参与着他在未来的过去。
我记得以前他经常生病,大概是因为新冠的缘故,去了医院可能会传染,在家里也难免传染。有一次我有点感冒症状,都不敢去打球,生怕传播给他父亲,也就传播给他。他那时那么幼小,那么脆弱。可现在我已经不能叫他婴儿了。他长得太快了,快得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变化,迎风摇一摇便能长三丈。那风里像有一双脚,倏忽间吹过,就走过了一年。他会说话,会说很多很多,会走,会跑,会有情绪,会目不转睛地看动画片,也会跟他爸爸撒娇,知道要喝水,要背着走。他好动,一刻也不能停下来;他会追着大鹅玩,也会小心翼翼地试探一下陌生而乖巧的狗狗,然后像触电一般弹回来,投入他爸爸坚实而温暖的怀抱。他大胆地探索着周围一切未知的世界,又清楚地知道,爸爸妈妈是他坚实稳固的港湾。他说中文,也听得懂荷兰语,看英语童书。他时不时坏坏地一笑,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你知道他又开心又狡黠,被他纯洁无邪的笑容感化。他无意识地重复着大人的话,你完全不会觉得他在鹦鹉学舌,因为这是他的方式,他在努力理解一个复杂的世界,他不知道那些话的意思,但他在重复,在好奇,这是他的语言系统正在发展的时刻。我多希望他不要理解成年人的世界,我也好希望他快快长大。我想知道他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还会不会像小时候这样要抱抱,要喝水,好动。我们吃饭时,朋友总要照顾他,最后不得已使出“绝招”,给他看动画片,他才专注起来。另一个朋友问,是不是有点惯着他了,他爸爸说,也许吧。是啊,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会允许他做他想做的吗?我无法脱离一个具体的情境去想象。如果我的孩子拒绝吃蔬菜,我怎么办?如果他拒绝吃肉,我怎么办?如果他不给糖就捣蛋,我怎么办?如果他有很多我觉得不应该不合适的如果,我怎么办?是顺着他,也就是“宠溺”地“惯”着他?还是让他适应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我应该怎样引导,才不会伤害到他,不会因为一些我无所谓的言行而在他还没有社会化、还没有成型的意识中留下阴影?
我忘了,我不会有小孩的。孩子终究是别人家的可爱。
孩子,你慢慢来。孩子,你快快长。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27篇内容 · 40.4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31篇内容 · 1.2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70篇内容 · 14.0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8篇内容 · 1.1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64篇内容 · 111.6万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31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
- 推荐一本轻松有趣又能涨知识的书新10篇内容 · 1.0万次浏览
- 贫穷是一生的潮湿新14篇内容 · 6894次浏览
文风好舒缓深情…倒数第二段,好伤感🥺